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小学英语课堂给我的“三点”启示

2018-05-14张秀娟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车祸无人驾驶学习动机

张秀娟

2017年10月,笔者有幸成为江苏省2017年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及评价研修班的成员之一,赴美国加州长滩州立大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进修学习。通过整整33天课堂学习,10多次到各所学校参观访问,多日泡在学校图书馆自主研修,特别是在近距离观察和体验美国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与美国小学教育同行的面对面交流中,笔者对中美小学教育教学异同有了粗浅认识,反思我们的英语教学,在激发学习动机、设计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过程等方面都存在些许差异。为不断探求有助于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途径,现作如下三点总结。

一、 激发学习动机要找准切入点——明确学习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力。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上做到有的放矢,对教学成败起决定作用。美国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保持及保护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到美国一所小学参观,在向我们开放的一间三年级教室里,特别关注到师生制作的两张大海报张贴在墙上,第一张主题是:人们用哪些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学生的回答是:电话、短信、信、卡片、文章、故事、备忘录、音乐、剧本、音乐片、幻灯片……第二张主题是:人们为什么而写作?学生的回答是:为了说“对不起”,为了说“我想你”,为了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保持联系,为了告诉别人重要的事情,为了愉悦别人,为了告诉对方我正想念你……通过和老师交流我们获悉:美国现有47个州采取《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但是各州使用的教材并不是一样,教材是根据各州老师投票选择的,所以加州各学校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尽管老师们的教学风格各有不同,但通常老师们都会做的一件事是:把当天的教学目标写在黑板上,导入新课时和学生进行充分交流,询问学生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以及所学内容有何用途等。两张大海报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明白写作与生活的密切关系,组织学生围绕写作动机进行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能明白写作教学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激情。

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育环节中是极为重要的,它是学好课程的前提。而激发学习动机要抓准的切入点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知道学习内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帮助学生产生学习需求、优化学习过程。

二、设计教学活动要突破重难点——强化语言运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美国《核心州立英语语言标准》旨在促进学生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发展语言技能,确保学生充分地练习和使用语言。在美国课堂,教师非常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以词汇教学为例,美国小学词汇教学分为三级,一级是常用口语词汇,如cat、dog、walk、jump等;二級词汇是常见的学术词汇,这类词汇出现在书面语的概率比口语多,在阅读中会频繁出现,有多重意思,需要精准理解,学生在书面表达中要能灵活运用,如distinguish,feline,examine,saunter等,是核心考核词汇;第三类是特定领域的词汇,在信息中常出现,在文章中有特定含义的词,只需学生认识、理解,如photosynthesis,legislature,circumference等。

在多次被评为“年度教师”的Jennifer Lee老师的课上,她通过“系统六步骤”教二级学术词汇。学生学习Lelani avoided playing the ukulele.这个句子,avoided和ukulele都是生词,因为ukulele是一种乐器名词,属于三级词汇,学生只需要听懂理解就行了,教师只是展示一下图片没有做过多教学,但由于avoid和avoid doing sth.是二级考核内容,所以教师精心组织教学,根据她的词汇教学六步骤帮助学生突破从理解到运用的难点。

第一步是提供一个句子的描述,给出例句让学生理解,教师描述:I want to avoid my brother.Because I want to do my homework. But he wants to play with me. 第二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例句造句,有学生描述:Yes,my sister has no homework. When she wants to play with me, I avoid her.第三步是请学生构想一副图画、一个符号或一个图形能表达出avoid sth.或avoid doing sth.的意思,有学生画出父母让自己写作业,而自己坐着看电视的画面,说自己I wanted to watch TV. I avoided doing my homework.第四步通过表演让学生对单词加深理解,一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时和表演后老师鼓励学生分别用 avoid doing sth.和avoid sth.进行场景描述,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avoid sth.进行解释,有学生能解释出to not pay attention to,也有同学解释为prevent sth.教师对于学生的解释给予了肯定。第五步是教师把单词卡片贴在墙上,并向我们介绍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至半个月内不间断地相互间交流,要求用上avoid sth.及avoid doing sth.第六步组织学生分小组在一个星期至半个月内不间断地玩写作游戏,教师会让学生在科学课上结合恐龙的知识,在历史课上结合马丁·路德金的故事进行写作,要求用上avoid sth.和avoid doing sth.。美国小学是全科老师,因此注重把语言能力培养渗入到每门学科中。

在Jennifer Lee的课堂上,我们看到解释词语一定是让学生先解释,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一定会有画图、做符号的环节,因为图画、图形、符号是低中年级学生认知的主体,特别能帮助学生认字识字……对比我们的教学,比较多地停留在知道、理解层面上,没有根据布卢姆认知领域的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去帮助学生更多地“运用、综合、评价”,因此,设计教学活动时强化语言运用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三、组织教学过程要围绕关键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杜威说:“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学校为学生所能做的或者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国《共同核心州立标准》中明确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促使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深入美国加州小学课堂,细心观察一节阅读写作课中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颇有感触,深以为值得我们借鉴吸收。

美国英语写作教学时低中年级注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即opinion,五六年级会让学生写议论文,即argument。以下是“年度教师”Jennifer Lee围绕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展开的“无人驾驶汽车是否准备好上路”的阅读和写作过程。

第一个环节:背景介绍。教师问学生是否对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过调查研究。学生说了一些观点,然后教师分发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给定的阅读材料。

第二个环节:分析提示。自动驾驶汽车准备上路了吗?然后师生对于无人驾驶汽车进行分析:现在无人驾驶汽车有几种不同的名称,如autonomous car,driverless car, self-driving car, robotic car等,它能自动感知周围环境,无需人工驾驶,通过雷达、激光雷达、GPS、里程表和计算机视觉检测周围环境。

第三个环节:发表观点。再次提示学生:无人驾驶汽车准备上路了吗?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一些学生认为无人驾驶汽车能够上路,它有很多优点: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死亡减少;因为车祸导致的伤害减少;能帮助残疾人、老年人;雷达、计算机设备能让无人驾駛车更安全……另外一些学生认为无人驾驶汽车不能上路,它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即使车子导致车祸了,因它被设置程序了还会遵循规则继续行走;发生车祸该由谁负责?无人驾驶车和人类驾驶的车不能兼容……最后大家比较赞同无人驾驶汽车暂时不能上路的观点。

第四个环节:展开讨论。围绕“无人驾驶汽车被设置为任何时候都要遵守交通规则、车祸的责任不清晰、现在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等存在问题,学生进一步分析、讨论引申出更多的问题,围绕第一个程序被设置可能出现的问题:被全程设置遵守交通规则的汽车可能遇到可以避免的车祸;汽车损坏可能发生;路上有人驾驶汽车的驾驶员的安全可能处于危险中……围绕车祸的责任问题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是:关于车祸的法律问题需要如何解决?汽车的驾驶证怎么办?汽车保险是否不再需要?……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有人驾驶的车还能上路吗?无人驾驶汽车和有人驾驶汽车可以通讯联系吗?无人驾驶车的电脑会有故障吗?

第五个环节:得出结论。无人驾驶汽车的未来不是很明朗,因为迄今为止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就凭这点,在机械完全代替人类的驾驶座位以前,很多的安全测试还需要继续。

第六个环节:学生写作。学生根据讨论结果,结合自己的思考,自己组织语言开始写作。

无人驾驶汽车以后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出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学习、分析、思考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的关键点是培养批判性思维。

一段美国学习经历,让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美国小学英语教学,感受到在中美不同教学文化环境下,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强化语言运用、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差异,感受到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教育正经历的全球化过程,期待自己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拓宽教学思路,创新教育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 )

猜你喜欢

车祸无人驾驶学习动机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战“疫”需求急呼无人驾驶车冲上前线
车祸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车祸
北京第一条无人驾驶地铁试运行!你敢坐吗?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无人驾驶飞机
新的边缘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