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5-14鞠伟伟辛爱菱
鞠伟伟 辛爱菱
[摘要] 目的 观察并研究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环节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血液透析室2015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43例),针对医院感染应用环节质量控制的则为观察组(43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而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67%,相比于对照组的79.07%显著升高,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血液透析室开展环节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极大程度上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关键词] 环节质量控制;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4(a)-0134-02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血液透析技术也不断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在了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然而,由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机体抵抗力及营养状况比较差,因而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在此种情况下,应当加强对血液透析室的质量管理,积极采取恰当的控制及管理措施,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其中,环节质量控制也被称为过程质量控制,其强调以预防为主,通过采取科学、恰当的过程控制方法,来预防发生非预期结果[2]。基于此,该文以该院血液透析室2015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例,就其应用环节质量控制的效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血液透析室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中,男女分别有24例与19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46.72±3.45)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肾病7例,慢性肾炎10例,多囊肾衰竭12例,不明原因肾衰竭8例。观察组(43例)中,男女分别有25例与18例;年龄为44~78岁,平均(47.31±3.60)岁;疾病类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6例,慢性肾炎8例,多囊肾衰竭15例,不明原因肾衰竭9例。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得到确诊,并且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实验操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的价值。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包括透析前准备、透析后观察患者病情、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观察组则针对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采取环节质量控制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①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血液透析室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开展各环节的工作,加强对重点环节(包括肝素的准备、动静脉内瘘的穿刺、管路的安装及预冲、将管路上机连接起来,以及静脉留置管的换药等)的监控,并将这些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②做好手卫生工作。在医院感染中,医护人员的手为主要的传播媒介,为对感染进行控制,一项最简单且最为有效的手段便是洗手。因此,医院应对血液透析室全员展开六步洗手法及手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及培训,使其对手卫生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识,并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具体来说,可在洗手池的旁边粘贴六步洗手法的分解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医护人员提供参照。同时,感控人员还应加强对护士手卫生的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此外,在与患者接触前后,以及开展无菌操作之前,医护人员都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洗手,并做好手部消毒工作。
③加强消毒隔离。按一定的标准将血液透析室划分为半污染区、污染区以及清洁区这几个区域,并在两班之间采取清场制度,也即结束上午班的透析治疗后,将垃圾清理干净,对地面进行湿式清扫及消毒,将被套、枕套以及床单换掉,用含氯消毒液仔细擦拭治疗车与透析机的表面。透析室每天早晚通风1次,持续30 min/次;每天早晚采用空气消毒机对透析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毒,持续1 h/次。严格分开各室的抹布及拖把等清洁用品,并清楚标识出来。
④充分确保透析水的质量。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治疗效果会受到透析水质量的直接影响。当透析水的质量不高时,就极有可能导致低血压、头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当水受到污染时,则会引起炎症反应、营养不良、远期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等情况。由此可见,为充分确保用水安全,血液透析室的工作人员就应加大对透析水质量的监督及检查力度,对水处理设备展开定期消毒,并将滤料及反渗膜及时更换。
⑤加大对环境的监管力度。医护人员在进入血液透析室之前,应先在更衣室将工作服、帽子、口罩及室内鞋穿戴好,其中室内鞋需浸泡消毒1次/d。将醒目的标志粘贴在准备间的门口,以提醒患者自觉遵守。结束每班工作以后,需用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消毒剂的表面进行仔细擦拭,如果发现表面受到血迹的污染,就需用到浓度为1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治疗车同样可用浓度为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展开消毒操作,但应做到专车专用。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血压器及听诊器1次/周,被套、枕套以及床单等需一人一用。此外,严格按照SOP的相关标准及要求,对软水的硬度及游离氯展开1次/周检测;每个月对医护人员的手、机器及物体的表面、透析用水及室内空气进行微生物培养监测;每个季度监测1次透析用水的内毒素含量;检测1次/年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的情况。除此之外,感控组的组长每个月还需进行跟踪采样,当发现透析机的细菌培养结果与要求不符时,就需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停止使用机器并进行修理,只有培养结果显示合格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
1.3 觀察指标
①医院感染情况:包括泌尿系统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道感染等。②患者满意度:采取该科室自制问卷表,对两组患者的管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量表包括多个题目,让患者自行打分。总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分数在65~90分的范围内为比较满意,得分不超过65分即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65%(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60%(8/4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67%(42/43),相比于对照组的79.07%(34/43)显著升高,数据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论
血液透析室作为医院一项重要科室,担负着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的重任,然而,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如在整个透析过程中,液体转换血液的量高达150 L;有的患者需接受长时间的透析治疗,反复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或深静脉置管等;患者的身体素质及免疫力比较差,通常会伴发贫血及营养不良等情况;医疗废物中残留的分泌物及血液等,非常容易滋生细菌等,使得血液透析室多发医院感染,严重危害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3-4]。
环节质量控制是以预防为主的一项质量管理模式,其通过加强对环节及过程的控制,确保更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管理工作,并将时候质量监控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与总结”的模式,并将关键环节作为控制的重点,将临床作为控制的重心,及时找出并处理问题,对各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进而达到护理管理的可持续性循环的目的[5]。通过应用环节质量控制,可将护理人员以往凭借经验及感觉的习惯进行转变,充分提高其理解力、观察力及判断力的提升。该实验中,应用环节质量控制的观察组患者,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环节质量控制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将环节质量控制应用在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沈洁.规范化管理在血液透析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6):38-39.
[2] 秦蕾.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21-22.
[3] 宋慧锋.血液透析室内医院感染环节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1):2016-2017.
[4] 贾翠梅,娄景秋,丁伟芳,等.目标管理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3088-3089.
[5] 陳忠丽.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对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影响效果[J].大家健康,2013,7(2):195.
(收稿日期:2018-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