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
2018-05-14陈耀明
陈耀明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协作模式,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教学改革新模式。初步分析、论证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和出现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104-01
国内目前实施的高职教育校企协作模式普遍存在一个特点,该模式中学校是合作双方的主体,然而该模式并不是完美的,存在缺陷,很容易偏轨,即与之前设定的合作轨道脱节,并且在这时候,企业对高修养、有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
一、校企合作中的矛盾
(一)高等职业学院校企协作的宗旨问题
实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素质、有技术的人员,在生产线进行生产、服务、管理,同时推动了高等职业学院实行人才培育模式和校企协作的办学模式。学校、社会、学生的“共赢”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可是,部分高等职业学院只看到高职教育仅是培育一些能够适应社会的技能型人员这一表象,做决断时简单、草率,令人感到惋惜。没有体会其中内涵,从而使校企合作质量大大降低。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政策问题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时提出的政策是保护校企合作完成的基础。目前对高职院校与企业还有各个部门怎样制定适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政策制度,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制度体系是长期以来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工作。当然,中国政府目前非常关注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策略,并且建立了校企合作生活协会,进行了大范围的试点,但是校企合作之间并没有明确地确立比较权威的指导方针和合作手册。而且我国政府尚未对校企合作有任何鼓励性的政策,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商业盈利保护的力度不大,没有创建学校组织协调机构等,一些政策问题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经济问题
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经济问题非常突出。首先是盈利性问题,若是面对非营利性合作,那么企业并不看重与校企合作。其次是校企合作的能力问题,因为高职院校并不了解企业方面的实际需求,迫使企业单位对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所采取的方法不能够理解。最后是规章制度的问题,因为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所以不能成功地保持校企合作的原始经验,导致其他高职院校没有办法更好地宣传校企合作的优势。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充分的合作理念,而且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只是人力、物质和信息等的合作,而企业方面的合作还停留在提供教育设施以及内部培训基地和员工培训方面,目前的校企合作也只是一些低层次的合作,对高职院校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与办学效能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的对策思考
(一)统一思想认识,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首先,高职院校学习校企合作中所提出的思想,积极与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我国政府沟通交流,力求支持校企合作这个项目,提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政策,使企业人员了解校企合作项目的重大意义并接受这个理念、模式。其次,应该不断地更新、研究校企合作办学机构的合作模式。
(二)拓寬合作领域,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首先,成立与校企合作相关的机构合作组织,它主要负责合作基金会学校一方的操作以及合作的发展规律,从而确定各方在合作办学中权利和义务的机构机制、评价和奖惩采用的机制。其次,高职院校要严格执行“专业效率标准和交替工程作为手段,引导企业参与”的指导方针,寻找新的思想、知识、技术以及工艺的融合。最后,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企业教育的基地,也就是树立“工厂有学校,学校有工厂”的理念。
(三)创建考评标准,促进校企合作规范有序
根据国家规定的国家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和每个行业所规定的技术性标准要求,在各行业专业的专业评估标准基础上,依照国家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建造职业、特殊、行业以及跨行业这四个技术标准的质量标准体系。按照这些标准化的体系,学生的能力水平就不能只靠考试的卷面成绩打分来决定,若是有了校企合作的考评标准,那么就可以使企业中专业的人才与工程技术专家和其他的一些工作人员在实践活动中全方位、多方面、深层次地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能力进行客观评估,这样才能真正地使校企合作的考核标准达到评估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三、结语
高职院校目前在我国教育中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可以培养教育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化人才。校企合作方式应该包括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比如,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双方的社会和政府协调因素等。校企合作通过有关政府颁布的鼓励性政策,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相同的利益点,能够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肖复兴.“嵌入式”环节下高职教育校企专项实践性教学改革对接研究[J].中国培训,2017(9):30-31.
[3]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5-11.
[4]王芳,倪勇,任聪敏.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21-125.
[5]赵向军,胡进.高职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