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人际交往中负面信息告知技巧
2018-05-14周艳香贺亮明
周艳香 贺亮明
【摘要】环境策略、时机策略、人员策略、语言策略、方法策略。
【关键词】护理;人际交往;负面信息;传达
一、环境策略
护士告知患者或许家属负面信息是沟通,沟通之前需要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一般情况下,医生办公室即可。在向家属传达不好的信息时,同意家属畅所欲言地表达想法。注意,这个时候的人员,都必须是坐下来的状态,包括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传达不好的消息,大家都应该是坐着的状态。
二、时机策略
凡事都应该掌握火候,传达不好的消息,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一般来讲,当不好的事情已经出现了、必须要传达这个不好的消息的时候,就务必第一时间制定方案,用合适的方式方法及时将这个消息予以传达;需要注意的是,传达完毕之后,需要留出让家属缓冲的时间,让他们从心理上慢慢适应变故,传达信息的人员这个时候不可以离开,除非家属要求。传达信息的人员如果有事情必须离开,也应该告诉家属需要的时候到什么地方去找。
三、人员策略
什么样素质的人就做出什么样水平的事情来。不好的信息需要合适的人员去传达。通常情况下,主管的医护人员责无旁贷,理由是主管的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治疗与护理的过程,对家属也相对熟悉,与家属有着比较靠谱的信任,传达不好的消息时,便于解说与安慰。需要注意的是,传达前要做好功课,最好用数据说话。其次是做好心理准备,在会见患者及其家属之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
四、语言策略
(1)实事求是:传达出去的消息务必是真实的,这也是保障患者知情权的需要。(2)准确无误:根据常理,医护人员对患者讲的话,患者一定会仔细听、反复思考,尤其特别关注“弦外之音”。所以, 传达负面信息时,务必谨慎,以免节外生枝。(3)谨慎:因为负面信息务必对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带来伤害,特别是那些距离死亡越近的病人他们的心理越脆弱,所以,务必用一定是语言艺术去完成传达信息的任务,否则,患者的心理负担势必太重。
五、方法策略
(1)病情不一样的区别对待: 总的原则是:病得轻的或许处于早期,如实相告; 病情严重的或许到了晚期,需要小心谨慎。(2)人格不一样的区别对待: 事先了解患者,如果心理的承受能力强,则如实相告;如果心理的承受能力弱,则将病情慢慢透露,让他有心理准备,还得随时观察动向,以免患者轻生。(3)一步一步地渗透: 运用心理学原理,对于癌症这样的消息,慢慢慢慢的告知患者,利于患者接受,因为数次弱小的信息比一次强信息带给患者的刺激要小。(4)合理掌控过程: 在家属不熟悉医护人员的情况下,医护人员要进行自我介紹,注意与患者交流时的眼神并体现情感交流以活动患者的信任,给患者以诚恳的感觉。必要时可以与之紧紧握手。讲述患者情况时应选用患者的姓名或习用的尊称。说话时要注意停顿,让家属慢慢接受事实。(5)向家属寻求帮助:应该以富于关系、同情的态度向家属介绍患者的情况,让家属明白目前的状况。对不幸亡故的患者,要准确说明地点、原因,并允许家属会见,必要时进行情感的宣泄。重视家属提出的问题,并积极争取家属的配合。
六、特殊不良信息(噩耗)的传达技巧
噩耗是一种特殊的不良医疗信息,医护人员除了要掌握上述不良信息告知技巧外,还要注意其他特殊的传递技巧。
(一)传达时需特别考虑的因素
传达噩耗时首先要考虑亡故者与被传达者的关系及感情亲疏,如有血缘关系,应采取更为慎重、关切的沟通技巧。其次,考虑死亡的原因,如患者因疾病性质不佳而导致久治不愈,被传达者对其去世可能已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因此在听到这样的消息时所受的刺激较小;可如果属于天灾人祸的情况,所受刺激犹如晴天霹雳。再次,死亡的责任务必区分,属于疾病的必然还是医疗事故,要确认并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应该注意听消息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意志坚强者承受噩耗打击的能力较强,反之则较弱,沟通时应区别对待。
(二)传达时的语言艺术
(1)直言法。直言法的适用对象一是死者的旁系亲属;二是意志坚强、有较强自控能力的直系亲属;三是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久治不愈,其已有心理准备的亲属。(2)暗示法。这是医护人员传达噩耗的主要方法,比如“患者的病情预后不太好”“我们正在全力抢救,不过救活的可能性不大”等。(3)层次法。医护人员应在死者亲属中选择与死者关系亲近,且在亲属中威信较高的1—2人单独进行交谈,用较为委婉的语言把不幸消息告知对方,再由对方去向其他亲属传达噩耗。
参考文献
[1]冷晓红.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罗纳德.B.阿德勒.沟通的艺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作者简介:周艳香(1974—),女,汉族,湘潭人,本科,硕士,副教授,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教学科科长,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贺亮明(1964—),女,汉族,湘乡人,本科,硕士,教授,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研究方向: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