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微课研究
2018-05-14唐莹
唐莹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周围的一切都处在瞬息变化之中,其中就包括传统教学方式的改变。通过网络技术与学校教学课程的有机结合,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无疑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中职生群体,他们没有机会接受非常正规的大学教育,这一机会的出现,毫无疑问,对他們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网络微课对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作用以及今后基于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微课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 键 词] 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微课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0-0166-01
一、发展网络微课的几点好处
(一)打破时空限制,使学生灵活利用时间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群体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依靠固定的老师进行教学,然后跟随学习的模式,但是,随着网络微课的出现,学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自己想上课的时间去上课,而且不用再去固定的地点,只要有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这无疑使学生灵活地利用时间,更使得教学条件更加得便利,使广大学生受益无穷。
(二)利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更加践行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式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式,强调老师应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做到这一点,当然,我们并不是说学校和老师不去这样做,而是老师少,学生多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使得老师不可能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因此,“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式才无法实现。但是,网络微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依靠教师掌握学习进度,而利用网络微课时,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宰,是对自己进行“因材施教”的主人,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接受程度以及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和课程,对不得不去学习的课程,更有调整进度和反复学习的主动权,毋庸置疑,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三)利用网络平台,师生互动更加便利
传统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固定的时间完成固定的教学任务,因而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难免会加大传授知识这一模块的比重,对师生互动这一环节有所忽视。再加上有些学生因为害羞或是丢脸不敢跟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得本来就时间很少的师生互动环节更加艰难,这对学生的学习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而相比之下,网络微课的出现,课程本身的自主性提升了,而且,学生和老师可以直接进行线上互动,学生有问题可以直接询问老师,对害羞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发消息、打字等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再也不用担心和老师面对面时自己的恐惧问题。微课就是这样使得师生互动更加便利,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微课发展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微课设计要简单明了,切忌发展成“巨课”
“微课”,顾名思义,是指较为微小的课程,要求课程设计简单明了,时间短,内容、结构清晰明了。这一要求的意义在于不仅使学生在短小的课程中对内容有十分清楚的把握,而且课程时间安排较为合理,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所以,在微课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谨记这点要求,切忌微课设计出现繁杂、结构脉络不清晰等种种情况,尤其要注意课程时间上的安排,切忌将“微课”发展成“巨课”。
(二)微课讲师应提高教学技能技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利用微课学习虽然和传统的授课模式有些许不同,但两者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教师的教学技能仍然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微课发展过程中,微课讲师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在授课前做好充分的备课,还应注重自己的授课方式,改变传统死板教学的严肃冷漠态度,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学生交流,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除了这些“软件”需要升级之外,教师的“硬件”技能也应熟练掌握,既然微课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的,那么教师理应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更需要精通微课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灵活授课,既不拖沓时间,又能利用技术设备方便课堂。
(三)微课要完善教学系统,加强对学生的监督
虽然微课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微课的主业是课堂授课,所以微课大部分的比重都放在了这一块上,但是其他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微课在课前预习及课后巩固这两个方面有欠缺,所以,在微课发展过程中要注意这两个方面,要利用较短且合理的时间加入这两块。其次,我们必须承认,有些学生依然自主性不够强,比如将微课打开后并没有认真听讲,甚至任由其播放,所以,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检测或者其他内容对学生进行监督。
以上就是基于中职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微课的一些见解,希望微课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刘梅.浅谈“微课”及其在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2]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3]李巧芳,杨文美.我国微课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