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最后的华人炭窑业者:守护到炭火熄灭
2018-05-14何春萍
何春萍
在马来西亚古晋海边区三巴厘,有一间传统炭窑厂,这间隐身在偏僻又荒凉之地的炭窑厂,记录了炭窑业者吴锦华大半辈子守护着的传统烧炭工艺。“这份工作太辛苦了,砍伐木材、运载木材到炭窑厂上岸、烧木炭。一旦封窑烧炭,就不可以离开,时常要注意火候,不仅耗劳力也耗时间。”随着煤气普及、工业炭的兴起、无接班人接手,传统炭窑逐渐凋零,这间小小的炭窑厂,随时可能步上结业的命运。
木炭俗称“黑金”,大家对它的印象多是烤肉少不了的木炭。其实,木炭还有其他功能,既可净化空气,也能除臭,可作为居家或办公室的保健、花艺或风水摆设品。木炭不仅可以烧、用在保健上,而且还可以当装饰。
对老一辈华人而言,木炭是很多华人家庭的日常用品,是厨房煮食的主要燃料。古晋早期没有煤气,煮饭烧菜要靠烧柴烧炭。那个老年代,木炭需求量大,烧木炭是一项很重要的经济活动。
不过,现今木炭已被工业炭所取代,工业炭采用先进工厂设备大量及快速生产。传统木炭的制造过程耗时耗力,赶不上工业炭的机械和技术。传统木炭受到排挤,渐渐退出人民生活。
很多现代年轻人已不知道何谓炭窑。烧木炭的传统炭窑已经走入黄昏岁月,正在等待生命的结束。
炭窑厂的位置不好找,它隐藏在一条小路的尽头,抵达目的地后,发现这里手机信号很差,无法连上网络,更别说要靠GPS找到这里。由此可见,这座炭窑厂的位置是有多么的偏僻及荒凉。
从大路转进一条不知名的小支路,穿过一大片油棕园后,羊肠小径的尽头,车子停在一间双层木屋旁。木屋外面有3座炭窑厂,其中一座炭窑厂已经停止操作被荒废。炭窑厂位于一条河旁,一个老人光着上身走出屋外迎接,他就是吴锦华。
吴锦华已经73岁,身体依旧硬朗,按照他的年龄及家庭背景,他可以选择退休移居城市享福。不过,他仍住在人迹罕至的油棕园及红树林区,只在特定日子才回家和孩子共聚天伦。
尽管面对种种困境,但吴锦华不忍心舍掉已经干了一大辈子的木炭业。
三巴厘位于古晋市区以西的海边区域,早期陆路交通不发达,三巴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还没有公路连贯,当地居民经常以水路前往古晋老巴刹办事或购买日常用品。他们必须计算好涨潮和退潮的时间来往古晋,同时也要观察气候以及大海风浪,这么一来,前往古晋,一去一回经常要花上两三天。如今,自马路衔接三巴厘后,三巴厘村民只需要通过一个渡轮越过鸿武雁河,前往古晋市中心车程已不到一小时。
观察地图,三巴厘虽然不是一个岛,但它背山面海,被两条河流“夹”在中间,地势就像一座孤独的岛,必须出海或跨过两条河流,才能到古晋老巴刹。面对如此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可以想象当年住在三巴厘的人,他们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匮乏,日子过得多艰难。
古时候的三巴厘林产丰富,红树林茂盛。中国人下南洋时,一些华人辗转多个地方最后落脚在三巴厘,当时这里是一片森林。为了生存,他们开荒辟林,开始砍盐木、煮甘蜜、烧木炭等。
炭窑是三巴厘华人早年的经济活动之一,在英国布洛克拉者及英殖民时期,炭窑经营者以华人为主。不过进入马来西亚政府时代后,华人申请炭窯执照变得越来越难了。
炭窑是一份苦工
1945年出生的吴锦华说,他19岁就投入炭窑厂工作,起初他替炭窑厂老板工作,直到老板退休,吴锦华在25岁接下炭窑厂当老板,任劳任怨。他晚年与友族合作,由友族搭舢舨进入红树林砍伐木材、用舢舨运载木材到炭窑厂上岸、烧木炭等,吴锦华则扮演炭窑厂的守护者,只是经营和管理炭窑厂。
年事已高的吴锦华无法长期进行粗重的工作,他以承包的方式,让友族驾驶舢舨进入红树林砍伐。他们早上趁涨潮入林砍伐,退潮时砍伐红树,再待涨潮将木桐拖上舢舨以及载回炭窑厂的港口。
他说,他曾停止炭窑厂工作6年,不过1984年又开始重操旧业,一直维持到现在。他的木炭主要批发到古晋供烧烤之用途。然而,现在市面上木炭多被工业炭所取代,传统木炭已经没落。
老炭窑的结构
走进吴锦华的炭窑厂,两座炭窑在运作,其中一座炭窑的屋顶以亚答叶铺盖。亚答叶比锌片更实用,因为锌片无法承受炭窑所发出的烟气,很容易遭到腐锈,需要定时更新。
炭窑的构造为顶部是一个弧形圈顶,底下是一个用砖块砌成的圆形空间,可烧出约6吨的木炭。一个拱形窑门供人进出,搬进木桐,搬出木炭。当木桐塞满炭窑后,就往一个小侧门投入燃木,让炭窑加温,逼出木桐中的水气,进而脱水,炭化成为木炭。
从观察吴锦华的炭窑厂就可以察觉到早期华人的传统智慧,他们观察地形,规划理想的炭窑位置,包括依照地势建立码头、通道、存库、炭窑、神龛、住家。神龛设在明显的上岸处,让工人归来时第一眼看到,心情获得信仰上的安慰。住家前的宽阔五脚基,可让工人相聚聊天、放松、休息、交换讯息,炭窑附近保留大树供遮荫及乘凉。
烧炭需要选好木
吴锦华称,炭窑烧炭,不是所有的木都可以烧出好炭。烧炭的最佳木桐是Bakau(一种红树)。不过,进入红树林砍伐Bakau树需要申请执照。按照森林局的规定,砍伐Bakau树后要重新种植小树,确保此木永续生产。
“砍木要看潮水,早上涨潮出船,退潮砍树,涨潮再把木桐搬上船,下午涨满就回炭窑厂。大潮水最适合砍树。初一十五是大潮水,这时候砍木可以连续砍3至5天,之后会停止砍木一段日子。”
吴锦华说,他所经营的炭窑,平时只雇3艘船去砍木。人力有限,产量有限。要塞满一个窑,需要8天的砍伐工作日,累积24趟舢舨的木桐,其中15船木桐会烧成木炭,另外9船木桐是用作燃烧炭窑的柴木。
木桐上岸后,分成进入炭窑烧成炭的木桐以及供烧炭的燃木。塞进炭窑的木桐一层一层叠高,可高达8尺,只有上层6尺的木桐会烧成炭,下层2尺的木桐无法烧成炭,只能充做燃木。一旦停止供火燃烧,炭窑需要有15天的降温,才能开封取出里头的木炭。每烧窑一次,可产大约6吨的炭。
他称,每次炭窑叠满木桐后,以砖块及泥浆封掉窑门,封窑约需50天。砖块及泥浆封门后,窑体外部也抹上一层泥浆,增加其气密性。
无人接手,做一天算一天
他一直面对工人匮乏,以及没有接班人的问题。
这份工作太辛苦,一旦封窑烧炭,就不可以离开炭窑,时常要注意火候,不仅耗劳力也耗时间,而现代的人不愿吃苦耐劳。
他指出,从事炭窑厂需要承受炭窑的高温以及粗重工作,连外劳也无法承受这个行业的辛苦,每次领到薪水就回家乡,炭窑厂人力资源一直很不稳定。
吴锦华的传统炭窑厂后继无人,无人愿意接下这个又脏又辛苦的工作,吴锦华只能将粗重工作外包给友族,自己负责管理及行销。不过年事已大的他,显然力不从心,传统木炭的工作是做一天算一天,炭窑厂随时可能会结业。
·来源:《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