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导向教学的实践应用
2018-05-14韩翠英
韩翠英
【摘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符合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的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职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养成。本文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探讨了这种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应用
一、项目化教学法和课程特点分析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解析
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设置项目,学生完成任务的形式,驱动学生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用项目和任务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讲授知识时紧密结合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施项目,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特点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具有知识综合程度高、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主要培养学生在工程计量与计价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为将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施工成本分析等技术活动打下基础。
二、项目导向教学的实施
(一)项目与任务的教学设计
项目导向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设计项目和任务时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出发点,并保证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能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项目与任务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以下问题:一是结合实际,以应用为着眼点,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意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的差异及学生现有的文化基础和认知水平。三是注意分散重点和难点。要考虑任务的大小、难易程度及前后知识的联系,考虑到学生对工程实际的认知能力。本课程按照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分成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四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划分为若干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实施任务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根据造价行业协同合作的职业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分组学习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在本课程实施中,首先,对建筑施工图进行识图,老师结合专业模型和算量软件,对要学习的项目组成中的小任务做三维效果展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学习兴趣转移到任务中来;其次,通过查阅现行清单计价规范,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自行分析和查找所设项目中子项目的清单号码、计量单位、计算规则等;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完成每个任务的数据核对、工程量计算、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制,直至完成所有实训子项目再到整个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交流、讨论,成员协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让他们共同参与,完成项目。
(三)展示成果、评价交流
项目完成后,各小组要进行汇报并展示成果。成果展示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获得同学和老师的激励;还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要根据工程列项、项目特征描述及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等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和指出项目完成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巩固。
三、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的成效
(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
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从识图构造开始,逐步结合施工工艺、计算规则系统梳理和综合了多门课程知识,最终以清单形式体现。在这个阶段中,小组成员一起翻看图纸,思考子项目下的任务,需要选用的计算规则,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帮助。通过一个项目任务的完成,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索意愿有明显提高,计算能力得到强化,计算过程列写完整度、结果准确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二)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增强
通過分组开展项目教学,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开展集体学习、讨论,学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只有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在项目教学实施中,学生逐渐明确了这门课程有什么用途,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每个人都要完成具体的子项目及任务,学习目标进一步明确。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是知识顾问,帮助和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新方法,掌握新内容,这种强调学生自主发展的方法非常适用于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课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不仅深化了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而且体会了合作、竞争、坚持、激励等多种情感。教师在引导和帮助学生的过程中,知识准备和问题更加全面,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冬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主导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7(08).
[2]赵强,李超娜.关于项目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石家庄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术研究,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