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的探索研究①

2018-05-14王广珠,王静,李淑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程研究

王广珠,王静,李淑敏

[摘 要] 通过文献检索,概述了翻转课堂实施的背景、定义、效果评价以及推广的意义。提出翻转课堂实施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游戏软件融入翻转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1-0120-02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国内教育中迅速崛起,越来越多地被教师、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势必在“互联网+教育”中开启教学改革新篇章。然而近几年翻转课堂的研究,绝大多数是在国外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尝试,虽然也有学校报道该校成功引入“翻转课堂”,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这些案例却经不起推广,缺乏理论指导。因此“翻转课堂”要想真正推广,必须与本土教学模式相结合,逐步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它将改变传统课堂中“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其根本在于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和内化顺序进行了重排。在国内,利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查询,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一年半的时间,就有约10420篇关于翻转课堂方面的论文。文献资料显示,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比如张萍等[1]、包雷等[2]、张丹[3]、纪德奎等[4]、刘思远[5]、刘建刚[6]等多篇论文详细阐述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含义。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将传统课堂讲授的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动画、电子材料或者纸质材料等,学生在课堂外观看教师布置的学习资料,完成知识的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完善作业、拓展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过程。李江[7]、胡乐乐[8]、陈素贞等[9]等学者在实施翻转课堂过程中运用“MOOC”“同伴教学”“项目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陆炜妮等[10]、张泽南[11]、张玲丽等[12]、李娜[13]等学者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翻转课堂”尝试,教学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刘丹等[14]以辽宁省为例进行调研,提出在我国推广“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邰春玲等[15]、李金成[16]、李亚楠[17]等学者通过“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体系和教学效果研究,初步形成符合“翻转课堂”过程考核的评价指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赵佳荟[18]通过将国内外学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作对比分析,提出目前国内实施“翻转课堂”存在的突出问题。

国内翻转课堂的实施,大多是在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上进行部分尝试,实施起来感觉有点支离破碎,个别试点缺乏理论的支撑,也缺乏对实施翻转课堂“质”的研究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所以翻转课堂在国内虽然提得响,但是推进比较慢。当然国内也有部分成功案例,特别是中小学,“翻转课堂”已经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热点。如,山东省昌乐一中深圳南山实验学校、重庆聚奎中学、广州市第五中学是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学。近两年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翻转课堂”也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青睐,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校把“翻转课堂”的实施与绩效工资挂钩,强制全校统一推行翻转课堂,聘请专家进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并成立专门组织进行监督和考核,取得良好的效果,吸引省内外不少学校学习借鉴。

二、翻转课堂实施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革,催生大教育的变革,人才培养的变革是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实现的。任何教学模式的变革,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通过学生培养来实现的。因此每一种教学模式,包括各种教学方法,都必须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自主去完成任务。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鼓励大学生保留学籍自主创业,为了鼓励学生就业创业,需要把学生从课堂上解脱出来,留给他们更多的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因此各高校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逐步减少课内学时,增加第二课堂。随着学分制的实施,课程内容会进一步浓缩,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会进一步增加。以我校有机课程为例,有机化学是药品、食品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后续课程,比如,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食品添加剂等专业课学习必不可缺的理论基础。然而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个别专业把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整合为一门化学基础课程,课时数仍然为4学时。虽然课程整合了,学时数减少了,但是教学内容却不能减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这两门课程教学,再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翻转课堂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可以通过课件准备将基础知识、理论传递给学生,而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拓展,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然而翻转课堂在运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题,主要表现在:

(一)教师课前准备的工作量增加了

翻转课堂能否有效的实施,课前准备非常关键,虽然有些学者提出,教师课前视频不一定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必要条件,但是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对视角的认可度也越来越严格,如果我们只给学生提供电子文档材料、纸质参考资料、网站等,很难吸引学生的视线,更别说让他们自主学习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用别具风格的视频、动画、录像,并借助于大量的案例,以博得学生的喝彩,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阻碍了翻转课堂的推广。

(二)学生课下学习的时间增多了

传统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新知识,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下独立完成,进行知识的内化和拓展。而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需要课下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并且能够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内化。由于翻转课堂要分组学习、讨论,学习主动而又被老师指定为小组负责人的学生,必须在课下花费更多的时间观看、组织,而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就可以敷衍过关,这也是翻转课堂实施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缺乏有效的考核标准

翻转课堂中关于学生课前材料的学习,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考核标准和措施去约束。比如,视频材料观看的程度、内容理解掌握的程度,单纯从学生的自觉性以及材料中是不能全面体现出来的,因为这与传统课堂一样,同样存在作业抄袭、偷懒等现象。

三、翻转课堂实施展望

(一)在翻转课堂中,渗透游戏化教学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创新的基础。大家都知道,年轻人都喜欢玩游戏,有些人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有的为了闯过关,可以不吃饭、不睡觉;而闯过关之后获得很大的幸福感。究其原因,游戏中某些元素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设立的关口则能引起学生继续闯关的好奇心。如果我们将课程设计成游戏,并分为初级游戏、中级游戏和高级游戏,各级别通过闯关来完成;把课程内容制作的微视频、动画、案例等内容,设计成闯关游戏的道具,把单元练习作为闯关的必要条件,同时通过闯关积累学分和学习成绩,相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制定翻转课堂量化考核标准

在翻转课堂中,考核也是非常重要的项目,好的考核方法和标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可以将课程内容整合成多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可设计一个闯关关口,将课程内容设计成闯关的条件,闯关情况设计成考核标准。在闯关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群讨论或课堂教师的指导来完成,只要闯过初级关,本门课程成績为60~80分范围,闯过中级关,本门课程成绩为81~95分,闯过高级关,成绩为96~100分。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推动高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笔者带领课题组成员依托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出适合职业院校的翻转课堂模式。

参考文献:

[1]张萍,DING Lln,张文硕.翻转课堂的理念、演变与有效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7,13(1):46-55.

[2]包雷,李彦花,严文法.“翻转课堂”的理论辨析与实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6):25-31.

[3]张丹.“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9):128-130.

[4]纪德奎,郭炎华.翻转课堂“四问”:兼论没有微课也能实现课堂翻转[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6):32-37.

[5]刘思远.关于“翻转课堂”的变革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7(2):34-35.

[6]刘建刚.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若干思考[J].物理学报,2016(2):114-118.

[7]李江.国内MOOC和“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中国市场,2016(32):224-226.

[8]胡乐乐.基于“翻转课堂”和“同伴教学”的“混合式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5):54-57.

[9]陈素贞,周家梅,江智霞,等.混合式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5):608-610.

[10]陆炜妮,邹利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6(21):69-72.

[11]张泽南.基于“数字原生代”大学生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教育园地,2017(4):81.

[12]张玲丽,姬朝阳.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7(8):55-59.

[13]李娜.翻转课堂中内化知识的过程及其教学模式设计[J].西部教育,2016,2(5):167.

[14]刘丹,刘家希.辽宁省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情况调查[J].计算机教育,2017(1):168-174.

[15]邰春玲,史淑杰,逢冬,等.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1):18-22.

[16]李金成.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7(1):120-128.

[17]李亚楠.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评价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7(5):25-28.

[18]赵佳荟.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16(11):114-116.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课程研究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