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通过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促进课内课外一体化
2018-05-14王国昆
王国昆
[摘 要] 体育课程是高校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一定运动技能的主要途径,但是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课时较少,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锻炼和学习需求。研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体育课内、课外结合手机APP班课程序,实施体育课程的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以此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能力。
[关 键 词] 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15-01
一、高校学生体质及体育课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高校体育工作,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掌握1~2项体育技能,要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所以很多高校除了必修的体育课程之外,还组织学生通过早操,各种形式的校内体育比赛,各个体育项目的协会、俱乐部等各种平台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但是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有关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的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居高不下继续呈现低龄化倾向和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等三大突出问题。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要求,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课时来看,由于一周只有一次体育课,不能满足学生提高体质、掌握运动技能的客观需求。
根据对某高校的调查显示,有28%的学生基本不主动进行体育锻炼,58%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周进行二至三次锻炼,仅有 14%的学生每周参加五次以上的锻炼。男生参加锻炼的次数要多于女生。由此可见,学生自主参加锻炼的情况并不乐观,且在自主锻炼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科学指导。
二、“互联网+”时代利用手机APP班课进行体育教学概述
(一)利用手机APP班课进行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环境下,绝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都使用手机,许多手机APP班课教学应运而生,师生利用手机开展互动教学的课堂新模式已经在普通课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手机APP班课进行体育教学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即时沟通分享,教师可实时关注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情况,尤其是在体育课外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检查监督形成互动,做到体育课课内课外一体化,敦促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将会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参与性,对体育教学和学校阳光体育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利用手机APP班课进行体育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课程资源的平台
体育课程的理论性资源或是实践性的体育技术技能视频资源教师可以随时将资源上传至APP班课中,供学生查看学习。同时,利用数据了解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资源,可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确定课中的重点、难点。学生通过课外的学习对所学技术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降低了课中的学习难度。
(三)利用手机APP班课进行体育教学可以增强互动性
可以在手机APP班课中创建一些活动,比如针对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发布个人不同观点,学生的观点大家都可以看到,教师可以对学生讨论发言进行即时的点赞加分或进行点评,会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对欣赏的观点,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点赞,这样方便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还可以发布一个开放性问题,开始活动后学生就可以用文字或图片的方式来自主回答,这个回答过程是私密的,学生之间是看不到的,老师随时随地可以看到学生的回答,在结束了这个活动后,学生就可以互相看到他人的回答了。
(四)利用手机APP班课进行体育教学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指导监督学生进行課外锻炼
体育课上的时间有限,对教师来说,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技术细节。往往给学生布置了课后练习内容后,并不能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指导。应用班课APP中现有的活动,给学生留下课外练习内容或小组练习内容,可以让学生提交录制的体育技术动作或身体素质练习的视频文件,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实现体育课课内课外一体化。在课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现场打分,随机或手动选择学生进行技术技能的展示,手机APP会将每次打分自动保存。
(五)有效利用手机APP班课中的数据
在班课结束后,手机APP的后台积累了学习过程中师生活动的每一项互动数据,形成了大量的数据积累。教师可查看每位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活动和知识点、技能点的积分。这些数据积累了学生的平时成绩,提供了学生的学情分析报告。可以有效帮助教师调整完善教学组织,提升教学效果。
三、结论
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将手机APP班课应用到体育教学管理中,享受“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利,让学生不再受体育课时的限制,在课外完成自主锻炼内容,在课外接受老师的指导,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周芳.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创新[J].昆明学院学报,2014,12(30).
[2]陆国田.学生体质促进视域下民族地区高校公共体育改革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