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电网运维管理及技术改造
2018-05-14赵馨杨帆
赵馨 杨帆
【摘要】配电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必须要合理设置电网,保证电网改造的合理性,优化配电网的结构。因此在对配电网维护以及管理的时候,应该重视遵循配电网改造原则,加强对配电网运行的现状分析,继而提出配电网运维管理以及改造技术提升对策。
【关键词】配电网;运维管理;改造技术
一、配电网改造原则
由于我国国情以及各方面的影响,配电网完全重新规划和重建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还需要采取折中的方法在原有的配电网建设上进行合理的改造,进而使得配电网更符合现代用户的需求,同时电力部门也需要能够编制统一的规划设计,使得电网的改造更科学合理,使配电网的设计、设备的选择,以及技术的改造都能够符合电力事业长远的发展。因此在配电网的改造和维护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保证供电设备以及供电线路的质量;其次加强对改造技术的提升,保证改造技术与当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用电量等情况相符;再次保证改造后的配电网在运行以及维护的过程中更加便捷和简单;最后,要保证配电网改造的经济性以及安全性。
二、配电网运维现状分析
(一)载荷分布不均衡
传统设计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我国许多区域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导致不能合理划分载荷区域和无载荷区域。同时,由于一些地区的建设和发展速度较快,所以对电力的需求也很大,但传统的配电网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地区发展的电力供应需求,所以常常会使配电网处于满负荷和超负荷的运行状态,导致功率损耗加大。供电公司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载荷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会使供电设备遭到严重损坏。
(二)配电设备落后
配电设备落后也是提高配电网运维技术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很多地方的配电网络系统都是非常落后的,严重影响了电能的正常供应。例如,架空线路过于陈旧、电缆使用时间过长、塔线路过于陈旧等,这些设备都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供电公司有必要利用信息技术对设备进行更新,改变配电设备落后的现状。
(三)设备布局不合理
设备布局不合理也是提高配电网运维技术过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目前情况而言,配电网布局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再加上我国很多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如果不改善设备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将会阻碍提升配电网运维技术的进程。
三、提高配电网运维技术水平的对策
(一)专业部门的构建原则
运维部门是整个电力网络的重要部门,该部门下设检修部门。建议在检修部门下设定一个运检班组。运检班组的日常工作是负责运检计划的制定和运检工作的开展。运检班组归属检修机构直接领导,所有工作都要进行记录和汇报,并遵照最高管理人员的指示开展工作。此外,抢修部门也是运维部门下设的一个重要部门,并且按照所处区域进行划分,各个班组的工作只负责管辖区域内,这样就能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而班组的核心职责是负责日常巡视、日常检查及日常抢修工作。
(二)实现配电联络和配电自动化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很多供电公司的变电站分布存在严重的问题,变电站存在无法覆盖所有的区域,从而迫使线路的半径增长,负责运维的人员对线路进行维护和检修的时间自然加长,不利于有效开展运维工作。因此,本文认为在线路设计当中应当遵循先主干线路、后分支线路的原则,并将具备条件的线路进行配电联络。除此之外,在如今的信息技术水平下,供电公司应当尽量实现配电自动化,提升配电自动化水平。
(三)建立配电运行维护监管体系
建立起配电运行维护监管体系能够使得整个配网维护工作更有条理、更高效的运行。组建起有经验、职业技能强的优秀配电运行维护监管队伍,一方面,強化内部检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提升其工作经验的同时,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另一方面,引进优秀的电网人才,邀请专家做专业指导,开展知识讲座活动等,提升电网运行维护队伍的整体水平。建立起有条理、有规划、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严格按照规程标准工作是保障电力维护的有力保障。
(四)低压台区的改建
现如今的大部分低压台区使用的都是单台配变,进而使得整个设备需要承载的负荷量是十分巨大的,导致大量的线损问题的出现,不能确保电能供应的稳定性。所以,要解决上述问题,电能供应企业要设置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配电设备,将配变负荷均衡的分散到所有的配变之中,供电半径也偏小,低压线损的情况能得到抑制,电压质量和供电质量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是保证人们日常用电的主要线路,但是由于配电线路建设初期,线路的设计、设备的布置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要想完全重新规划和建设并不现实,因此需要在原基础上进行改造和维护。为了保证配电线路的更好发展,符合现代的社会需求,还需要保证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以及改造技术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黄荔莘.探索配电网运维、检修、施工一体化管理实现配电网一张网模式[J].科技与创新,2016(11):76,78.
[2]邱跃军.配电网运维管理及技术改造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6(06):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