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护士非语言沟通要求与表情形式谈护患沟通

2018-05-14贺亮明

丝路视野 2018年22期

【摘要】具备护士非语言沟通能力是护理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要求。护士非语言沟通的素养,包括尊重患者、适度适宜、得体端庄、因人而异、注重反馈、与语言沟通相结合;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要学会使用的面部表情,从而达到良好的医疗救助效果。

【关键词】非语言沟通;护士要求;面部表情

毋容置疑,护理沟通能力与护理礼仪是高职护理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专业素质内容,既是护理工作者在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和健康服务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也是护士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的综合反映;同时,也是护理工作者修养素质的外在表现喝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护士在护理服务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其工作性质、职能范围等方面的特点,需要与健康或患有各种身心疾患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家属、医疗保健机构的其他医务人员建立各种人际关系,并进行有效沟通,因此沟通能力被确定为护士的核心能力之一。此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礼仪已成为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护理礼仪作为技术服务的附加服务,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2017年,湘潭市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14年创建之梦终于成为现实。回想创文历程,大家无不深感不易!正如湘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第一时间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所说,“这既是艰难的过程,也是丰富的实践。我们要感谢中央和上级组织的支持和指导,感谢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扎实的工作,感谢全市人民在创文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汗水和智慧。”文明之花已经盛开,如何享用文明成果,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正如曹炯芳书记所说,“尽管湘潭成功获评了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成功,新的任务、新的使命正在等待着我们。下一步要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一如既往。如何把做法进一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炼,形成一个常态长效的机制,还要进一步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最终落实到街道、社区,落实到民众,由大家共同来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为文明城市的提升和拓展出力出智。”基于此,本文将从普及护士非语言沟通要求与表情形式知识谈护患沟通。

一、护士非语言沟通的基本要求

非语言沟通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一次眼神的交互、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不经意的手势、几秒钟语言的停顿,都可能蕴含着十分重要的含义。在护患交往中,护士需要掌握运用非语言沟通的基本要求。

(1)尊重患者,非语言沟通往往能真实地泄露护士对患者的态度,尊重患者是护士使用非语言沟通的基本要求之一。尊重患者意味着护士将患者置于平等的位置,使处于疾病状态的患者保持心理平衡,维护人的尊严,不因为疾病受到歧视。

(2)适宜适度,在沟通过程中,为了增进语言沟通效果,护士往往会辅之以重音、手势以及其他身体动作等非语言沟通来加以强调,但需谨记使用要适度,凡事“过犹不及”,如果这些动作过多,就会喧宾夺主,影响沟通交流的效果。

(3)得体端庄,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因为约定俗成,形成了某些动作忌讳。如在大庭广众中,跷二郎腿,并将跷起的脚尖对着别人抖动;打哈欠、伸懒腰;挖鼻孔、掏耳朵、剪指甲;跺脚或玩弄手指、铅笔、饰物;在交谈中频繁看表等,这些不得体的非语言行为都将对于沟通效果以及护士良好形象产生不良的影响。

(4)因人而异,护理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其非语言沟通行为也不尽相同。在护患沟通中,护士要站在患者的角度,通过倾听、提问等交流方式,同情患者的真实感受,有针对性地选用非语言沟通的内容和形式,保持沟通行为的合理性和应对性,从而确保沟通的有效性。

(5)注重反馈,护士在与服务对象交往时,必须时刻关注对方目光、表情、身体动作等方面的细微变化,这些非语言信息常常就是对方此时的真实理解和感受的反馈,而只有当反馈被充分关注到,并正确接受和理解时,信息交流才能有效。

(6)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相结合,当强调非语言沟通在沟通中的重要作用时,并不等于语言沟通不重要。在护患交往中,要真正实现有效沟通,就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护士谈话时配以恰当的非语言动作行为,如温柔的目光、恰当的手势等。

二、非语言沟通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非语言形式,是非语言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在人际沟通中,表情能清楚地表达人的喜、怒、哀、乐,并容易为人们所察觉,不仅能给人以直观印象,而且能感染人。人的面部表情一般是随意的,但经过训练,人也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肌,因而面部表情表达的情感有可能与实际内心情况不一致。

在人际沟通中,从面部表情辨别的基本情绪有六种,即愤怒、恐惧、厌恶、悲伤、惊讶、快乐,处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下的人们,其面部表情所表达的感受是相似的。而在人们的各种面部表情中,作为护患关系的主角,护士最需要掌握的是目光和微笑。

(1)微笑,微笑是人际交往中最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是礼貌与关怀的象征。而发自内心的微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真诚,微笑应该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真诚、温暖的微笑表达了对对方的接纳和友好,并能打动对方;二是自然,发自内心的微笑应该是心情、语言、神情与笑容的和谐统一,“皮笑肉不笑”不仅不能带给对方感动,反而引起对方的厌烦,而职业性的做作、刻板、僵硬的微笑同样不能打动人心;三是适度,微笑应该适度,并根据不同的交往情境、交往对象和交往目的而恰当使用;四是适宜,尽管微笑是社交场合中最常用的交际工具,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时候、任何場合都可以用微笑应对。在护患关系中,如果患者正处于病痛发作期,承受极大的身心痛苦,护士就不适宜微笑;或者当护理操作出现差错时,护士更不能一笑了之。

(2)目光,目光是人与人沟通的一个重要载体,人的一切情绪和态度都能从眼睛中表现出来。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当双方眼睛相互注视时,通过不同的眼神、视线的方向以及注视时间的长短,可以识别出对方内心的信息。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自已的语言,但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目光。

在护患关系中,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要学会使用目光表达不同的信息、情感和态度。在目光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注视的角度。护士应该平视患者,以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和平等。其次,注视的时间。护士和患者在沟通时,注视患者的时间应不少于全部谈话时间的30%,但也不要超过全部谈话时间60%。如果对方是异性,则每次目光对视的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要注意,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最后,注视的部位。护士应该把目光停留在对方两眼至唇心这样一个倒三角形区域,这是人们在社交场合常用的凝视区域。

综上所述,在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相结合,同时,要牢记微笑是法宝,是力量、是涵养、是暗示。在沟通时保持温和的微笑,除此之外,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还要学会使用目光表达不同的信息、情感和态度。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做到了以上这些,小而言之,护士才有可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而言之,医院才有可能是和谐医院。

参考文献

[1]JuliaSalzerRiley.护理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陆承庆,王春林.旅游交际礼仪[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罗纳德.B.阿德勒.沟通的艺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4]金正昆.政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刘佩华.中外礼仪文化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7]美伯特创作室.成功者礼仪全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8]赵关印.中华现代礼仪[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9]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贺亮明(1964—),女,汉族,湖南湘乡人,本科,硕士,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研究方向: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