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8-05-14周玮峰
周玮峰
[摘 要] 微课的出现给我国各阶段教学活动的开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其新颖化、精炼化、活泼化等特点,将知识内容更好地展现给学生。主要探讨了中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活动当中对微课的有效利用。
[关 键 词] 微课;中职院校;机电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251-0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给教育活动的开展带来新的契机,各种新型教育模式和手段被应用到了教学活动当中。机电专业是中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之一,将微课的教学方式融入其中,可以獲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微课的概念与价值
微课是指结合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知识点做出提炼和简化,经过教师的合理设计,利用微视频的模式展现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更好的掌握。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微课实现了对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突破,为学生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微课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微”,视频时长一般在五到十分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良好的思考状态。此外,微课对学生学习难点与重点的设计,可以更好地缓解学习压力,提升教学效果。
二、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对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微课的课堂导入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导入环节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对教学效果的呈现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当中对微课进行良好的导入,能够更好地获得学生的关注,从而对其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因此,在对微课视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新颖性的体现,必须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前提,在学生自觉关注的过程中展开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避免由于教材当中内容太过枯燥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其正转和反转控制电路这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为学生播放相关工厂车间的视频,将各种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展示给大家,在视频当中学生可以观察到XA6132型铣床的进给活动等,随后教师对学生展开引导,告诉他们所看到的几种设备都是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其正转和反转控制电路的有效应用而实现的。利用这种微课视频展现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
在利用微课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各种多媒体设备加以更充分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现,可以设置一些动画或者图表来展现教学内容。比如,在“机械基础”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讲解平面四杆机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其与实际生产充分结合,如学生容易理解和熟悉的天平和火车车轮等,在视频的帮助下相信学生能更为直观化地感受到机械的运作形态,容易让学生懂得把理性知识融入感性当中,进而营造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在对视频进行拍摄和制作的过程中,应该更好地保证其连贯性,避免断播情况的出现而打断学生的思路。此外,应该在视频中适当添加一些解释性的文字信息,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当中为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内容。
(三)微课资源以及教育评价的优化
对优质微课的制作属于一项具有较强复杂性的工作,而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传统公开课不同,微课并不是对教学视频的简单制作,属于对多种内容进行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综合体,对微课资源的合理选择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在教学活动当中,应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并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进行丰富,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其内容不会脱离我们日常生活实际,给学生以良好的亲切感和代入感。例如,在围绕三视图内容制作“机械制图”环节的微课视频时,教师就可以把部分动画引入其中,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他们平时生活中容易见到的物品的三视图,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三视图概念和定义,在机械制图方面起到必要的支撑作用。
教学评价属于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效果衡量的关键。在开展微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教学评价的模式,积极构建出一种与微课教学相互对应的教学评价方法。针对教学内容来说,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对教学评价模块进行设置,结合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性,针对学生的优点做出肯定与表扬,更好地激励他们主动学习,树立起自信心。而对那些出现错误,或者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在积极指正和帮助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鼓励,从而获得更为优质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当中对微课的有效利用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教育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更为深入地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媛.浅析微课在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维修电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8(2):86-87.
[2]李红娣.微课在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