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数控车教学课程设计
2018-05-14汪友谊
汪友谊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基础工业的持续发展,数控车床专业复合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中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数控专业综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任务,但目前的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不能适应现在规模化、专业化的人才需求。为提高中职数控车的教学质量,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工作过程为理论指导对中职数控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研究。
[关 键 词] 工作过程;数控车专业;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0-0030-01
20世纪90年代之前,职业教育的重点为理论原理缺少技能训练,导致培养出来的技工人才与实际工作环境需要严重脱节[1]。大部分学生还是在教学课堂学习,但企业需要的技工人才不仅应熟悉其工作的环境并且还能胜任这份工作,甚至有改进工作方法和工艺流程的能力。这造成了传统职业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直接的矛盾。为了改变传统职业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90年代后期,德国著名职业教育学家Rauner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培训理论[2]。
一、数控车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中自动化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绿色智能制造成为生产加工的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数控人才的稀缺。目前,多数数控车教育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的用工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人才培养的需要[3]。数控车专业的教学课程不能紧密与时代接轨,一些教学科目的设置仍然是陈旧落后或者已经过时的知识,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现在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教材种类繁多,大部分教材都是以数控加工过程为导向,以数控加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型教材模式。但深入研究发现,这些教材与教育改革之前的内容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一些中职院校多选用本校人员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虽然种类较多但缺乏创新且内容更新缓慢,不能对数控专业学生起到良好的启蒙作用。
二、数控车教学课程开发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开发一定要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出发,按照具体的工作任务分析需要的职业能力并转化为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学校可以获得未来某一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课程开发流程如下:(1)信息获取,包括但不限于行业和企业调研、教师访谈、专家座谈等形式;(2)岗位分析,对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及近似岗位进行分析;(3)行动领域分析,根据岗位职责需求能力的复杂程度,整合典型的工作任务确定职位能力细则;(4)学习领域确立,根据对事物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计划,把行动领域形成的综合能力转化为课程。
三、数控车教学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车专业课程开发的过程是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数控车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为教学目標,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特点,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具体步骤是确定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实施学习过程、评估学习效果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技术进步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根据企业职位能力需求,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技能到综合能力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9个主要的学习情境。第1~3个学习情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数控车床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控机床的安全文明生产、操作技能、加工技巧、产品质量检查等内容。第4~9个学习情境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每一个学习情境均以实际零件为载体,有机结合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数控编程、产品质量控制等内容,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进行实际教学过程设计。
以学习情境4为例,其共分为24个课时,授课内容为基本外轮廓面的加工。授课内容可以分解为带外圆柱面、圆锥面及圆弧面的简单阶梯轴类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制定加工路线、正确选择刀具和切削用量、编制加工程序、加工质量检查等。本文针对学习情境4的教学内容,按照六步法的原则进行学习环节的设计,共设计了5个学习环节:(1)制定加工方案;(2)编写加工程序,计算机模拟加工;(3)实施加工过程;(4)零件质量检查;(5)评价学习成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理念,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使职业学校的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联系起来,既可以突出职业教育的培训特点,又可以提高职业院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材率。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车课程开发既可以兼顾学生职位工作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又可以在机械架构技术的宽广度和中职教育学生认知层次的适宜度之间寻求动态平衡,设计出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数控车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赵海曼.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J].吉林教育,2015(25).
[3]李飞.基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C].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中青年学者论坛,2016.
[4]郑金辉.“数控车一体化”教学方法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