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基于综合能力的智慧教学活动创新与实践
2018-05-14雒新艳
雒新艳
[摘 要] 培养综合型人才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潍坊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创新开展智慧型教学活动,在多年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 键 词] 信息化;综合能力;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264-02
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在某种选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环节,并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学习者传授教学内容,最终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由数个密切相关的环节组成,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要素,其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是引导者和主导者,教学目的是核心,其他要素都为其服务。
鉴于社会和就业的需求,教学目的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组织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写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教学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突破时空限制,充分利用慕课和微信平台,借助工具APP,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更智慧地助力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笔者以园林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为例,综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简要介绍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期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
(一)教学目的要精准
教学活动的教学目的要切合实际,确定的过程一般是首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教研室组织构建课程体系,然后组织骨干教师教研会进一步确定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最后主讲教师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合理提取课程主要理论知识和技能,结合行业主要工作过程,构建数个教学活动,将教学目标合理地分配到各个教学活动中。而对每一个教学活动来说,教学目的的设定一定是清晰明确、切实可行的,不可虚高,亦不可过低缺乏实施意义。
(二)符合时代特色和学生特点
当今时代以信息爆炸和沟通日益便利为典型特色,教学活动设计也应与时俱进,如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微课视频、演示动画、自主探究学习和网络问卷调查等;教学手段可以借助慕课和精品课程资源平台;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微课和翻转课堂等模式;评价方法可以使用网络群的投票功能和网络投票APP软件。
由于招生渠道的多样性,高职学生有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高职阶段、春季高考生、单招生、夏季高考生、(3+2)本科生高职阶段等类型,学生的基础和特点不同,即使同一类型的学生群体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教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学情的充分分析之上,并具有一定的弹性,设置拓展任务、支线任务和中间成果,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方便教师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三)适度融合信息化手段
信息手段日益丰富,教育行业也涌现出大量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新事物,如慕课、翻转课堂、网络公开课等新媒体和新教学模式正严重冲击传统教学,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虽然不应因循守旧,但是更不应盲目仿效,而应冷静思考,吸收能够更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目的实现的信息化手段。
二、教學活动的类型
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往往是以成果的形式体现的,依照成果的形式,可以将教学活动分为三种:成果递进式、作品展示式和艺术实物式。
(一)成果递进式教学活动
成果递进式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课程相关理论知识,设计在校园里能够实现的教学活动,成果不是唯一的,而是一系列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成果群,初级成果较易实现,越高级的成果需要融入的综合技能越多,也更吸引人,此类教学活动能够逐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避免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都将得到锻炼。
笔者在“园林生态”课程中设计了“校园生态环境和功能调研分析”教学活动,共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线上活动,教师借助课程平台发布“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关微视频,主要通过动画和案例介绍生态系统,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观看,并发布完成课前任务——班级讨论问题:校园可划分为几个功能区;第二环节是课堂活动,课堂上学生自愿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功能区的实地调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讨论并编制该功能区的问卷题目与答案,然后班级汇总所有的题目,并集体逐题审阅,适当增减题目、修正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务必不要过多干涉,只提必要的意见,学生的讨论会越来越激烈,经过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他们会更深地体会如何更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也会更加尊重他人;第三环节是线下活动,教师适当启发,学生寻找合适的问卷调查APP,编辑制作问卷,生成链接和二维码,通过QQ群、微信群和朋友圈等途径发布,并在校园张贴二维码广告推广,还可以通过学生会推介,最终回收到足够的有效问卷,利用APP附带工具和Excel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适时提供建议和鼓励;第四环节是拓展活动,教师负责联系会展专业的教师,带领小组长与会展专业学生对接,并请小组长介绍调研活动的经过与数据分析结果,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同协商展板的制作内容与风格,并共同搜集素材,完成展板的制作;第五环节也是拓展任务,教师组织勤于思考的学生深入挖掘和分析数据,进行深度讨论,写作相关论文,教师指导投稿并修改发表该论文。
成果递进式教学活动的各环节紧密相关,层层递进,不断挑战学生的能力,而学生通过努力与合作完成这些成果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并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作品展示式教学活动
作品展示式教学活动的教学成果是一件纸质作品,如图纸、设计方案、策划书等,其设计应源于岗位实际工作,切合课程及相关课程的理论重点与技能要点,具备综合性,避免简单抄绘和模仿带来的制约与乏味,难度适中或稍难,建议采用小组工作,倡导合作、交流和互助,同步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笔者在“园林制图”课程中设计了“校园主要建筑透视图绘制”的教学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仍然是课前线上活动,教师发布透视图原理与绘制步骤的视频,展示案例作品,并设置测试题和建筑选项,学生观看学习后完成测试题,选定自己要绘制的建筑;第二环节是课堂活动,教师根据线上测试题的完成情况精讲难点,之后将学生按照选定的建筑分组,选择绘制同一个建筑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小组成员在熟悉之后进行活动讨论,制订活动方案;第三环节教师协助学生借到测量仪器,各小组学生合理分工完成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的测绘,教师在总体技术上把好关,各小组学生通过讨论依照步骤完成建筑物的透视图;第四环节每个小组推荐一份最好的作品,然后在班级群内匿名线上投票选出班级最优秀的作品,教师提供几个投票示例,学生自主选择投票APP,设计风格,并将各班的优秀作品扫描上传作为投票选项,制作网上投票系统,大家一致通过后在各自的朋友圈发布,并为喜欢的作品投票和拉票,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三)艺术实物式教学活动
艺术实物式教学活动的教学成果是具备专业性、兼具一定艺术性的实物,如标本、插花、花艺作品等,教师选择行业最新的技术和领域,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版面,精心制作完成实物成果。
笔者在“园林植物”课程中设计了“压花作品制作”的教学活动,这个活动贯穿整个学期,共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仍然是课前线上活动,由于压花这一技术流程相对复杂,教师在学期前的寒假或暑假就安排学生通过视频学习相关技术,并利用手头工具进行压花试验,完成一个小作品;第二环节是课堂活动,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对制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制订新的技术流程,设计新的作品,教师配合添置学生所需要的材料和用具;第三环节是课外线下活动,学生自主设计、采集、压制完成一幅压花作品(10寸),同时小组完成一幅大作品(14寸);第四环节仍是线下活动,学生根据班级群投票结果推选出优秀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将作品过塑、装裱,并在校园展出。
三、结论与讨论
(一)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多数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和模仿行事,都不善于交流和独立创作,而这也造成了学生不自信,遇到困难不知所措,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养成。其实,学生群体具有喜欢新奇事物、勇于尝试的特点,有能力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也期待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因此,我们在专业课的教授中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能够被激发出来,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而教师要及时引导未被选中的学生且正确地看待竞争和失败,学会为胜利者鼓掌,更要正视自己的问题,扬长避短,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丰富教学资源,教学环节融入信息化手段
传统课堂使用的教学资源多为板书、教案和演示文稿PPT,还有本地的树木和花卉实物,这些与学生平时所熟悉的信息资源性质不同,学生被动接受比较困难,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就更不容易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教学资源也应符合时代特征和学生需求,尽量使用微视频、动画演示、虚拟仿真等新式资源,教师可以搜集、整理,更应该结合自己课程的实际需求进行资源开发。
(三)教师的有效引导至关重要
在智慧型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迷茫、逃避、消极抵抗等不良情绪,甚至在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会出现顶撞和冲突的行为,教师应理性看待这些情况,在教学改革中,师生之间的误解、分歧和冲突等虽然是负面的,但却是正常的主体间关系,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就要对这些情况做好预计,并制订好引导措施,以保障教学活动能够正常实施。
在智慧型教学活动的实践中,教师的地位从主动转变为主导,更加类似于导演的角色,虽然减少了大量的讲授工作,但是却必须肩负更多、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如环节的设计、节奏的把控和适时的激励等,新时代的教师要时时磨炼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栋.网络视频公开课与大学教学活动的整合模式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2]楊琴军,陈龙清,季华.浅谈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整合:以园林树木学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06(3):14-17.
[3]李松林.教学活动的生成过程及其功能属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64-68.
[4]赵艺源.“风景园林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J].教师,2017(3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