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发挥平台效应,让技术转移“永不落幕”

2018-05-14陈丽冰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博会中医药

陈丽冰

在2018年3月30日至4月1日举行的2018中国—东盟博览会柬埔寨展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可谓是“火了一把”。展会期间,其日常运营管理单位举行了“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驻柬埔寨联络处”揭牌仪式;由其组织的22家中国优秀科技机构、企业携22个项目参展,涉及领域包括农业、海洋养殖、智慧工程、新能源、基因技术、设备机械等,受到柬埔寨社会各界高度的关注;同时,其与东博会主办的“2018中国—柬埔寨技术对接会”更是促成了6个重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意向合作金额约5000多万美元,成为此次展会的一大亮点。

这是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为2018中国—东盟创新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同时也是其在促进中柬技术转移合作上的一个缩影。不过,作为中国唯一一家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平台效应并不仅仅限于此次展会,也并不只在柬埔寨。

因需求而生,因东博会而深化

作为推动中国与东盟技术转移的“一线人员”,广西科技厅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处副处长罗锦模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参加了多届东博会,见证了东博会先进技术展的日益丰富,也见证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成立和成长。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诞生于2013年举行的第10届东博会上,由广西科技厅牵头建设和管理,致力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先进适用技术转移和创新合作。”罗锦模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尽管成立至今只有短短5年的时间,但近年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与绝大部分东盟国家成功建立了科技创新合作渠道,搭建了政府、企业间的多边合作交流平台,尤其是其年度标志性活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已形成稳固的国际政府间多边高层交流和民间洽谈盛会机制,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深度挖掘技术创新活力、实现科技与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自2013年以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每年都在东博会期间举办。同时,在东博会渠道下,大会得以聚集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展示了双方的科技创新动态和优秀创新成果,为中国与东盟之间,以及东盟各国之间搭建了务实有效的交流合作平台,让东盟国家的需求得到解决,也让中国国内机构、企业得以找到合作伙伴。”罗锦模说,目前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展示推介项目累计1600多项,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签约及意向签约达165项。

同时,大会也跟随东博会的成长逐渐向专业化、高层次发展。“以前大会设置主题更多的是围绕农业技术、新能源、海洋科技等传统领域,但现在东盟各国的科技需求都展现出向专业化、高科技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的大会主题内容不仅服务国家战略,同时也更注重结合东盟国家发展需求和中国优质技术及资源,让大会主题更接地气。这样,相关企业、科研机构才能对接需求,精准合作,而不是为了参会而参会。”罗锦模说。

2017年9月,第5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首次聚焦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关心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合作,举办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合作高层论坛和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中外院士、重要嘉宾联合发布共同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合作圈建设南宁倡议,为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合作指明了方向与路径;启动“药用植物4.0计划”,将建设全球最大的药用植物大数据中心和首个生物合成中试生产基地;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文莱首相府能源和工业部签署科技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谅解备忘录、与越南技术转移中心签署推动技术转移活动合作谅解备忘录等。

这些机制和项目既带动了中国适用技术和产能“走出去”,同时也解决了东盟国家发展急需甚至在某些领域填补了空白,因而得到了中国与东盟政商各界的认可和点赞。老挝科技部副部长苏鲁东·桑德拉曾评价说:“大会为我们提供交流的领域包括海洋科学、可再生能源、现代化农业、生物医药、通信技术、能源共享以及环境保护。一系列的政策对话、平行产业论坛、先进技术展、产业合作推介等活动将增强我们的互信,推动东盟企业以及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

从展内到展外,让技术转移“永不落幕”

“让技术转移成为‘永不落幕的创新活动。”2018年3月,广西科技厅厅长曹坤华率团考察越南胡志明市科技工作时提出这样的建议。

事实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自成立以来便建立了常态化的长效运行机制,除了每年一度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之外,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在展会外,还针对东盟各国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特点,到东盟国家建立创新中心,以及举办各种创新与技术转移活动,让双方的技术转移“永不落幕”。

“中國—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技术转移合作是贯穿全年的,除了在东博会期间举办的系列活动,在展会外还经常到东盟国家调研需求、持续推进已签约的合作项目,举办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等。”罗锦模说。目前,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已在东盟9个国家建立15个联合实验室或创新中心;在东盟8个国家建立12个农业科技园区;对接项目超1600项,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457项,意向金额50多亿元。与此同时,在这些机构和活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实质成果得以呈现。

“2014年,越南胡志明市一家太阳能企业参加了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在胡志明市举办的太阳能技术对接会后,与中方合作伙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当年销量就增加了50%。这几年企业迅速成长,企业负责人告别了摩托车代步,建起了新厂房、新楼房,企业也成长为越南本土最大的太阳能企业。”罗锦模说。

除此之外,如今在泰国的“朱拉蓬公主卫星接收站”里,工作人员每天都可以接收中国“环境1A”卫星发送的遥感图像,以便为泰国的气象部门提供更为准确的天气变化信息;在缅甸马圭省,来自中国的科技团队结合当地实际推出了有机水溶肥料产品——叶力欣,肥效利用率提高80%以上,为当地农民增收达200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据罗锦模介绍,结合2018中国—东盟创新年及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等主题,广西科技厅还在谋划组织第6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及第15届先进技术展、中越中医药论坛、中国—东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点活动。

“我们计划在2018年分组调研广西有关中医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大型企业等,推动广西有关机构与东盟、中国港澳及内地发达地区建立中医药联合实验室、产业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促进与菲律宾、新加坡有关机构签署共建两国双边中心协议,探索与柬埔寨暹粒市建立第2个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并在双边机制下共同举办系列对接会、展览、人员交流培训等活动。”罗锦模说。同时通过这些活动,让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合作更有深度和宽度。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博会中医药
本期导读
数字化将开启东博会里程碑式的新征程
充分放大进博会延伸效应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2016武汉光博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
俄将加强同东盟国家军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