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简析
2018-05-14张雪祥
【摘要】输电线路大多直接裸露在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电力企业要加强对输电线路的检修维护,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确保正常运行。在检修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状态检修技术能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完成对故障段线路的检修,提高检修效率和质量。本文对状态检修技术在输电线路运检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检修的质量。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检;状态检修技术
一、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概述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主要包括线路状态诊断和线路监测两个方面。输电线路的诊断指的是诊断线路中存在的隐患和故障,若判断线路出现异常,则反馈异常信息并及时处理。输电线路的监测指的是利用软件对输电线路的状态进行操作,实现远程监测,并收集数据、记录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高效地分析输电线路中问题的原因和位置,并根据问题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因此,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经济性。与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技术相比,状态检修技术提升了检修效率,降低了工作量,节约了人力物力等成本。第二,可靠性。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设定了多项指标和数据进行参考,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判断故障和制定相关解决办法。第三,可预见性。通过远程监测,收集反馈数据并进行分析,有效预测输电线路中潜在的问题,起到防范的作用。
二、状态检修技术在输电线路运检中的具体应用
(一)对输电线路中绝缘子的状态检修技术
1.运行状态监测
在整个输电线路的设备中,绝缘子的体积较小,但发挥的作用和对线路的影响十分重大。技术人员要对绝缘子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主要是对绝缘子自身结构和质量进行检查、监测。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外观完好程度,连接金属销是否脱落或锈蚀,是否有磨损、开裂情况等。发现绝缘子的瓷瓶开裂、脱落或金属销锈蚀情况应立即进行更换,确保绝缘子发挥绝缘效能。
2.表面杂质清理
在输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绝缘子表面经常会被灰尘、铁锈等各种杂质覆盖。多数的绝缘子故障都是由于绝缘子表面附着的各种杂质导致的。当绝缘子被大量的杂质灰尘等所覆盖后,在潮湿空气的作用下形成电离层,就会影响绝缘子的绝缘性能。这就需要经常对绝缘子的表面进行及时清理,保证绝缘子稳定发挥作用。对绝缘子表面杂质的清理可以采用带电或者是停电两种作业方式,带电清理作业必须要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相关制度进行操作,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及时更新
測试结果显示,不同型号的绝缘子,绝缘性能有很大的差别。通常情况下,伞型绝缘子比钟型绝缘子绝缘性能好。而且不同材质的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更换绝缘子时,必须对其性能进行全面检查,保证产品符合标准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及时用绝缘性能优异的新绝缘子替代现有绝缘子,实现绝缘子的更新换代。
4.质量验收
验收主要是对整个绝缘子状态检修的过程进行审核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相关制度规定全面检查输电线路中绝缘子的运行状态,发现绝缘子有线路连线问题或者是绝缘子数量以及部位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就必须重新进行全面的检修。验收过程中,发现故障隐患,技术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二)对输电线路中杆塔的状态检修技术
1.杆塔裂缝的处理方法
当前使用的杆塔主要有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其中大多数为混凝土结构。受到结构特性的影响,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杆塔出现裂隙将导致杆塔的承载能力迅速下降或丧失,对输电线路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杆塔的日常检修工作中,要重视裂缝问题。发现杆塔出现微小裂缝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避免裂缝扩大影响杆塔结构。当前应用比较多的裂缝处理技术为抱箍和套筒处理法,其原理都是从外部给杆塔一定的作用力,实现对杆塔结构的力学补强,从而抵消裂缝产生的影响。
2.杆塔倾斜的处理方法
杆塔出现倾斜问题主要原因是地基不够牢靠,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杆塔坍塌,引发输电线路故障。处理杆塔倾斜问题时,首先对杆塔倾斜情况进行分析,在倾斜侧做支撑。然后设置拉线将杆塔复位,最后对杆塔进行基础加固,保证杆塔的垂直状态。
3.杆塔防腐的处理方法
杆塔长时间暴露在野外,极易受到各类腐蚀性物质的侵蚀,造成杆塔老化,进而使杆塔的使用寿命大幅降低。要解决此类问题,应对杆塔进行防腐处理。通常情况下,采用在杆塔外侧涂刷防护涂层的做法来防止杆塔遭受侵蚀。
三、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通过与传统线路检修技术对比,可以发现状态检修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保证线路安全。同时,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是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保证线路安全,将定期检修作为线路检修的辅助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证线路稳定和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蒋利军.22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及维护技术[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6).
[2]杨晖.对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及其维护的探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27).
作者简介:张雪祥(1975.11—),男,重庆石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