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管理在预防术中低体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8-05-14梁磊杨楠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梁磊 杨楠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管理对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手术收治的1 228例患者作为该次调查对象,将其根据年月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4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而给予观察组实施医疗效应分析术中低体温影响因素,并根据风险数值拟定失效模式护理管理方案。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和风险数值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低体温发生率为11.89%,对照组为32.74%,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风险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发现低体温发生率,防止患者由于发生体温下降所致风险。

[关键词] 术中低体温;医疗失效模式;效应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a)-0099-02

对于患者术中预防发生低体温为手术室重点护理内容,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风险。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管理(HFMEA)主要通过团队人员的前瞻性、合作性对患者手术过程中低温情况进行系统性评估,并对于可能导致护理管理失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因素拟定效应干预措施,保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1]。该次调查于2015年11月—2017年12月主要针对预防术中低体温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和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手術室收治的6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手术室收治的614例作为观察组,以及选取两年度内18名护理人员,且两年度内护理人员未有增减,对照组中男性327例、女性287例,年龄范围12~75岁,平均年龄为(57.9±14.28)岁;观察组中男性312例、女性302例,年龄范围13~76岁,平均年龄为(59.4±13.06)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工作。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管理内容,详细如下:①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由麻醉科主任、护士长、麻醉师以及护理人员组组成预防术中低体温管理和实施小组,其中麻醉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拟定效应管理方案,并协调医院各部门配合合作,麻醉师担任监督员,负责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体温、麻醉药物诱导等工作,护理人员担任具体工作执行员,同时护理人员分为高年资和低年资,其中高年资负责护理人员工作监督,并配合紧急情况抢救等,而低年资护理人员主要完成方案内容,主要负责基础工作、服务等[2];②修订手术室预防术中低体温管理流程:将预防术中低体温管理流程分为主流程和子流程,其中主流程分为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时间段,而术前流程为:核对患者年龄、拟手术名称、术式、患者入手术体温、手术间体温、术前采用保温毯、麻醉方式评估等,术中流程为:体温监测、冲洗液、消毒液、输注液加温以及术野外部保暖,术后流程为:手术结束后测量患者体温、苏醒室和病房护士特殊交接体温[3];③高失效环节筛查:HFMEA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团队之间相互讨论,主要分析可能失效的每一个环节和影响因素,并且计算失效模式的风险值(RPN)=Occ×Det×Sev。其中Occ为导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采用1~10分评价,分数越高说明越有可能发生风险。Det为被发现发现风险的可能性,采用1~10分评价,分数越高说明越快被发现。Sev值风险的严重程度,采用1~10分评价,分数越高说明风险越严重。计算RPN值得分越高说明此风险导致的安全隐患越严重;④根据RPN值拟定效应管理措施:主要措施包括实施保暖措施、术中液体加温、维持手术间内温度以及提升护理人员对预防低体温意识,其中实施保暖措施:对于暴露术野外皮肤进行保暖护理,如盖棉被、使用变温毯以及局部按摩等,术中液体加温措施:对于消毒液、冲洗液以及输注液应进行加温,但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损失药性,维持手术间温度:为减少患者皮肤表面暴露面积大导致体表温度大量散发,应保持手术间温度适宜,调整手术间层流净化角度,提升护理人员对预防低体温意识:可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对预防低体温学习内容,增强护理人员对低体温意识和低体温发生的风险认知能力,以及应对预防体温降低的措施[4]。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和风险数值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调查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用[n(%)]、(x±s)表示,并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实施护理管理后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发生率为11.89%,对照组为32.74%,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风险值

观察组患者接受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管理后,患者各项关于风险值项目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恒定体温可有效维持机体各项器官的功能和反射。低体温状态为患者体温低于36℃,且手术过程中患者麻醉状态、手术室环境过低、冲洗液温度低、消毒液温度低、术中大面积暴露等导致患者体表温度散热加快。而术中发生低体温可增加患者并发症,如凝血功能异常、寒战、出血多等,同时减少患者麻醉药品的代谢,进而手术结束后患者可出现苏醒时间延长,增加患者切口发生感染概率[5]。

3.1 再造术中预防低体温应用HFMEA管理流程

通过捋顺手术室对预防术中低体温管理流程,以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因素进行分析,计算每台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指数,并根据客观风险指数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优化每个可能导致风险失效模式流程,防止患者发生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发生低温下降[6]。

3.2 应用HFMEA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术中低体温管理的质量控制

HFMEA的团队成为参与手术的每个人,需要相互之间协作共同完成预防患者术中低体温管理工作。采用医疗失效模式分析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因素,结合临床实际需要优化护理环节,同时通过阶段性培训提高一线工作人员对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意识[7]。

3.3 HFMEA可有效提高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管理质量

手术室实施HFMEA深入加深护理人员对预防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印象和意识,明确每台手術和患者发生低体温的因素,通过评估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指数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发生风险,并且提升患者治疗效果[8]。

通过该次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发生率为11.89%,对照组为32.74%,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管理后,患者各项关于风险值项目评分均有所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管理可有效保护患者术中安全,降低患者术中由于体温降低所发生的血液循环降低和术后苏醒时间延长等风险。

[参考文献]

[1] 赵洁,陈质雅,肖鹏飞.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术中低体温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11):1371-1373.

[2] 王东萍,杨志华,邱春霞,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8):124-126.

[3] 韦永鲜,陆艳霞,岑春兰.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脊柱骨病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7(1):36-38.

[4] 徐骏,吉小静,戴欢欢,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194-197.

[5] 王桂兰,林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在儿童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预防效果[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z2):278-280.

[6] 张立,沙莉.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援塞抗疫医疗队员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0):1455-1457.

[7] 曾德春,温永芬.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压力蒸汽灭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6,38(8):950-953.

[8] 黄琳,傅红波.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心内科病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0):1322-1323.

(收稿日期:2018-01-06)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