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简析
2018-05-14樊宇
樊宇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大众文化,以其无所不在的方法对现代大学生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双重效应,并且提出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大众文化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创新
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高校中大范围的传播,既转变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又转变大学生的生活及交往方式。现如今,在高校内部,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学生离不开的文化现象之一。但是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旧存在一些困境,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这样才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提升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一、强化与异化: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认识的双重效应
所谓的大众文化主要是指“反映工业化技术和商品经济条件下大众平时生活、在社会大众中进行传播、迎合社会大众的文化品位、为大众可以接收和参与的有意义的生产与流通的各项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带来的成果。”这种文化具有大众性、商业性等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享受大众文化的主要群体,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深深受到大众文化的塑造及双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大众对大学生思想认识产生的积极作用
大众文化是现代化以及市場经济的产物,自身包含着多种现代价值追求,比如:合作、竞争等等,大学生在大众文化的氛围中,无形中受到熏陶,是非常有益的。首先,大众文化有助于健全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大众文化反复强调受众的主动参与度,在某种意义上其是由大众参与及生产的文化,这样必定会到涉及到互动沟通,将平等性及独立性充分展现出来,从而促使主体性出现。其次,大众文化使大学生价值观多样化。丰富的大众文化包含着不同的价值维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想法进行选择,不只是限制于单一的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二)异化: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消极作用
大众文化自身的商品属性远远超出文化属性,其角逐对象一直都是利润,这样往往会对大学生思想认识产生消极的作用。首先,大众文化所具备的商业导致大学生价值观是较为浮躁的。在大众文化领域中,经济利润是最重要的,通过精美的包装,聒噪的声音、光,仅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在这种氛围中,大学生仅仅是享受感官的乐趣,并不会对自己进行认真的审视。其次,大众文化中的多样化造成大学生价值观是相当混乱的。价值观是文化的关键,而文化是价值观的体现。在文化格局中随着大众文化地位不断提高,多样化的价值追求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大学阶段是人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重要阶段,由于受到多样化文化的冲击,大学生难以进行认真的思考,从而导致价值观混乱的情况发生。
二、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
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从大众文化导致的双重效应及采用的原则出来,不断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式,这直接关乎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并不是全部量化的,但是若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及健全的奖惩制度,这样必定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主义,不能进一步深入地探索。作为高校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和其他的业务工作考虑相结合,让其和学校发展实现同步考核、同步规划,而且将最终的考核结果作为衡量不同级别政工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和个人晋升、职称进行挂钩,提高考核工作的合理性,从根本上实现考核制度的规范化。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及学生网上德育档案。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状况都输入德育档案中,以此作为教师评价学习的重要依据。
(二)构建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制度
想要彻底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封状态,必须要不断吸收社会文化的生命力,应该学会放下架子,仔细探究新的情况。学校相关部门应该精心设计和积极组织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抓住大学生的眼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适当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一种品位高、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人文精神以及校园精神,开展富含趣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不要盲从大众文化,应该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教育作用,吸引各种类型的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社团中,从而形成一种聚合形态的教育载体。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构建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制度,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真正实现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静文.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06):9~12.
[2]王帆宇.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05):61~65.
[3]王帆宇.挑战与创新: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01):76~79.
[4]孙冕,刘爱琳.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