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教学原来如此美妙

2018-05-14张洁

阅读(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如梦令李清照意境

张洁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可它却一直以来是我在教学中的大难题,我有着许许多多的困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何能体味诗人的情感?如何能在诵读中感悟诗情诗意?如何能够看到诗背后的故事……

一、反复吟咏,激励学生产生探究性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诗人时常将自己表达的情怀深藏于字里行间,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激励学生产生探究性问题的热情和兴趣,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反复诵读,可以让孩子们在一种浸入式的语言学习中去领悟文本的意趣,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法也契合了汉语自身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如在执教《如梦令》一课时,我用韵味十足的吟诵赢得了学生的赞赏,“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入情入境诵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课堂中的个别读,注意字音准确,节奏正确;自由读,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展示读,读出自己的韵味来。没有多余地牵引,旨在美美地品读。“我们的阅读指导要站在‘儿童立场,考虑到‘学生需要,我想,这里的‘儿童立场和‘学生需要,就是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站在真正促进儿童成长的立场上提出来的。”可以看出,学生通过抑扬顿挫地吟诵诗文,不仅可以感受到诗词的韵律之美、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二、启发联想,激发学生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很多诗词都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寄兴,在形式方法上又多用映衬渲染、拟人比喻、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联想、想象更加适合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教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读完词,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作者到底看到了怎样的美景,让她不知道了归家的路?”“她在溪边的亭子里会做些什么呢?”“误入藕花深处,是什么样的声音惊动了这些水鸟呢?”在一连串的启发性的追问下,学生通过想象、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出“哗哗的划船声”“醉酒后的说笑声”,学生将画面想象得有声、有色,似乎所有的一切都灵动了起来,呈现在了眼前。通过一幅幅画面的描述,一句句字词的解读,我带着学生走进了李清照,走进了李清照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课堂是朴素的,也是让孩子站在中央的课堂。

三、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所学知识与应用能力相生相长

语文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不能就诗教诗,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上《如梦令》时,学生在学完第一首《如梦令》后,我出示了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让学生品读自悟,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同中求异、整合对比出两首词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样的整合对比学习,节省了教学中无效的环节,教给了学生学习词的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执教《问柳十九》时,我在课堂上自始至终致力于一种诗词文化的建构。开篇分别写出了“雪”“炉”“酒”三个字,让学生去想象美好的画面,但第二个字要包含第一个字,第三个字要包含第二个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通过想象,引出古诗。在引导学生读诗时提问:“你认为五言绝句怎么读?你想怎么读?”两句话看似简单,却真正体现了将课堂交到了学生的手里,体现了“人在课中央”这一主题,学生有读221节奏的,有读23节奏的,甚者有读212节奏的,教师不做唯一答案评判,允许答案存在多样性,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次被点燃了。在理解诗意、品味诗人方面教师更是在诵读想象中切己体察,在揣磨品悟中体会奥妙,在声声追问中感受精神,在诗如画、诗传情、诗言志的教学架构中,实现了师生的共生、共融与共长。

四、拓展空间,拓宽让诗词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词是创作艺术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它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这首诗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李清照在游玩时看到的美景与游玩时快乐的时光,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到位的,但学生的知识、阅历、个性等方面的不足,让他们很难一下子领悟出作者写作时的感情。

上《如梦令》时,由“常记”牵引出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出示了李清照的生平介绍,学生知道了此词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写成的。再对照她的中晚年生活,学生自己体会出李清照对自己年轻生活的眷恋和怀念,从而获得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这也拓宽了让诗词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多节课后,教师都向學生布置了与之相关联的课后作业,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首小诗,利用班级里的板报、墙报展示学生学习内容,利用校园文化节等推介名家、赏析名篇名句,这些形式拓宽了学生学习诗词的途径。

生活需要诗情、诗意、诗韵。诗词教学就该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作者单位:新疆克州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如梦令李清照意境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如梦令
点绛唇
如梦令
如梦令
春色满园
一朵花的意境
猜猜我是谁
花裙子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