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铁路春运期间旅客乘降组织安全

2018-05-14孙晓华

丝路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旅客

孙晓华

【摘要】每年的春运对于铁路部门而言都是一场残酷的“战争”。面对中国目前庞大的客流量,铁路车站在售票组织、旅客乘降服务、行李包裹运输、路风宣传工作等方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然而,旅客服务相关问题仍然层出不穷,旅客投诉依旧大面积存在。面对这特殊时期的旅客服务,如何依据铁路车站的具体情况,优化现行春运旅客服务和管理体制,更大程度上提升春运期间的旅客服务质量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铁路春运期间旅客乘降组织安全。

【关键词】铁路春运;旅客;乘降

一、春运铁路运输的地位

2018年1月2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作《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报告。会议强调,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扬铁路光荣传统,担当新时期历史使命,必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奋勇担当“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深化高铁“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程。现如今的铁路,真真切切地成为了国家的一种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不均,所以经济、快捷的铁路占有更大的优势,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运输方式。而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铁路运输量的增长,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自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350公里/小时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高速铁路在中国大陆迅猛发展。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以“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建设全面加快推进,建成了京津、沪宁、京沪、京广、哈大等一批设计时速350公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铁技术体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系统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成功搭建了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技术平台,研制生产了CRH380型新一代高速列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大,形成了我国旅客运输中的特有的周期性现象———春运。春运,主要是指春节期间的旅客运输,其根源在于我国人民“春节回家团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铁路作为一种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服务环境相对较舒适的运输方式,一直是春运期间广大旅客的首选。

二、影响铁路车站旅客乘降安全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

铁路车站的工作人员肩负着向旅客提供各种信息及服务的重任,他们是解决旅客各种问题,引导旅客顺利上车、出站的直接引领者,任何工作上的懈怠或失误都有可能引发旅客安全问题。因此,车站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方面都可能影响旅客的乘降安全。此外,旅客自身的身体素质、安全防范意识等也是影响因素。

(二)设备因素

设备是指铁路车站与旅客乘降相关的所有设备,主要包括基础设备设施及安全防范设备。基础设备设施是保证车站正常运转及为旅客提供服务的基本配备,其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到旅客能否在车站内正常完成各乘降环节的活动,进而影响旅客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环境因素

主要指与旅客息息相关的车站内部环境,包括旅客人均占有面积、室内温度、空气湿度等,内部环境作用于旅客,对旅客的身体及精神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在大客流条件下,旅客在车站的人均占有面积相对不足,在乘降时过度拥挤容易产生挤压、踩踏等安全事故。

(四)管理因素

管理是作用于“人、设备、环境”的要素,管理的效果通过“人、设备、环境”及时或延期表现出来,合理的组织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各自效能,使系统朝着安全、有序、高效的方向发展。管理是与“人、设备、环境”并列的一个重要因素。管理主要指管理制度的设置及人员的配备等,它对人、设备和环境起着控制和影响作用。

三、保证旅客安全出行、乘降的措施

(一)加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教育

铁路车站客运部门利用现有的设施(广播、宣传栏、电视、电子显示屏等)宣传携带“三品”(易燃品、易爆品、危险品)的危害性,提示旅客严禁携带“三品”进站上车;向旅客宣传防火、防爆、防盗、防骗等安全出行的旅行常识。

(二)强化旅客安全出行安全知识培训

定期对客服人员进行安全、消防和客运知识的培训,按照春运应急预案蓝本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用历年春运期间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警示教育;落实每班一问(班前抽问)、每周一学(业务学习)、每月一考(月度考试)、每季一练(岗位练兵),有效提升客运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

(三)增加、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及人员的投入

增加铁路车站的设施设备投入,改善旅客安全出行、乘降候车环境。对火车站实行封闭管理,旅客乘降通道台阶加装防滑条、墙壁揭挂安全乘降引導标识、警示牌和音箱;在旅客乘降、进出站中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的地点设专人进行引导提示;在候车室、售票厅、地道、天桥及站台加装摄像头,消除监控死角;对查危仪、安全门、手检仪、对讲机、照明设备和消防器材及监控、报警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列车车门增加安全踏板,缩短列车车厢与站台间的间隙,减少发生客伤的安全风险。

(四)加强安检查危

一是将安检人员一体化管理。通过交班会,对安检职工反复教育,增强责任感,同时强化专业培训,在营业结束后,通过反复的理论及各类危险品样品过机操作演练,进一步提高安检人员的识别能力。二是落实安检措施。全面落实“全覆盖式”安检要求,加强对旅客携带液体试喝的检查,严格落实“人过门、物过机、液查明”的安检要求;三是明确安检职责。加强与车站派出所的协调,落实民警现场盯岗处置、车站干部包保,加强现场督导,及时整改处置各类问题,确保人干净、物干净,坚决将危险品堵在站外、车下。

(五)分散候车室旅客聚集

加强封闭管理,严格执行车票实名制,杜绝无票人员进站,并对无票人员及送站人员及时清理;对“热门线”“热门车”的旅客乘降实施错峰出行管理,分散旅客在候车室的聚集;在大型商场、人群聚集的地方增加火车票代售点、自动售(取)票机,分流火车站窗口售票压力,减少旅客到火车站(取)购票人数和车站旅客的聚集人数。

(六)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

对春运期间旅客安全出行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整理和汇总,细化旅客安全出行的保障措施。重点是在因天气而造成旅客列车大面积晚点的情况下的旅客乘降安全组织,以及候车室滞留旅客的疏导解释和安置工作,做到超前预想、有备无患、细化完善应急处置预案。

总之,本文从旅客乘降火车出行存在的安全问题入手,在铁路客服人员、设备设施、候车室环境和客运管理工作等方面论述了影响旅客乘降火车出行安全的因素,制订了火车站在春运期间保证旅客顺利出行安全的措施,强化了安全知识培训,加大了设备、设施的投入与安全管理力度,加强了旅客乘降组织疏导和降低候车室旅客人员聚集,做好了应急处置工作。

参考文献

[1]邹雄,王芳梅,王玲玲.春运期间铁路旅客的安全感调查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40(03):46~50.

[2]张凤清.浅谈铁路春运期间旅客乘降组织安全[J].科技与创新,2017(05):80,85.

猜你喜欢

旅客
无限追踪
候车大厅的旅客
我是人
2017年春运贵阳铁路发送旅客330万人次
定格
金旅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