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学生工作校院两级管理体系研究

2018-05-14刘续腾

丝路视野 2018年30期
关键词:高校改革

【摘要】院校两级管理体系改革是深化高校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认为,两级管理体系的改革,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更好地满足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技术理论基础,较强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与技术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而实现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两级管理体系;改革

而其难点在于,第一,如何打破僵化分立的思维模式,更新管理服务理念;第二,如何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第三,如何进一步激发和增强校级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机协调;第四,如何增加全校教工和学生的参与度,从整体上增强学校活力。

今年4月13日,我校发布了“上海电机学院学生工作校院两级管理办法”的政策性文件(下文简称“办法”)。“办法”以宏观的视野,进一步明确了校院两级管理职责,以及强化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管理职能的思路,为我校更好地开展院校两级管理做出了整体性的顶层设计。

本文从对“办法”的指导性思路为基础,结合我们在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领导下,在二级学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尝试对文件的宏观理念提出进一步的细化方案,为完善我校院校两级管理体系提出我们的建议。

第一,实施院校两级管理,必将在学生工作的管理观念上产生较大的变化。但是目前,相当多的教工还没有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在管理与服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都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在两级管理体制机制下,需要统一思想,强化全体教职工(包括全体党政干部、专业教师、学工条线和后勤人员在内)共同关心学生的理念和意识,从管理、教学和服务等不同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思想、心理和生活上的帮助,并畅通不同职责教职员工就日常管理和重大问题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应该是全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应该铭记在心的。

第二,进一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加强落实效果。正如“办法”中指出的:校院两级管理“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绩效考核为重点”。科学合理的考核目标体系的建立,将给二级学院学生工作提供明确的、可执行的管理目标。我们认为,目前我校学生工作上已经形成的考核目标比较清晰合理,但还可以进一步建立调动所有人积极性的更加优化的考核指标。

第三,学校层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做好学生工作管理权限和重心下移,明确学校和学院的职责和权限;设立权力清单制度,推动形成学校宏观决策、学院结合本学院的实际和情况,在自身权责范围内贯彻执行的校院两级管理的高效运行模式。

第四,设立网上和实地综合性的面对全体学生的一站式服务平台,由相关职能部门派员组成,探索一站式高效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服务和指导机构,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通过有效解决学生问题,提高学生满意度。

第五,教學和学工条线如何更有效配合。传统的分班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并长期实施的一系列学生工作制度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不适应今天情况的问题,给校院两级管理提出了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1)在选课制下,如何完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奖学金的评比制度。(2)由于实行选课制,同班学生分散在不同教室上课,所以以前实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由上课教师和考勤班长共同完成的考勤工作无法继续有效发挥作用。(3)学业预警机制。目前在17级学生中推行了学业预警机制,不及格学分达到一定数额的学生,二级学院必须启动学业预警。希望这一制度能扩大到所有在校学生中,以便及时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从而有效降低我校不能毕业的人数。

第六,在宿舍园区管理上:(1)目前我校正在探索宿舍园区管理的新制度,探索在学生处、园区办和二级学院共同配合参与下,为学生更好地创造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处理宿舍日常管理工作。这一工作机制为实现校院两级管理提供了有效平台。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沟通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比如,宿舍阿姨作为生活园区和学生空间距离最近的一线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发现的违规现象和问题,目前还没有及时通报到二级学院,导致二级学院的工作有时不能够及时到位。(2)在宿舍园区管理制度设计问题上,仍有进一步改革的空间。比如,目前实行的星级寝室评比制度,其中规定了如果寝室任何一个成员有违反宿舍管理规定的行为,则该寝室不得评为星级寝室。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显然是鼓励同寝室学生互相促进,互相监督,齐心协力做好宿舍安全、卫生等工作,创建和谐平安寝室。但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的情况是,由于寝室某一位或两位成员有违规,其他成员屡次规劝无效。并且因为同为学生,不是管理主体,无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导致其他表现良好的寝室成员受到影响,无法获评星级寝室。

最后,我们认为,校院两级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学指委指导下,依靠相关管理部门、学工条线和二级学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今后需要从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进一步更新理念和意识,整体有机统筹全校资源,探索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两级管理道路。

参考文献

[1]朱志,张雪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

[2]刘元林,石善革,吴新文.《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高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思考,2015(Z1).

作者简介:刘续腾(1981.06—),男,汉族,山东枣庄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哲学。

猜你喜欢

高校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