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8-05-14姜艳梅赵聪
姜艳梅 赵聪
【摘要】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创新在对生产力赋予巨大促进力的同时,也禀赋人才培养更高的专业性挑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分支,为中国工业发展、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新时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提供的发展机遇,与时俱进改进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本文结合教育实践工作,就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
随着高新技术在人类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材料、信息、能源已经逐渐成为支撑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满足了人类社会“构成需要”,信息满足人类社会“沟通需要”,能源满足人类社会“动力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认知论的观点,物质是构成客观世界的基础,人的意志不可能脱离客观世界而存在,因此,“材料”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发展元素。在经济、文化、政治日益交流频繁的“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材料技术发展水平,俨然成为判断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部门针对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进一步明确,将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科类专业统一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将理科类的高分子专业并入材料化学专业或化学专业,将高分子化工专业并入化学工程专业。由此可见,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一、基于理念创新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中国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奋斗目标,就必须重视高新技术的人才培养。针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建设,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着手进行改革,依据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有基础,建设了二级学科、设置了材料化学与物理、金属材料及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四个委员会,这一举措有力地拓宽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学科范围,实现了理科与工科的深度结合。
教育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要脚踏实地,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中国发展,都将处于“阵痛期”“转型期”,庞大的产业规模与发展需求,亟待材料技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我国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经验、综合自身发展现状,一方面,实现单一专业学科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另一方面,引导该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高校组织方面,要进一步扩展开放式教学思维,加速“产学研”三个方面的结合,积极与企业、政府等社会单位合作,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
二、基于发展需求建设全新课程体系
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不是独立于学术领域存在的,它必然要寻求在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人才培养更是如此,要以市场需求为基准,当前我国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新业态,反映在高等教育层面,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结合我国高等教育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精神的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一方面要加强课程整合、构建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适当缩减必修课比重,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以此来实现学科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的合理设置、科学搭配。整体上,要确保各课程之间形式相对统一、内容融汇贯通,不断拓宽相关学科交叉内容的接触面,以此来拓宽专业适应范围,淡化“专业性”的特征。
三、基于学科建设科学设计课程教材
教材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视域下的“教材”更为重要,它不仅仅是一种改教学工作的开展范本,同时也传递者科研方向、理论前沿,因此应该将教材建设视为一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核心。
就国内而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一贯主张采取“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标准,按照精品课程要求进行各主干课程建设,全面推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與创新。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结合学科建设需求,形成了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聚合物制备工程与工艺设计、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实验等优质课程,有力地推动了教材发展优化,一方面确保了在科技发展新方向上的有效把握,另一方面,能够深度结合材料产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学形式多元化。
四、基于教学质量要求改进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以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高等人才为基本职能,所谓“高等人才”,可以理解为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动力等方面占主导地位的人才,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是一个基本要求,以确保人才整体水平追赶和超越国际水平。
而在改进策略方面,“教学方法”是一个灵活性较大、有效性明显的途径。针对一些错误的教学观点———例如,“高分子材料”是一个非常神秘、高深的学科,只存在于“实验室”中———这种错误的认识会影响教学方法的改进。要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的内容涉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化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技术的交叉。
参考文献
[1]苏高申,米远祝,曲宝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云南化工,2017,44(10):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