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漏报原因分析
2018-05-14朱玲
朱玲
[摘要] 目的 加强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杜绝漏报,减少迟报,提高报告卡质量,控制传染病疫情。方法 分析总结传染病迟报漏报原因及管理对策。结果 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的填写,检验检查阳性结果及时反馈,及时督导,定期自查。结论 完善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传染病迟报漏报的发生。
[关键词] 传染病;漏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a)-0146-02
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各级医疗机构的基本职责,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是医院公共卫生科日常工作中最基础的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迟报、防止漏报是传染病监测和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传染病迟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该文对常见的迟报漏报原因及管理对策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①查阅2015—2017年每月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自查小结、传染病疫情登记本和疫情直报网络传染病导出表。
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诊断标准为依据,查阅7285份病例,凡患者在住院期间确诊为法定传染病的病例,在法定时限内,相关医生仍未上报的为漏报。
2 结果
在7 285份病案中,确诊传染病262例,已报239例,漏报23例,漏报率为8.7%。
3 漏报原因分析
3.1 领导重视不够
由于关系到医院的运营发展,领导更重视医院的经济效益,对于公共卫生领域,本身公卫工作不仅不会给医院创收,且很大程度上消耗很大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公卫工作财政的投入,直接关系到公卫工作开展的好坏、影响大小和效果。
3.2 个别医师没有充分意识到疫情报告的重要性,报卡意识不够强
①有些医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够强烈,没有充分意识到疫情报告的重要性以及传染病报告法律意识,单纯觉得预防传染病只是疾控部门的事情,而医院只是以医疗和护理为主,认为填报疫情卡大大增加自己负担,因此不及时填写或者不填写,或者有个别医生即使已电话通知其补报,但也存在迟补现象,造成个别传染病报告卡难以在传染病防治法所规定的时限内上报。②由于医生临床工作太忙,个别医生有忘报、误报或字迹填写潦草,项目不完整等现象,造成漏报、误报。③有些医生在开检查报告单时,忘记填写“初诊”,造成初诊为传染病的病例漏报。
3.3 学习传染病的防范知识的力度不够
有些医师不注重学习我国传染病的防治法,对疫情报告的有关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有的医师甚至记不熟39种法定的传染病,不清楚报告的时限,觉得有些常见的传染病报不报无所谓。甚至有的医师把疫情卡放在病例中,导致不能及时上报疫情卡。
3.4 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相关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有的医师不知道填报传染病报告卡是首诊医师负责制,虽然医院成立有专门的传染病管理小组,但没有真正管理到位,形同虚设。以前对传染病上报的重视程度不够,患者较多,传染病管理人员少,必须到科室查其漏报情况,因此督查时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虽然管理上对积极上报疫情卡的意识有奖励,但是针对迟报和漏报的情况,处罚较轻,使得有些医师存有侥幸心理。
3.5 临床医师的流动性和工作压力比较大
由于医院急诊和门诊患者就诊的高峰期比较集中,造成接诊患者时间比较短,加之工作忙乱,因此大大增加急诊和门诊漏报可能性。同时医院轮转的人员更换比较频繁,极易导致培训的遗漏。尤其是有些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在初诊时没有明确的诊断,等到各种检查结果都出来后已经发展成为传染病了,因疫情报告工作不注重完整性和连续性,极易导致疫情的迟报和漏报。
3.6 相关辅助科室(医学影像科、化验室)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
主要表现在漏登阳性报告单或报告单填写项目不全,使查对困难。造成传染病漏报无法补报。同时未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单交接制度,造成个别阳性报告单遗失或报告单因字迹不清晰等原因退回重写后,未能及时送回科室,造成漏报。
3.7 督查力度不够
該院公卫科成立时间较短,有些工作方面未完全理顺,传染病发病病种逐渐增多,传染病发病人数逐渐增多,感染病报卡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人员配置未完全到位,导致督查力度不够。
3.8 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从医院层面领导的重视不够,导致公卫科人员不足,宣传经费不到位等一系列原因造成对传染病管理、宣传不到位,从而影响公卫科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在完善传染病报告相关制度以及保障措施方面欠缺,造成临床医生传染病报告法律意识不强,又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
4 防止传染病漏报的相关对策
①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重视 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传染病疫情领导小组,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定》《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对各科室医生进行定期传染病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培训,了解掌握各种法定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报告要求和报告流程。邀请疾控中心专家或科室主任讲解传染病的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加强医生对各种传染病的认知。每次培训后进行书面考试,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业务知识,增强报告意识,提高疫情报告自觉性。医院领导参与检查体现了领导对疫情管理的重视,同时也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医院应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疫情管理网络,分管院长负责全院传染病疫情报告领导工作,各科室主任对本科室的传染病管理和疫情报告工作负责。
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各项制度要认真落实,做好管理及监查工作。要完善疫情的管理、报告、自查以及奖惩等各项制度,经过标准、考核和奖惩3方面的管理,确保疫情报告能够有据可循。另外还要加大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量化管理。
③定期开展有临床科主任轮流参与的自查。自查是传染病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纠正迟报、防止漏报的最重要环节。为减少和防止漏报的发生,提高醫院传染病规范化管理水平,每月开展自查。临床科主任参与(分管院长不定期参与),全面收集、检查门诊各诊室、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住院部各科室登记资料,病案室出院病人病案,拉网式检查,发现漏报,及时补报。临床科主任参与自查,能真实体验疫情管理员的工作流程,客观了解全院疫情报告管理情况,学习和借鉴其他医院好的方法和经验,看到自己医院存在的不足,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科室的疫情报告工作。及时完成自查报告、考核评分、处罚建议,参与当月自查的临床科主任或分管院长签名确认。
④加强对住院患者传染病报告情况的督导。出入院登记是检查住院患者传染病报告情况的重要原始依据,应按要求完整、规范填写,必填内容有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电话、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出入院登记不是传染病报告的唯一依据,应结合病区交班报告、出入院患者报表,住院患者病案等信息资料,仔细核对,防止漏登漏报;对未明确诊断的病例应追踪督导至诊断明确;住院过程中更正诊断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填写订正报告。
5 讨论
传染病报告与管理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工作。传染病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为疾控部门分析疫情动态提供了直接的数据与资料,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爆发、流行,提供了可靠、详实的理论依据,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关系着整个全人类健康,随着人们公共卫生意识的提高和防病工作的不断深人,对传染病疫情报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医疗机构建立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信息报告功能模块,促进医疗系统和区域系统信息共享和对接是做好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医务人员、疾病控制人员共同努力,认识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性,疾控部门加强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并责令限期改正,对信息报告工作制定考核方法,定期进行指导与考核。只有各级医务人员共同重视疫情报告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漏报情况。
[参考文献]
[1] 肖伟飞,周廉胜,江一芬,等.宁波市鄞州区2002年居民法定管理传染病漏报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4,16(4):30.
[2] 黄清霄,梁之斌,李秀兰,等.2000年山西省医院传染病漏报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35.
[3] 何平,吕太富,陶沁,等.贵州省急性传染病漏报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2002,8(5):317.
[4] 关世珉.凤台县19902000年医院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4):282-283.
[5] 王辉.兰溪市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1,13(1):23.
[6] 张宏伟,杨永固镇县1998年度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1):33.
[7] 胡炳义,闫占强.砀山县1998年传染病漏报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1):59.
[8] 过伟军,王勇,俞鹏飞.嵊州市1998年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0,12(12):23.
[9] 兰义亮,付肖治,马莲.青岛市市北区1980~1997年—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1998(10):19-20.
[10] 马智超.深圳市宝安区1998年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4):252.
(收稿日期:2017-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