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值: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蓝海”
2018-05-14董敏华吴宇媛
董敏华 吴宇媛
作为对语文本体论问题的回答,新课标中首次明确: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观五年来的语文教学研究,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把握,仍然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端来回摆动,始终没能做到两者的平衡。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如期而至,我们基于语文本体论意义,以“言值”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把“高言值能力”作为语文学科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并通过“言值观”教学策划,在实践层面开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蓝海”,有效糅合“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作为概念的表达:内涵辨析
学科教学的实践总是借助概念得以结构化,语文学科亦是如此。这样,在论述“言值”作为语文教学核心价值这种认识论立场之前,有必要对“言值”这一概念的涵义作出阐释。
言值,引申自网络流行热词“颜值”,指的是一个人讲话的文明程度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言值不是语言知识,而是语言能力。因此,语言文明和能言善辩自然就成为了言值的两种体现方式。不难发现,言值的这两种体现方式正契合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明指向了人文性,能言善辩落实到工具性。毋庸置疑,言值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双肩挑”意义。
所谓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关于教师对语文教学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这一核心问题的心理接受和目标认同,并在接受和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对目标的自觉实践和价值追求,它对防止教学偏离方向具有导航、定向和纠偏的意义。显然,核心价值关联着核心素养。那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对“语文素养”做过这样的阐释:“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对“语文素养”的表述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以上观点,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应当具有“语用”和“人文”这两个特质:既可以使语文的语用实质生根,又能够让语文的人文内涵落地。
从核心价值到核心素养,从领域素养到学科素养,“言值”这一概念有其充分的现实合理性和实践逻辑性。
二、来自现实的理解:价值体认
在目标的定位上,我们已经把积淀言语经验,提升言语表达,丰富言语智慧,最终促进学生的言语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同时,我们认定,“言值”能力作为一种语文核心素养,当是语文学科的“本然”。然而,真正检验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不是课堂,而是现实生活。基于此,我们以现实实例为证,对“言值”进行语料分析以及价值体认。
(一)语料分析
余秋雨在《霜冷长河》中有一篇名为《绑匪的纸条》的文章,提及一桩旧年悬案的侦破契机,正是来自于绑匪所写的一张纸条。那張纸条上只写了十九个字,六个标点符号:
过桥,顺墙根,向右,见一亭,亭边一倒凳,其下有信。
这是绑匪在向受害者家属指点藏信的地点。“过、顺、向、见”四个指引词,精准而不重复,两个“二三”结构后接一个“五四”结构,每个结构末尾都押韵,精当而顺口。可以想见,罪犯自不会故意卖弄文采,只可能是长期读写古体诗文习惯的自然流露。据此,侦查范围紧缩,很快破案:那地方有一所大学,罪犯是一个大学教师。
是谁揭发了他——语言。他精心想把句子缩到最短,减少信息量,但他在不经意间表露了他的语言功底,纸条上的文字从遣词到结构,都显现其言值。
我们姑且抛开事件内容,就文字本身进行语料分析,十九个字里,至少有这样几个语文现象值得关注。
首先是叙述顺序。纸条按地点的转移,从桥→墙根→亭→倒凳,直指藏信处,画面感清晰,指点确切无误。其次是语料的使用。为了说清藏信地点,纸条上不用东西南北等方位词,也不表示有几米多远等距离,只是用“过、顺、向、见”四个指引词导向,尽显表达之妙。三是细腻描写。四个指引词与相对应的地点浑然一体,特别是那个“见”字,余秋雨分析说,用在此处,连一般精通文字的写作人也不容易办到,多数会写成“有”,但只有用“见”,才能保持被指引者的主观视角。加上语句结构的衔接和韵味,让人感受到语言的形式之美。
(二)价值体认
“高言值”彰显的是言语智慧。我们并没有罗列“高言值”的所有外延,因为言语智慧还涉及语汇、语法、语境等众多要素,但我们已经可以对“高言值能力”作出价值体认,那就是语言的“用正”和“用神”——
“用正”指向规范、得体的表达,“用神”涉及意趣和情思的表露;
“用正”关乎着说写主体的表达力,“用神”牵涉着听读受众的感受性;
“用正”着眼于字里行间内蕴的真和善,“用神”着力于言外之意透露的美与创造;
“用正”追求的是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用神”呼唤的是语言的思想与力量。
日本学者白川静在其所著的《孔子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孔子在《论语》中是活着的。”《论语》言值的生动和鲜活触手可摸;孔子成《春秋》,乱臣贼子惧,“春秋笔法”,字字针砭,《春秋》把言值的张力挥洒得淋漓尽致;安徒生之所以被丹麦外交界称为“永不退休的文化大使”,那是因为安徒生童话其言值所彰显的深厚的语言意趣和情感力量;人们常说:“说不尽的莎士比亚”,道出了经典的言值是说不尽的,因为它应和了人类的心灵;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是对言值的最高礼赞。
实际上,我们把“用正”和“用神”作为“高言值能力”的两个根本要求,它们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正”能累积出“神”,“神”则反衬其“正”。现实交流中“元芳体”的一度走红,“凡客体”的令人捧腹,“打分体”的悄然流行……凡此种种,之所以能引发群体共鸣,就是因为这些语言具有“正”“神”共振的高言值效应。曹文轩在谈及儿童文学的功能时,提到了三大维度:一是正确的道义感;二是审美价值;三是作品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悲悯精神。他把人类精神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在对儿童文学“言值”的要求里归结得一览无遗,那就是:真、善、美。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存在,就是人的思想、精神,就是真善美,我们之所以把“高言值能力”作为一种语文核心素养,原因正是如此。
三、面向本体的架构:教学策划
我们已经回答了“‘言值是什么”同时也阐明了“为什么把‘高言值能力作为一种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尽管“高言值能力”最终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但作为一种核心素养,其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因此,我们努力构建一个以“學”为中心,以“语用”为核心,以“高言值能力”培养为旨归的语言学习样式。
(一)教学构想
基于对“高言值能力”的价值体认,我们提出语文学科教学“词句就是一切”这一观点,并致力于对此理念的践行。我们以词句的运用为落脚点,把“用正”和“用神”作为目标达成的程度词,设定每次课堂教学词句运用的单项目标,并把“有词句运用”的具体环节作为“言值观教学”的必要条件,使教学指向明晰,落点清楚。
以低级段用词为例。要对“苹果”进行描述:这个苹果很( ),可以填这个苹果很(大)、这个苹果很(圆)、这个苹果很(甜)等等,从大小、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来遣词,就是达到了“用正”这一基础性要求。如果能填这个苹果很(高兴)、这个苹果很(气愤)等,赋予苹果以感情色彩;或者填这个苹果很(范儿)、这个苹果很(美国)等,赋予苹果以社会文化意义,就是在“用神”了。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特定语境中,达到“用神”这一创造性要求。
再以中高年级段的关联词运用为例。要在“无袖”和“高领”这两个表述衣服形态的词语间用关联词联结,可以表述为并列:这件衣服既是无袖的,又是高领的;或者表述为递进:这件衣服不但是无袖的,而且是高领的。用并列或者递进来揭示“无袖”和“高领”间的一般性逻辑关系,就是达到了“用正”这一基础性要求。如果学生能够表述为:这件衣服因为是无袖的,所以是高领的。用因果来揭示“无袖”和“高领”间的特殊性逻辑关系,我们有理由欣赏学生在慎思中达到了“用神”这一创造性要求。那么,“无袖”和“高领”间的特殊性逻辑关系是什么?是审美。设计师设计服装的时候为什么“无袖”要配“高领”,就是为了表达一种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哲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对称审美。
其实,我们所架构的是一种基于自由思维状态下,以个性理解和个性言说为特征的积极语用,我们所强调的“言值”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和效果。如果我们的学生会赋予苹果以感情色彩或者社会文化意义,当学生也能用因果来表述“无袖”和“高领”之间的关系时,那么,它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见识。
(二)“诗与远方”
“言值观”教学重在让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感受和体验语言智慧,获得语用经验和言语技能,更好地使用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能力,进而发挥语言的力量。
俗语有云:“一句话说到人笑,一句话说到人跳。”又云:“宁愿跟XX吵架,不愿跟XX说话。”都指言值高低之意。事实上,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去年“六一”,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融媒工作室和朝阳工作室联合出品的小游戏《测试你的“言值”》正式上线。该游戏通过模拟情景对话的形式,让网友选择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者对话时的答案,不同选项对应不一样的分值,分值的标准则以“语言规范”和“文明程度”两个测点来衡量。可见,你的选择就是你的“言值”,既关乎你的知识,更鉴别你的修养,出口成“章”者,“言值爆表”,自有高分褒扬,若是出口成“脏”,分分钟穷形尽相。知书更要达理,这是社会对“言值”的期许,也是对语文教学的希冀。
语文,是一个集大成的集合概念,“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是因为只有基于“言值观”的教学,才能表征语文本体的身份,也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逐渐成为“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写”的人。“基于言值、在言值中、为了言值”,这是我们“言值教学观”的基本遵循。我们期望在这样的“诗意栖居”里,让我们的学生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言语养料,破译言值密码,因为,“高言值能力”终究来自积跬致远的修炼,来自腹有诗书的涵养。
我们谈“言值”就是要回归对语文本体论的认识,让“言值教学观”成为语文教师的集体意识,进而通过“言值观教学”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平稳着陆。我们将“高言值能力”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片“蓝海”,就是要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在教学中通过“言”(工具运用)为其“值”(人文内涵)寻找到“落地基础”。我们的愿景是:“言值观教学”,可以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于社会,至将来,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良好表达!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