APP下载

2018年国内煤炭市场态势分析及第四季度煤价展望

2018-05-14薛小鑫田芳

今日财富 2018年32期
关键词:煤炭库存产量

薛小鑫 田芳

2018年,全球经济受美国逆全球政策、贸易战等因素影响,增加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我国投资、消费、出口增速也紛纷受到影响,人民币持续贬值,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煤炭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的主业,同时又受基础经济形势影响很大,那么2018年煤炭市场的形势到底是怎样的呢?本文从供需两方面做出一些解读,对第四季度煤炭价格作出展望。

一、国内经济形势保持稳定

我国经济的基本特质是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中美贸易战将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市场预期和就业民生等造成一定影响,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过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经济发展更具韧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显著提升。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连续12个季度经济增速保持在6.7%—6.9%的区间,201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对中国2018年经济的预计增长率保持6.6%未变, 10月9日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明年中国经济由于贸易战的影响将由原来的6.4%调整为6.2%,调低了0.2个百分点,但同时IMF称中国的增长“依然强劲”。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已将对贸易的依赖减少了1/3。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仅占中国制造业收入的3%左右,并且其中大部分商品都包含在其他地方(包括美国)创造的价值,也就是说,中国公司每损失一美元的销售额,实际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到一美元。因此,关税对中国制造业的负面影响不太可能大到足以对中国的贸易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程度。多家国际性银行和金融机构也表示,美国加税措施不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然很大,但是贸易战的影响将逐步显现。

二、全国煤炭消费需求回升

2018年煤炭消费稳中有升。2017终端需求持续回升,火电发电量持续上升,煤炭消费量3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2018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同比增长3.1%左右。主要耗煤行业中,发电用煤大幅增长,是煤炭消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化工行业用煤小幅增长,钢铁和建材行业用煤同比下降。

2018年8月全国发电量64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1-8月累计44801亿千瓦时,累计增长7.7%。其中8月火力发电量46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占全国发电量的71.9%,1-8月累计33103亿千瓦时,累计增长7.2%,占全国发电量的73.9%。

受下游用电需求旺盛影响,火电发电量持续增加,主要电厂耗煤量大幅增长。1-8月份,全国主要电厂日均耗煤376万吨,同比增长10.0%。近期,随着工业经济支撑,以及水电减少,电煤煤需求依然旺盛。9月上旬,主要电厂日均耗煤量达到356万吨,同比增加9.3%。

钢铁方面1-8月生铁产量51227万吨,同比增长0.8%。8月钢材产量9638万吨,同比增长6.4%,1-8月钢材产量72527万吨,同比增长7.1%,预计2018年冶金行业整体煤炭消费小幅增加。建材方面1-8月份,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3.8亿吨,同比增长0.5%,预计2018年建材行业整体煤炭消费基本持平。化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耗煤增速加快,但基数较低。预计2018年耗煤2-2.5亿吨,主要增量释放在2019-2020年。

综上,预计2018年全年煤炭消费维持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增速在3%左右,全年的商品煤消费量在39亿吨左右,其中电力行业耗煤增幅在6%-7%。

三、国内煤炭供给不断增加

2018年以来煤炭供应紧张,主产区加大产能释放力度,煤炭产量明显增加。但今年受环保、安监以及南方地方小矿去产能影响,地方矿产量增长受限。近期随着价格回升,以及保供影响, 8月全国重点煤矿产量同比增4.1%。1-8月,国有重点煤矿产量达到12.17亿吨,同比增长3.7%。 2018年8月全国原煤产量为2.97亿吨,同比增长4.2%。2018年1-8月全国原煤产量为22.75亿吨,同比增长3.6%。

从目前供应以及价格来看,2018年有望实现年初37亿吨生产目标。 经过2016-2017年两年的去产能,各大企业去产能,特别是对成本高和低效矿井已经基本完成了淘汰,更得的是“数据产能”,去产能与有效产量关系渐远,未来有效产能将明显回升。预计2018年产能总退出了1.8亿吨,设计总产能下降至49.4亿吨,新投产产能1.5亿吨。 产量将明显回升,有效产能利用率提高。2017年投产的新产能的内生性增产,带来的产量增长约8000万-1亿吨。 2018年投产的新增产能,预计这部分产能带来的产量5000万吨。 预计全年煤炭新增产量约1.2-1.3亿吨左右。

四、进口煤方面维持平控

10月份,关部门在广州召开了沿海六省煤炭进口工作会议,会议确定到今年底煤炭进口将维持“平控”。 可见监管层对于进口煤的态度依旧以总量控制为主,意味着今年煤炭进口总量将不会超出去年。

今年1-8月国内进口煤总量约为2亿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2800万吨,这也意味着今年9-12月剩余进口额度仅剩6300万吨。后4个月折合月均进口量需控制在1575万吨以内,相比往年每个月将出现近700万吨的缺口。后几个月煤炭进口额度偏紧,将对沿海供需格局造成一定影响。再结合产地、运输以及电厂耗煤等因素,煤炭供求形势持续偏紧,价格将维持强势。

五、2018年煤炭市场行业特点

(一)长协机制下,市场结构发生变化。长协量增加、市场煤数量减少,市场结构变化,边际量导致价格弹性增强,市场煤价格波动幅度扩大。

(二)传统淡旺季周期淡化,水泥等非电力行业需求提升,补库周期与电力补库周期并不相同,对市场形成长期支撑。

(三)晋、陕、蒙主产地产能进一步集中,坑口需求长期存在,坑口价格高位波动,坑口市场需求强于港口市场需求。

(四)坑口长期高利润,产量弹性增强,坑口应对市场价格波動能力增强。

(五)贸易商长期高利润,持有库存能力增强,惜售现象频出。

(六)由于环保因素,原有社会库存中隐性库存大幅降低,导致显性中间环节高库存,且持有者数量增多,持有库存能力增强。

(七)秦港转移至曹港以及公转铁政策导致后期铁路、港口运能面临考验,市场波动增加。

(八)终端高库存运行政策,导致市场价格波动有限。

(九)期货参与度提升,更多下游终端利用期货工具管理库存,阶段性对现货市场产生影响。

六、第四季度煤炭供给态势

(一)新增产能方面,目前实际新投产能基本已正常生产,预计这部分产能下半年将带来一部分产量。

(二)后期产地安全、环保检查对产量影响趋弱,安全、环保大检查结束,供应或出现一定程度回升。

(三)市场集中度向晋陕蒙地区倾斜,加大了三地的保供压力。随着去产能逐步完成,晋陕蒙三省在供应中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也加大了晋陕蒙三省下半年以及未来的保供压力。

(四)呼铁局运力增量及蒙冀线运能释放将缓解运输瓶颈。东西运输通道中,大秦线已满负荷运转,日发运量在130万吨以上;自4月铁路运行图调整后,西煤东运专线增运,尤其是申神朔、蒙冀线不断增加运力;呼铁局增加进港运力,呼铁局自己的重载牵引车头已到位,铁总及太原局给呼铁配属8000辆车车底,同时万吨大列开始运行,后期港口铁路调入方面将维持高位。

(五)有效库存流转将加快:一是为加快流通,保障供应,曹妃甸港已收取超期堆存费,后期其他港口或将相仿,将加快港口煤炭流通速度,提高煤炭有效供给;二是中下游环节库存偏高,随着夏季用煤高峰结束,8月份以来贸易商加快出货,这部分库存转为有效供应的节奏直接影响市场走势。

(六)第四季度水电替代作用减少,火电供煤量增加。9月份开始长江流域降水情况开始减弱,而华南地区少雨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同时,除了长江中游部分地区外,长江流域的其他区域的降水量基本上处于常年同期水平。水电将出现阶段性将回落,进入淡季,难以对火电需求形成明显的替代或抑制作用,火电供煤量将增加。

七、第四季度煤炭价格走势展望

从供需形势看,需求方面,在加大电力终端能源消费替代、电器“消费升级”、以及新型产业发展的推动下,电力消费超出预期。第四季度电力需求依然比较旺盛,尚未看到明显回落的迹象;供给方面,去产能从“总量”走向“结构性”去产能,新增产能进入投放期,主产区供给量增大,下半年进口煤或出现边际回落。总体来看,未来煤炭市场总体基本保持平衡,煤炭价格整体稳定。

从政策角度看,中长协合同比重增加,价格被锁定,煤价周期波动率下降,促使煤炭价格趋于平稳。

预计整体煤价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平稳的趋势,将在合理区间波动,并随季节性需求波动而震荡。(第一作者单位为河南能源化工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第二作者单位为河南永华能源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煤炭库存产量
有脸面的颜值
红色警报——煤炭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