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为主义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运用
2018-05-14肖长根厉舒晴
肖长根 厉舒晴
【摘要】养成和塑造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中小学生的人生有重大的意义,通过不断地强化行为可以内化为认知和人格。中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运用行为主义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来塑造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学生;行为习惯;行为主义
一、新行为塑造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运用
行为塑造的步骤:一是确认初始行为;二是选择塑造步骤;三是选定强化物;四是对各个连续的趋近行为实施差别强化;五是按照合适的速度完成塑造的各步骤。
比如说班上有一个同学“沙沙”,他经常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总是开小差,导致成绩不好。老师想要让他在课堂上能集中注意力,持续注意时间增长。就可以使用行为塑造法,这种方法的运用是可以当学生出现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趋势时,立即表扬给予强化,然后当学生坚持十分钟的时候表扬进步给予强化,接着可以提高到二十分钟,在全班人面前表扬给予强化,最后在四十分钟的时候再次给予学生鼓励支持等强化,使他能够达到上课集中注意力达四十分钟这一目标。
二、行为的消退与维持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运用
消退是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教师在消退时要注意:要前后一致地忽视某些不好的行为,并且,结合消退使用其他办法,如强化适当的行为。在课堂上忽视不适宜的行为,如学生不举手回答问题而是直接大喊等小问题,消退是最适当的课堂管理策略,但是消退原理并不是意味着教师无限期容忍学生的不良行为。
在行为塑造的初期,需要及时不断地去强化确保行为维持。但是经过一定的训练后,行为有可能内化行为模式,比如说孩子会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虽然老师没有表扬,但是他还是会自觉遵守纪律,继续认真听课,这个行为就是经过训练后的行为内化模式。同样,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实验中,小白鼠虽然有几次尝试压杆,但是没有得到事物,还是会继续压杆尝试这个行为,甚至可能小白鼠以后遇到别的杆的时候也会发生压杆行为,因为这个行为已经成了小白鼠的习惯性行为了。
有时候对于学生来说,行为的发生会由外强化变成内强化。因为可能在尝试行为的过程中,学生对这个行为很有兴趣,甚至能获得成就感。比如说某同学,开始不怎么阅读,但是老师为了培养他阅读的行为习惯,对他进行了强化训练,在训练后,他渐渐地发现看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后来,老师没有要求他阅读,但他依然坚持每天看一个小时的书,这就是行为由外强化变成内强化的过程。
维持行为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抵制消退。一旦形成某个行为,对正确反应的强化变得不那么繁琐或不太可预测(变化间隔式和变化比率式强化)。比如说当一个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老师就表扬他,那么,当他回答问题时老师没有表扬的时候,他回答问题行为消退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但是,如果在上课的时候增加回答的次数或者随机表扬,那么,他回答问题的行为就比较难消退。
三、行为的分化与泛化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运用
行为的结果会影响行为,但是,不仅是与行为后的刺激物有关,在刺激行为的先前物也能起重要的作用。先前物就是在行为之前的事件,也被称为线索,因为它告知我们什么行为将受到强化,什么行为将受到惩罚。
线索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情境出现时,提示着某种行为或情境将要发生或可能发生。比如当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知道该停止游戏,回到教室上课;当考试时,同学之间不可以再交流说话;在早上见到老师时,可以跟老师说“早上好!”。
分化就是知觉刺激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做出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都在不断地增长,认知也逐渐地变得成熟,慢慢地在头脑中形成概念,能够透过物体的表面看到内在的联系。学习大都是掌握越来越复杂的分化,如所有的拼音、字、词语等都要分化。一个孩子学会“p”和“q”之间的分化;慢慢能够明白“思念”和“怀念”之间的分化。教师想要让学生能够区别不同的情境,并做出不同的反應,可以提前告诉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应该做什么样的反应,并且只有做了符合的行为反应才会得到强化。
在学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需要掌握的就是学会泛化,也就是将行为、技能、概念从一个情境移到另一个情境或任务中。泛化一般在相似或相近的情境中发生,但是泛化也不是自然就可以发生的,在某一情境下成功地引入某一种行为程序,但并不意味着学生的行为就能自动得发生在另一情境中。因为学生不一定能意识到两种情境的相似点,也不一定意识到相似后能做出行为反应。如陈晓同学在学校被老师教育不能随便扔垃圾,要把垃圾送到垃圾桶,每次她把垃圾送到垃圾桶后,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渐渐地在学校她每次都会把垃圾送到垃圾桶;但是在公园等其他公众场所她依旧不把垃圾放到垃圾桶。这就是陈晓同学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场景的相似性,没有意识到学校和公园都是公众场所,主动将垃圾扔到垃圾桶这种行为没有得到泛化。教师应该教育她,所有的垃圾都应该送到垃圾桶,不能扔到外面,不管是在学校、家里还是其他公共场所。经过教育后,陈晓同学自然就会明白它们其中的联系,并掌握正确的行为反应。以后他就会养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的习惯,不管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
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是可以用到很多方法的,比如说代币法、增减效应的巧用、阳性强化法、负强化法、惩罚法、厌恶疗法等。其实,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长或老师使用比较多的是惩罚和厌恶疗法,但是过多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这样不利于孩子成长,同时,过多地使用惩罚和厌恶疗法可能会使孩子的厌恶对象泛化,孩子不仅厌恶刺激物,同时还会厌恶发出刺激物的人,长期处在抑制的环境下,可能使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
参考文献
[1]李娟,都三强,黄大庆.强化优秀行为塑造健康个体—行为主义理论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个案分析[J].河北教育,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