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
2018-05-14魏银霞
魏银霞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中积累和创造出来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文化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仍然发出耀眼的光芒。高校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各个领域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将我国赋予深刻内涵的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础,使大学生在正确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成为对当今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044-02
文化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同时价值观也是文化最为本质的表现形式。要想在思想上形成较为牢固的价值观,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我国各个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立足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文化自身的内涵已经融入中国人的骨子里。现阶段,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发挥的基础作用,并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掘,使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可以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一、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融合,一些新的理念和思潮不断涌现出来,大学生会在信仰的选择上出现迷茫,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非常必要。它是当前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在形成阶段,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才能使其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领导者。大学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总体的思想观念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会出现一些偏激和不正确的想法,主要表现为信仰迷茫和理想模糊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缺失等现象,同时道德基础价值尺度具有多元化特点,面对大学生这些严峻的思想发展趋势以及当前社会思潮发展的不同需求,高校应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其坚定自身的理想和信念,在正确信念的指导下促进其成长和成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形成完善的思想道德品格,为以后的前途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在心理上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和对当前社会的认同感,从而使大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一)应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凝练和提升。我国传统文化涉及了政治和经济以及思想和文化等各个方面,并且在悠久的传播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独特内涵和魅力,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基础。例如,爱国精神、仁爱精神以及诚信精神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灿烂结晶,这些精神的存在对当前社会和经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富有内涵的传统精神也应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教材。这样可以让大学生深刻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并通过这些富有激励意义的精神使大学生深刻了解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的,由此,这种精神会让大学生的心理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产生积极的认同感,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信仰,这样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达到了一定的思想高度。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有效的载体,担负起传递教育的作用,并且在实际教育中能够被高校教师所使用,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一定的时间,并需要在大学生各个方面慢慢地渗透,但是要想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具备一定的要素,其中包括最为主要的四个要素,即教育主客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具体方法以及教育所处的环境。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缺一不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因此,它可以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在教育的过程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并将优秀的文化内容进行传播,同时传统文化中渗透的思想道德教育也能够被充分运用,并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介体,为教育者和教育客体提供有效的互动。
(三)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不断的洗礼,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经验和基础,一方面,在教育的基本原则上,更多的是强调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育人,并且对德育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中都非常重视德育教育,将思想教育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主要目的是培养出符合本阶级统治需要的人才,并且通过思想的教育来稳固其自身的统治地位。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留存了许多思想道德教育著作,这可以充分地看出德育教育在我国古代的重要地位。其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德育教育的目的和具体对象,并且德育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社会和国家。古代最早的德育教育论著是《礼记大同》,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思想,这一思想对我国古代文人志士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具有重要的影响。最后,在德育教育的具体方式上,注重的是教书育人,训教相结合。古代的教师就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将“传道授业”作为第一要务,然后才是对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另外,在德育教育上将教化和修身进行了统一,提出了具有成效的教育方法。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教育的主要方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因此,在当前教育的过程中应对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和内容以及教育原则和途径中精髓的部分进行吸取,去其糟粕,从而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实现方式
(一)加大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
要想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首先应该让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心理认同感,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培养效果。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来源于文化同时也根植于文化,对文化的心理认同是实现良好培养效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对文化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在思想上才能形成相应的价值观认同感。高校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并且需要大学生通过自身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对其思想和行为进行批判和创造,这样才能实现大学生在思想和文化上的觉悟。因此,高校应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大力的弘扬,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并根据教学的内容,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和内容,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现实价值。另外,高校也应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课堂中的投入力度,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学分和选聘优秀思想政治教师的方式,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的脉络和理想价值信念等,这样大学生在心理上会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促使大学生在日常和学习中深入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进行创新,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当代人们对古籍经典的了解不够透彻,甚至会出现敬而远之的心态,这就会导致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紧密的结合,并突破和创新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在具体内容上,应在掌握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融入当今时代的思想和价值观,将创新的理念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时代的潮流,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同时还要赋予其更多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在传统传播方式上要利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将难以理解的文化变成大学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文化形式,使传统文化具有新的传播方式。另外,还要开拓新的传播渠道,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借鉴优秀的产业营销模式,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校园中进行广泛的传播,吸引更多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注意。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
高校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通过一定的环境进行熏陶和渗透,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事实可以看到,一个具有浓厚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大学校园,能够在学生的脑海里激发出教育的潜能,促进大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应与校园氛围营造进行有效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内的建筑和人文景观以及校园文化和制度建设中,让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束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使大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新的时代背景賦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意义,这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校应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渠道,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
参考文献:
[1]谭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6(18):217-218.
[2]张筱荣,郭超,林家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探析:基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角[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4):52-56.
[3]孙敏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实践与思考:以“传统文化精要”课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7,19(4):47-50.
[4]赵晶,高凡.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以驻保高校调研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