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银发人群对我国养老服务市场认知的调查分析

2018-05-14陈浩宇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3期
关键词:调查分析

陈浩宇

[摘要] 非银发人群是当前养老服务市场的重要“利益相关人”,了解他们对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的认知与感受情况,对发展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存在很大益处。本研究采用街头拦访和网络问卷填写两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共收集有效问卷395份。调查发现,居家养老仍然占据绝大多数比例、非银发人群最为担心居家老人发生意外时无法及时发现、非银发人群认为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的供给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养老服务的费用支出主要来源于个人退休金、子女补贴和一般养老保险3个渠道、对于未来养老非银发人群较为接受互助养老、结伴成对模式。大力促进我国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建议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拓展养老筹资机制、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倡导社会广泛关注。

[关键词] 非银发人群;养老服务市场;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c)-0189-03

2017年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17.3%,65周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达11.4%[1],大力发展养老服务市场已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指出,我国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养老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得到了政府、社会、市场、个体以及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从目前学者研究的情况上看,研究养老服务市场的建设机制、养老服务市场现状和问题、未来养老服务市场发展趋势等领域的成果非常丰富。同时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基于银发人群的视角,大多数调查分析着重考察他们的感受,而对非银发人群的认知调查则相对少见。实际上,非银发人群是当前养老服务市场的重要“利益相关人”,他们既是当前养老服务消费的“主要购买者”之一,更是未来养老服务市场的“实际消费者”,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理所应当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因此,该研究的目的在于以非银发人群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对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的认知与感受情况,分析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1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1.1 问卷设计

该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即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并分析非银发人群对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现状的了解情况,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该研究选择的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首先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了解我国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分析养老服务市场的主要特征,以及该市场不同利益相关人关注视角;其次,在参考艾敏等[3]、何兰萍等[4]、张盈华等[5]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出问卷初稿;随后请学院两位相关学科领域的老师给予指导,从而最终形成本研究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共有16个题项,分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当前养老服务市场的感知题项,涉及对社会老龄化程度、养老服务知识、养老服务市场现状、养老服务市场问题、养老服务消费以及未来养老服务发展趋势等方面;第二部分是人口统计学特征题项,具体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和工作单位性质等。

1.2 数据采集

该研究采用街头拦访和网络问卷填写两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街头拦访在两个地点上开展。一是在南京的一个小区门口,某个时间段内随机对愿意接受调查的人员进行问卷填写,这种方式收集有效问卷28份,另一个是在某个社会医疗点对非银发人群进行调查,收集到有效问卷18份。网络问卷填写,选用问卷星网站。网络链接先推送给同学和老师,再利用“滚雪球”的方式,请他们推送给相关熟人亲友填写,共收集有效问卷349份。街头拦访获得的46份问卷一并录入网络,最终该研究收集到395份有效问卷。

该次调查的395份被调查人员中,49.9%为男性、50.1%为女性;30岁以下的人群占25.0%、30~40岁之间的占42.8%、40~50岁之间的占25.6%、50~60岁之间的占到6.6%;专科及以下学历占6.9%、本科学历的占42.8%、硕士学历的占39.2%、博士学历的占11.1%;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占5.1%、事业单位人员占36.7%、国有企业人员占23.8%、跨国公司人员占4.0%、民营企业人员占30.4%。

2 数据统计与现状分析

①在非银发人群的认知中,居家养老仍然占据绝大多数比例。94.9%被调查者的亲友或熟人采用居家养老方式。究其原因,民营养老机构不规范(78.2%的提及率)、养老机构少(77.5%)、养老机构收费高(77.5%)、医疗服务不足(74.4%)、政府管理力度不够(64.8%)和服务人员态度差(58.2%)等原因,使得人们没有更多、更便利、更信任的养老机构可以选择,只能更依赖居家养老的方式。

②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非银发人群最为担心的是发生意外时无法及时发现(提及率达88.1%)。其次是人际交流少(69.9%)和社會医疗服务机构少(58.5%)。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空巢现象成为普遍现象,老人常常自己单独居住;同时工作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使得非银发人群与老人之间交流的时间被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因此,在调查互联网在养老服务中能扮演的角色时,GPS定位(75.7%)、远程帮助(72.9%)、疾病咨询(70.6%)、子女交流(62.5%)、呼叫上门服务(80.5%)等都被广泛提及。

③在非银发人群看来,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的供给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得调查认为,养老服务项目应该包括家政服务(提及率达到86.1%)、一般医疗看护(81.8%)、护工照料(80.8%)、特殊医疗服务(51.4%)、安全保障服务(44.8%)、精神慰藉(42.0%)和文化娱乐(36.0%)等。但是他们了解到的所在社区能够提供的养老服务项目,与上述认知之间并不匹配。社区所能提供的护工照料、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项目的提及率分别为54.2%、53.7%、51.7%和32.2%。这也就说明当前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在需要的满足上、项目的提供上、品质的提高上还要继续大力发展。

④当前非银发人群的印象中,养老服务的费用支出主要来源于个人退休金、子女补贴和一般养老保险3个渠道。其中个人退休金的提及率高达90.9%,另两个渠道的提及率分别为75.7%和44.3%,而将商业医疗保险作为养老支出来源的提及率仅有18.7%。进一步分析发现,43.5%的非银发人群接受一个家庭每个月在养老服务上的花销在3 000元以下,33.7%的接受在3 000~6 000元之间,这两项的总比例占77.2%;同时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每月的养老花销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应该在10%~20%之间的占到47.1%,20%~30%之间的占到25.8%,上述两项占到总比例的72.9%。

⑤就未来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非银发人群较为接受互助养老、结伴成对的模式,选择该项目的达到被调查人群的48.1%。但是对于国外较为流行的代际养老(即养老院和幼儿园相伴存在,老人和孩子经常在一起活动)、候鸟养老(即购买养老储值卡或房产)和租房养老(即老人将空余的房屋出租给年轻人,相互照料)的选择比例分别27.3%、15.4%和9.1%。这也部分反映了中国人家庭观念、亲情观念和信任观念的特殊属性。

3 对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①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受访者中64.8%的认为目前针对养老服务市场政府管理力度不足、77.5%的认为养老机构不足、78.2%的认为民营养老机构不规范。因此政府的投入应包含在3个方面,一是经费投入,增加在社区养老服务场所、服务设施、医疗机构建设的经费投入;二是监管投入,对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加强监督、管理,扶持机构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规模,规范机构的运行制度和运行水平,培训并督促养老服务人员服务能力的法制意识和服务技能的不断提高;

②拓展养老筹资机制。调查中发现,非银发人群的认知当中,养老服务的支出主要来自自身的退休金和子女补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意识的不断转变,未来新型养老模式和养老支出肯定会逐渐增加。养老服务环节的支出除了上述两种渠道外,更可以针对有养老服务需求的非银发人群开发商业补充保险产品,类似零存整取、或贷款模式,提高他们家庭亲人的养老、医疗品质。还可以借鉴国外成熟做法,建立长期照护筹资制度的,例如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通过税收筹资,为国民提供基本的长期照护服务[5]。

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年龄段不同的人对养老服务的感受是不同的,参与到养老服务中的程度也不一样。调查中发现,不同年龄段的非银发人群针对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接受程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例如,30岁以下的人群中选择代际养老最多,达40.4%,而其他人群比较接受的是互助结对养老,30~40岁的人群为50.9%,40~50岁的人群为53.5%、50~60岁的人为46.1%。伴随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时段和工具进入人们生活方式的方式和形态一定层出不穷,这就需要目前养老服务市场的参与者(政府、机构、从业者)积极思考,创新新型养老服务手段和业态,满足未来养老人群的需求。

④倡导社会广泛关注。养老问题,既关系到银发人群家政服务、一般医疗看护、护工照料、特殊医疗服务等物质领域的帮助和便利,也关系到他们安全保障服务、精神慰藉、健康活动和文化娱乐等精神领域的照护和关爱。因此,需要倡导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鼓励和促进非银发人群积极投身养老服务之中。对于家庭中的老人,不仅仅要给予物质的满足,还应该多抽出时间近距离陪护,和他们多多交流,减轻老人的孤独感,提升他们的养老品质;社会上的各年龄段人群都可以力所能及的投身养老服务过程之中,譬如,公共场所关爱老人、社区中心帮助老人,为积极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值”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參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2.28.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

[3] 艾敏,邓孝林,吴宗辉,等.重庆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意愿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8(1):232-235.

[4] 何兰萍,杨林青,陈社英.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与老年人满意度研究[J].2016(2):39-47.

[5] 张盈华,闫江.中国养老服务现状、问题与公共政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1):51-56.

(收稿日期:2018-08-22)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
某高职院校生理学教学资源库设计与使用调查分析
在缅中国留学生学习调查与分析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浅析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海口市商业健身俱乐部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构建自考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思考
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更加精彩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