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隆80余年中药房造福印尼人民

2018-05-14林永传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药房万隆幅画

林永传

车子在印尼万隆市中心繁华的苏迪曼街缓慢行至25号店门口停下,充当向导的印尼中华艺术书画协会执行主席李惠珠说了声:“到了,这就是万隆市最有名的中药房。”

落地玻璃的店门外并没有任何中文标识,从车流滚滚的苏迪曼街望去,店面并不惹人注意,然而不断进进出出的顾客人流则汇聚着这家店的人气,说明其生意之兴隆。

记者下车跨进店门,即刻感觉了与店外形象的“大不同”,6个印尼“伙计”不停地忙碌着,有的抓药称药,有的用印尼语向顾客介绍、讲解着中药的煎法服法。

店老板游尚宏一边熟练地拨拉着算盘在估算药品价格,一边不停地用印尼语招呼着一拨又一拨的印尼顾客。

靠近店门左侧中药柜的上方,一幅醒目的画作首先引起记者的好奇。“这不是中国福建省的永定土楼吗,为什么会挂它?”记者的采访从这幅画开始。

“是啊,因为我的祖籍是福建永定,我爸爸是从那边来印尼的。”66岁的游尚宏介绍了家族的“创业史”。

游尚宏的父亲游标祥13岁从中国福建永定来印尼谋生,于1936年开办了这家“万安和”中药行。

“父亲过世后,我大哥游尚东接手了药行的生意,后来哥哥年纪大了,就由我来打理,”游尚宏介绍说,自己有15个兄弟姐妹,还健在的三兄弟都遵从父亲的教导,从事中药行的行当,“三哥在雅加达开中药行,这幅画就是他从雅加达买来让我挂在这里的,看到它,人们就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游尚宏说。

“中药行在万隆的生意如何?顾客中印尼人多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游尚宏回答得很是利落爽快:“生意不错,顾客基本上是印尼人啊。”

游尚宏说,自从中国与印尼恢复友好关系以来,随着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印尼当地人也越来越信任中医中药,他们都盛赞中药效果很好。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学中医,没办法坐诊开药方。如今不仅在万隆,在印尼各地,有行医资格的中医太紧缺了。”据游尚宏介绍,现在有很多华人甚至印尼人特意到中国学习中医,目標就是回印尼当一名中医医师。

“到我店里抓药的,都是到有资质的诊所开了药方的。你看我的营业员都是印尼人,他们虽然不会讲中文,但看的懂药方、看得懂药名,卖药抓药得心应手。”记者发现,与中国中药房里抓药的“伙计”比,这些印尼人的熟练程度毫不逊色。

“因为他(她)们对中药有兴趣,接触时间长了,熟能生巧。”游尚宏介绍说,这些印尼员工在药房工作时间长的已近30年,短的也有10多年了。

谈到中医药行业在印尼的前景,游尚宏说他非常看好。“我儿子30岁了,也在店里帮忙,正准备接我的班呢,希望能将父亲创下的这一事业一代代传承下去。”

80余年老店,三代人的传承。如今的“万安和”,正以1000多种中药、数百种中成药的精品,造福着印尼人民。

猜你喜欢

中药房万隆幅画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印尼给学生发2000只鸡戒手机瘾
印尼·万隆
万毒之王
买画
遇见大师
猜画
开业大吉
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中药饮片发药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