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体会
2018-05-14张小燕
张小燕
【摘要】多年来,中职语文教学一直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乏味。这种教法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学生学的潜能没有被挖掘出来,教学效果一般。
【关键词】中职语文;改革;体会
一、课改必须改教材
职中的文化课要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及就业服务。目前,职校的各类语文教材大多以语文知识传授为主,通用性强,可是教材往往太固守于学科本身,专注的是文化本身,与专业的衔接不够紧密。而职校涉及的专业往往五花八门,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又很大,学科跨度也很大,知识共性小,要想让一套通用的语文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为专业成长及就业服务,实现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目标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此外,现行教材大多十几年来一成不变,与学生的需求严重脱节,本来基础就不好的中职生很难对其产生学习兴趣,更难将其学好。所以,教材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
二、观念必须改变
长期以来,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着“重专轻文”的思想。职校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学习成绩较差,其语文学习基础就可想而知。他们普遍认为,上职校全力学好专业,获一技之长就行了,语文学好学不好无所谓。学生的这种轻“文”重“专”的思想,实际上是陷入了一个只顾眼前不思长远的误区。他们只强调了“职业”的特点,却忽视了“文化”的内涵,即在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本领的同时,必须达到相当水平的文化程度,二者本是互为制约又相互依托的。职校教育是就业准备教育,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自主谋生。他们或进企事业单位做员工,或自己办厂开店做老板……找工作要写自荐信、应聘信,面试时还要大方、会灵活应答;自己开店办厂首先要向工商部门写一份营业申请书;与人生意合作还得会拟定合同;当餐饮服务员要能听清客人的要求;当技工师傅要能看图纸说明书;当文秘人员要能写会议记录……只要生活中进行着听、说、读、写,生活就离不开语文。所以,语文可使职校学生走向社会更好地交际、交流。
三、必须关注学生未来
(一)突出书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职中生的语文功底往往都不好,特别是书写,大多错别字连篇又潦草至极。这不仅影响表达效果,也有损自身形象,甚至有碍于日后被选拔、被任用。所以,从职中生入学之日起,就要加强写字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性。我们要认真教给学生写字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各种笔画、结构和书写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规范汉字的习惯,平时让学生多临摹字帖。把字写好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所以,写字教学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事实也证明,学生很喜欢“写字”,因为这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可以一点点儿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很有成就感。
(二)突出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从职业岗位能力的角度来看,目前社会对职中生在语文能力上的要求主要是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从近几年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能说会写的毕业生普遍容易找到工作,而说写能力差的学生就往往“滞销”。学生毕业后大多通过“双向选择”的形式谋求工作,口齿伶俐,准确、流畅和清晰地表达关系到求职的成败。不少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口头语言表达不流畅,态度不自然,难以将自己的特点恰到好处地介绍给用人单位。如果一个人的听话能力差,他就不能正确领会、吸收相关知识。因而,如何从他人的口头言语中获取信息,应成为职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里,有些专业因课程的需要,把“口语”当作语文之外的独立课程,编入授课计划之中,如幼师专业,就有“教师口语”,但仅仅传授普通话语音知识及对朗读进行点拨辅导,缺乏深层次的口语系列训练。因此,应着手把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每堂课的教学实践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应对学生的普通话进行训练。当今社会,口语艺术已经成为每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成为衡量人工能力、水平的重要尺度。一個不能很好驾驭自己语言能力的人,也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人生。因此,作为职高语文的教师,我们有一大块的内容是训练学生的口语。
(三)突出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用文在各行各业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频率越来越高,应用文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突出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正是顺乎时代之潮流,适乎形势之需要。但很多人偏激地认为,需要时可以查工具书或模仿别人的文章即可写出。这种观念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应用文写作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总课时中所占的比例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极不相称。诚然,应用文有固定的格式,但不是掌握了格式就能写好应用文的。无论是应用文的格式、内容,还是用语,都必须认真教,认真练。学生的写作实践证明,要写好应用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务实、多练,才能教好应用文,写好应用文。总之,要加大应用文体的教学分量,把与实际工作中密切相关的实用文体讲深讲透,让学生熟练掌握,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深造打下基础。
总之,职业教育应该是就业教育、无淘汰教育,教师只要能改变观念,根据目前职业教育教学中生源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那么,不管教材怎么变,都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职业素养,实践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这才是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微微.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