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化的路径研究
2018-05-14王世宗
王世宗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来说,语言教学是培养其阅读、交流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关 键 词] 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218-02
幼儿游戏就是适合幼儿玩耍的活动,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和动作的协调性等为主要目的。幼儿游戏在幼儿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让幼儿能以玩中学,学中乐的方式学习。幼儿游戏也是一种行为层面的活动,幼儿尚未完全成熟,会对游戏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1]。在语言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游戏的功能,通过娱乐、创新将游戏上升到精神层面,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演说能力,同时也可促进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一、当前实施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游戏化与游戏教学化的困惑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由于既要让孩子玩又要让孩子学,究竟是教学游戏化还是游戏化教学,很多幼儿教师其实是没有弄清楚的。调查显示,在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教师常常用的是游戏化教学,而且普遍认为游戏化的尺度难以把握,活动时信心不足。教师对教学游戏化不理解或自身对游戏把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有:(1)认为游戏是为了让孩子们放松身心,重点不在于教学,认为教学与游戏是对立的;(2)认为开展教学游戏化就是将所有的课程都转化为游戏的形式。以上教师的困惑其实就是没有弄清教学游戏化的本质。教学游戏化是在教学中渗透幼儿游戏,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从而促进教学目的的达成。游戏的渗入往往具有偶然性、随机性,最终目的还是教学。但游戏化教学则是对一些幼儿游戏人为地加入某种教学目的,使本来生动有趣的游戏失去其本来面目,所以导致教师不好操作,幼儿也难以融入。
(二)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有限
虽然游戏化教学并不是刚刚提出的,但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掌握游戏化教学的精髓、内涵。教学的游戏化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教师不适应[2]。另外,很多教师都没有参加过游戏化教学的相关理论指导与培训,园本资源以及市面上关于游戏化教学的案例不多,导致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化的实施受到多方面的阻碍。
(三)幼儿教学小学化的阻碍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阻碍了游戏化教学的实施。幼儿教学虽然暂时无需面对中考、高考,但许多家长却很重视从小的学习成绩,致使老师不得不充分利用活动时间教学,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所以游戏化教学就难以得到真正的开展。同时,教师自身教学任务繁重,也少有时间去研究、开发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化方面的课程设计。所以,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化也就成为空谈。可以说,幼儿教学小学化让幼儿教学游戏化变为了“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即。
(四)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幼儿教学的监管
幼儿的教学游戏化除了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推动及鼓励,制定出相关的奖惩制度。实际上,当前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的监管主要还是以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为主,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方面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还是很欠缺的。如果上级主管部门不对幼儿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指导、监督、管理,那么幼儿教师也就不愿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革,不愿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当然也就不愿花费时间、精力去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五)幼儿园硬性教学任务的阻碍
在某些幼儿园里,每个领域的教学活动规定了硬性的教学任务,甚至教学进度安排,这就使教师忙于应付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而忽视了游戏化教学的开发和实践。游戏化教学虽然也是在教学,但花费的时间长、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精力,在幼儿园硬性教学任务必须完成的管理体制下,幼儿教学游戏化就更难以实施,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游戏的频率不高,无法有效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认为既然游戏化不能有效推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不如将时间花费在预习、复习上,教孩子们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因此,多数教师都不愿意开展游戏化教学,也不愿花时间去研究要用怎样的游戏去引导学生。
二、学前儿童教学游戏化对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一)教学游戏化能激发起幼儿最原始的求知欲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幼儿非常喜欢做游戏,游戏时他们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灵活,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3]。游戏其实也是所有动物在幼年时期都喜欢的活动之一,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更是把游戏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可以说离开了游戏就根本无法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以及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还有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其内在的相同点都强调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基本的言语交流、社会行为规范、问题解决等生活常识,体育游戏还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协调了幼儿的肢体动作,同时还在无意识中培养了幼儿的冒险精神。
(二)教學游戏化能使幼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首先,游戏中每位幼儿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幼儿天生爱玩好动,喜欢自由自在,在一起游戏时不但获得了心理满足,而且幼儿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个性得到张扬[4]。按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但任何一种游戏都发展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并进一步推动幼儿个性的发展。这种发展不是被动的发展,而是主动发展,他蕴含着成人对幼儿的理想期待,又无声地挖掘了幼儿潜在的智慧,让幼儿能“率性”而行之,达到应然的天人合一。当然,这里的发展还有另一层境界,那就是天然本性的尽情流露。
(三)教学游戏化能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认为,游戏着的儿童就是创造着的儿童,游戏是创造的源泉。因为孩子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外界的刺激常常成为他们创造的引线,他们会将自己的经验和愿望编织成一个崭新的世界。游戏的有用之处就在于他释放了幼儿的能量,幼儿能量的释放过程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幼儿各种能力培养与提高的过程。游戏作用的综合性决定了幼儿综合能力得以培养的可能性,又由于游戏的自发性与天然性使幼儿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呈现的机会,所以幼儿教学游戏化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当然选择,福禄培尔的“恩物”正是游戏教学的产物。
三、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化的路径构想
(一)语言教学游戏化需要营造友好和谐的班级氛围
传统的学前儿童语言教学多为“填鸭式”教学,教学氛围沉闷、死板。在这种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处于教学活动的最高点,具有权威性,无形中给幼儿带来了压力[5]。当前,人们习惯把班级管理分为三种类型,也就是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容易对人性造成压抑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幼儿产生“恐园症”“恐师症”的源头,现今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惕。班级管理类型的另一个极端就是“放任型”,这种“放羊式”的管理,其危害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放纵管理正是幼儿不良习惯的助推器,那些根深蒂固的不良行为也是源于此。所以,构建和谐友好的民主型班级管理才是语言教学游戏化的前提,幼儿的想象、胆量、表达、交往等都是在这种氛围中展开的,反之则消失殆尽。
(二)多形式多手段地开辟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化的新渠道
为了使幼儿的语言发展得更好,应通过学讲话、学儿歌、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并确保幼儿的发音清楚、正确。信息化时代给幼儿语言教学带来的便利是超前的,当前人们可以利用各种朗读软件实施语言教学活动,也可以购买最优质的朗读资源丰富幼儿语言教学活动。可以把传统的唐诗、宋词、三百千、弟子规、幼学琼林等资源纳入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语言活动的教学中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也可以把中外神话故事、童话、寓言等用编剧的形式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进行展示。
(三)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语言教学水平
幼儿教师的语言教学水平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幼儿的言语水平。提高幼儿教师的语言水平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园本培训是引擎,幼儿园应形成自身的语言培训机制,包括定期定时对新入职者、老教师、保育员等进行普通话培训,或组织教职员工进行经典诵读;其次,外出培训是升华,幼儿园应有一种“上吸氧气,下接地气”的生态氛围,保证教职员工随时随身充满新鲜的血液,既对当前学前教育的前沿动态有所了解,又对自己所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能了然于心;最后,自己反省是根本,幼儿教师自身要形成终身学习,终身反思的习惯,学习的内容不仅是教学技能、技术方面,还应是教学思想、教育理念方面,还包括对中国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了解与思考,另外对国学经典的感悟与诵读都应与语言教学修养的提升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赵寄石.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柏恕斌.教师口才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3]彭聃齡.语言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2.
[4]黄建中.教学语言艺术[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5]汪缚天.教师的语言修养及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王光虹.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J].成功(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