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老人社区融入困境研究
2018-05-14王小丽
【摘要】随迁老人身在城市,心在乡村,在个人、社区、经济层面存在社区融入困境。本文从角色地位转变、文化差异与排斥、关系网断裂、认同感缺失等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随迁老人社区融入困境的原因,为后期措施研究做准备。
【关键词】随迁老人;城市社区;社区融入
一、随迁老人的含义
目前,学术界对随迁老人尚无公认的概念界定,本文界定随迁老人是指由于子女进入城市定居而将其接入城市并在城市生活的拥有农村户籍的60岁以上的公民。他们属于城市中的外来人口,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流动人口。他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他们属于随迁人员,一般不进入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进行就业。二是他们生命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乡村中度过,其思维、习惯、语言、关系网络等都属于乡村而非城市的。三是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城市的生活具有临时性特征,与一般城市新移民相比,面临大概率的回乡可能。四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为子女煮饭带孩子,偶尔做做手工、兼职等赚钱补贴家用,平时很少出门,与外界的联系较少。五是他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就是在家看电视,社区内散步,部分会在社区内打牌,几乎没有其他的休闲娱乐活动。
二、随迁老人产生的背景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5亿人,占总人口的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报告》指出,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保持大规模存在。这个结论的得出可以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看。从流动人口的总量上看,新生代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大量青年人口通过高校就业、城市招工、购房定居等方式向城市转移,成为拥有城市户籍的城市新移民,而在传统家庭价值基础上的乡村社会记忆中,子女会选择把年迈的农村父母及亲属接到身边生活,由此形成了随迁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报告(2017)》就显示:流动人口举家迁移的趋势日益明显。随迁老人逐渐增多的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一)养老需求
老年人身体有病或年事已高,不能够自我照顾。尽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普及中国的大部分农村,但是农村老人不注意疾病预防和保健,具体表现为有了小病要拖着,不用看就好了,大病呢,吃点药扛扛也就过去了,如果患了重病,那就基本上不用看了。所以,在农村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就是小病拖大病扛,患了重病见阎王。他们不会主动去医院体检,更别说定期去检查身体。因此,农村老人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大多数情况下会被诊断为大病或者已是癌症晚期。生病或者年龄太大的农村老人,失去了自我生存能力,在养儿防老家庭式养老的观念下,投奔自己的孩子,接受儿孙的照顾而向城市流转。
(二)帮助子女
儿女在陌生城市成家立业,买房、结婚、生子,压力很大。老人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综合各方面的考虑,一些农村老人向子女生活的城市迁移。从做家务到带孩子,老人们当起了免费“保姆”,还要忍受连隔壁邻居的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孤独。不仅这样,还会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节省。武汉大学的王堂生博士曾说:“如今的中国老人都受子女好,自己才好的影响,把金钱和精力都投入到子孙身上,却忽略了自己。”
(三)儿孙尽孝
现在已然不是父母在不远游的时代,农业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得很多劳动力在农村成为相对过剩人,这些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奔向城市做了农民工。大量青年人口通过高校就业、城市招工、购房定居等方式向城市转移,成为拥有城市户籍的城市新移民,而在传统家庭价值基础上的乡村社会记忆中,子女会选择把年迈的农村父母及亲属接到身边生活,让农村老人感受一下城市的公共资源,赡养父母以尽孝道。由此形成了随迁老人这一特殊群体。
(四)养老资源
我国不断进入老龄化时代,养老服务需求极大。良好的生活环境及居住条件是安度晚年不可或缺的条件,其直接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产生影响。随迁老人作为老年人群体,对生活条件有着自己独特的需求,如舒适性,安全性、便利性。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城市现代化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养老设施和服务不断完善,而农村的养老资源有限,有一部分老人随迁到城市主要是为了享受城市的养老服务。
三、随迁老人社区融入困境
日益庞大的流动和随迁老年群体随着地理空间、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已经固化成型的老人需要克服一系列的阻力和压力去适应异乡生活。又由于老年人进入老化阶段,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处于弱势水平,他们是否能够良好地适应及融入到迁居地,是否能在遷居地幸福地度过晚年是个现实又迫切的问题。
(一)个人层面
1.随迁老人内心有陌生感,心里压力较大,精神紧张
个人因素方面,如身体健康、心态积极乐观的老人更容易适应新的生活,其休闲生活通常也会更加丰富,更容易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低龄、有配偶、学历高的老人精神需求较大,社会支持度较高。一般来说,男性老人比女性老人更能理解老幼间的心理隔阂,女性老人容易引起摩擦。而有的情况则是相反,由于有照顾孙辈和为子女分担的责任,女性较于男性忍耐性更强,在居住时间上能坚持更久,男性在气候、饮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不适应,会促使他尽早地返回老家。
2.生活圈子狭窄,缺少沟通交流对象
在对老人与社区居民交往的调查中发现,只有较少的老人表示与邻里有经常来往、互相帮助或一起活动。大多只是见面偶尔打打招呼,在社区中没有与当地居民建立起持续的交往关系,很少参加社区组织的社会活动。交往的朋友类型多为老乡、一起接孩子的老人以及个别信仰相同的人,老人的交际范围较窄。邻里关系陌生,有的老人只好给老家的人打电话,寻求情感支持。
3.闲暇时间安排较少
他们大部分进城的任务就是照顾孩子以及家务劳动。中国的传统观念决定老人的育儿观念,所以这些随迁老人属于自己的时间较少,其他时间也都比较枯燥、单调,无人陪伴,也不愿意参与社区活动。
(二)社区层面
城市社区中的公共服务设施,随迁老人表示并不清楚自己所生活社区中的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发现,仅有少数老人经常或偶尔、很少使用这些公共服务设施。他们对社区了解不多、对社区事务也不关心,缺乏社区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社区活动的安排较少,以及社区活动的需求性不高,社区服务有待加强。社区是老年人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也是居家养老的老人参与活动、融入社会的重要平台。
(三)经济层面
随迁老人失去经济地位。醫疗成本高,担心自己生病。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不仅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经济基础,也是心理融入的前提条件。调查发现,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中,子女补贴占比例最高,其他还包括自己的劳动所得、自己和配偶的离退休金、社会救助等。
四、随迁老人社区融入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角色地位转变
随迁老人进入城市之后,其社会角色发生转变,从一家之主的地位变成普通成员,会让老人感觉自己是多余的一个,没有足够的地位支撑。突如其来各种的变化,使老人难以适应。最明显的角色转变是在自己家,经济大权由自己掌握,随迁进入子女身边后,一切都要依靠子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独立是流动者立足的基础,只有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随迁老人们才更具有信心,在与当地居民进行文化和行为方面的交流才更深入顺畅。
(二)文化差异与排斥
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持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概念里特别强调了文化维持力,即社区居民因相同的利益和共同家园而导致的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文化主要是指居民行为规范、居民心理意识等。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大家都十分熟识,并且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同质性很强。而城市是个陌生的社会,居民彼此不认识,房门紧闭,内心防备,和老人的社会记忆相冲突,难以适应。随迁老人背井离乡,农村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与城市生活差异很大,这种差异让老人很难融入城市,又加上随迁老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思想比较保守,生活节奏平稳,内心抵触现代的快节奏、多元化的生活方式。
(三)关系网断裂
社会关系断裂是指随迁老人原有的社会关系网在流入地断裂,新的社会关系网没有建立的状态。随迁老人的关系网大都在老家,是靠血缘、地缘建立起来的,也比较留念以前的生活。对随迁老人而言,关系网络围绕着血缘、地缘建立起来,是祖祖辈辈以亲戚、邻里关系等之间社会互动而持续存在。而城市社区的随迁老人日常交流最多的对象是其子女,但子女为维持家庭生活,早出晚归,交流的时间也极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随迁老人的血缘关系逐渐淡化,朋友关系和邻里关系尚未建立,致使随迁老人的社会交往行为中断,社会关系网断裂,社会地位也逐渐被边缘化。
(四)认同感缺失
心理学家邹英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己归属哪个群体的认知,这种认知最终是通过个体的自我心理认同来完成的。而更有学者认为身份认同不仅仅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所属群体的认知,而且还包括情感体验及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美国耶鲁大学的社会学家萨姆纳用内群体和外群体来描述一个人的群体归属和群体意识,强调人们以内群体为中心,对其具有情感认同和强烈归属感;人们把内群体以外的所有社会群体称为外群体,人们对其一般持蔑视、厌恶、挑衅或仇视等心理。随迁老人来到异地城市,并没有把所在的社区归为自己的内群体,身份认同上一直认为自己是乡下人。再加上户籍的限制,让随迁老人无法以主人翁的心态融入社区。生活习惯的差异和外来人的心态,让随迁老人在内心深处没有把城市社区当成自己的家,他们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异乡过客,所以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身份认同很低。
建立身份认同个体不仅需要参与群体互动,还要形成对群体的认知与归属感,老人在原居住地的身份认同是建立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以及对乡村共同体认识的基础上,而城市社区缺乏长期交往的平台,同时,随迁老人移居城市的目的不一,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照顾孙辈,一类子女养老,一类是进城看病,他们并没有主动想过融入城市社区,也很少参与社区活动。
参考文献
[1]陈盛淦.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03):59~62.
[2]罗万艳.随迁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及建议[J].才智,2016(09):237.
[3]程首一.农村随迁老人城市社会融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
[4]李微.随迁老人的社区融入问题浅析[J].决策探索,2015(10):35~36.
[5]李敏芳.随迁老人社会适应研究述评[J].老龄科学研究,2014(06):20~27.
[6]刘佩瑶.城市随迁老人养老资源供给模式研究——基于广西西南市随迁老人社会适应性调查[D].南宁:广西大学,2015.
作者简介:王小丽(1983—),女,汉族,河南项城人,硕士,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社区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