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公立医院医联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8-05-14陈辉韩梅鲁颖张玉春张丽莉张淑芬
陈辉 韩梅 鲁颖 张玉春 张丽莉 张淑芬
[摘要] 为深化医改,构建良好的分级诊疗模式,抚顺市中心医院积极探索实践医联体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同时通过实践,对医联体建设存在的瓶颈问题进行思考与应对,促进医联体建设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医联体建设;合作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9(b)-0063-02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以及国家对医联体建设的相关要求,抚顺市中心医院作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积极探索实践医联体建设。以强基层和构建分级诊疗为导向,充分发挥三甲医院的公立性及辐射作用,以医疗服务为核心,以为基层补短板、降成本为目标,以管理、技术、服务、设备为纽带,以医疗服务项目推介为载体,以“菜单式”项目为基层医院提供“点餐式”服务。通过组建医院集团、专科联盟、远程协作网、项目合作等紧密型和松散型交融方式,构建一体化管理模式和阶梯式服务体系,实现同基层医院的资源共享、优势互利、协同发展,为抚顺市医联体建设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蓝本。
1 组建方式
1.1 松散型医联体
构建以上联中国医大一院医院集团,下联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1+1+N+N”四级分级诊疗模式的医联体建设体系。以技术帮扶和医疗项目合作为抓手,通过组建专科联盟、远程协作网、项目合作等交融方式,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多元化合作模式。
1.2 紧密型医联体
组建以抚顺市中心医院为“医联长”的“1+3+11”医院集团。作为抚顺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先行,以抚顺市中心医院为龙头医院,以顺城区人民医院为骨干医院,以顺城区疾控中心、顺城区妇幼保健院为参与机构,向下整合所属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责任共担与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抚顺市中心医院医院集团。
2 主要做法
2.1 完善组织体系建设
为了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医联体组建模式,医院多方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秉承“试点先行、经验总结、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1],调研测算,制定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及配套制度,成立医院理事会、监事会,下设医联体办公室、医疗服务项目推介中心及9大管理服务中心,分工明确、统筹推进。
2.2 提升内涵建设
以提升内涵质量为抓手,通过两个建设(基础设施和机制体制建设)、两个战略(人才发展和技术创新战略)、两个行动(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和综合管理改革行动)进行医院综合改革,从加强成本管控、减轻患者负担的目的出发,引进全新的绩效管理平台;打破一聘终身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量化聘任;科学储备人才,實施医院“青年学科带头人、青年专长医师选拔制”;带动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施医疗分组;组建医疗团队,实现精准医疗;加大学科建设,打造重点学科进入省级方队;建立患者服务中心,实施一站式服务;开通后勤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医联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3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3.1 引入优质资源加盟 于2013年12月以非托管式加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集团,依托医大一院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于2017年与北京国药集团合作,成立抚顺市心血管中心,与39家基层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形成心血管患者诊疗绿色通道。现在已开展心脏搭桥手术近3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1例。
2.3.2 落实技术帮扶责任 以疾病诊治链为纽带建立“学科综合联合体”[2],定期组织医疗团队定期下基层进行对接,通过坐诊、讲课、培训、查房等形式给予技术支持;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全科医生培训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探索性开展导师一对一培养,畅通人才培养渠道;成立16个技术微信群,为基层提供24 h技术支持。
2.3.3 创新开展帮扶形式 建立联系点长制,全院组建高年资医生团队,以一对一形式为有合作的36家基层一、二级医院设立联系点长,负责帮助基层医院协调及解决困难和问题,并给予技术指导,促进基层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提高。成立抚顺市中心医院巡回讲师团,多学科联合定期根据基层需求进行“组团式”巡讲,并现场互动,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水平。
2.3.4 紧密型医联体深度融合 集团为下级医院量身定制16个发展策划案,全面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成立家庭医生签约首席专家团队,搭建三级诊疗平台,助力家庭医生签约;集团内实行行政运营、绩效考核、医疗护理、资源管理、物流配送、人力资源“六统一”管理,人才、技术、病种、资源“四下沉 ”,通过功能互补、统一管理,加强集团内各医疗机构的紧密型协作、错位发展。
2.4 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
2.4.1 为基层医院提供“点餐式”服务 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成立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心电诊断、医学检验、消毒供应和后勤保障“六大”服务中心。根据需求,为基层医院提供“点餐式”服务,并只收取基础服务费,有效降低基层医疗成本。其中跨省为青海曲麻莱县医院搭建远程影像系统,实现了技术精准帮扶,使其顺利晋升二甲医院。通过发放名医册、医疗服务项目推介书为基层提供点餐式服务。截至目前,已与4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多元化医联体合作。
2.4.2 为市民群众提供“一单通”服务 搭建抚顺市首家“双向转诊信息平台”,以预约转诊、预约检查、预约住院为突破口,设立双向转诊服务窗口,开通绿色转诊通道,打造流程优化的分级诊疗信息化渠道。
3 取得的成效
实施1年多来,抚顺市中心医院在抚顺市五区三县分区域、分层次组建不同形式的松散型医联体合作45家和紧密型医联体1家,免费为基层医院投放远程设备及医疗服务共计55.82余万元,减免医疗检查服务费用25.63万元。六大中心的成立,弥补了基层医院的技术短板,提供远程诊断2 620份;检验、病理报告1 100人次;开展技术帮扶工作8家,出诊专家600余人次;医疗团队对接12次;联系点长对接39人;免费安排基层医院人员来该院进修18人次;开展基层人员培训班9期,参训1 035人次;消毒供应、洗涤服务近2 2000件;双向转诊近2 000人次。真正实现了医联体内的技术支持、检查互认、服务衔接、人才共享。
紧密型医联体项目全面铺开,开展辖区内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活动,实施幼儿园宝宝手卫生宣教、独居老人防跌倒安全工程、为行动不便者提供拐杖、失独家庭提供爱心卡等公益活动,其中专家工作室项目750人次,幼儿园宝宝手卫生项目260人次,犬伤门诊项目糖尿病内分泌科、慢病建设项目930人次,康复软伤理疗项目94人次等。
4 存在的问题
医院在积极探索与运行过程中,遇到制度、体制及信息化发展等困难与问题,制约了医联体建设的更快发展。
4.1 缺乏信息共享平台
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信息系统自成体系、互不兼容,诊疗信息、影像及检验资料难以共享,双向转诊的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无法实现无缝对接,远程会诊无法全面开展,医联体内部的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难以控制等。
4.2 医保政策缺乏创新机制
医保政策支撑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医联体开展的积极性和分级诊疗的可持续性。
4.3 原有行政管理体制制约
受到原有卫生行政体制的制约和限制,使得医联体内部的管理不顺、不强、不利,尤其是核心医院的引领作用得不到管理的支撑、经济的支持,造成医联体建设发展较艰难和缓慢。
5 思考与对策
建立医联体是深化医改,构建分级诊疗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为医联体建设持续的发展的重要支撑,如完善的双向转诊机制、医保政策的配合联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等,需要在今后的探索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5.1 构建医联体内统一的信息化平台
目前集团内信息系统独立,不能兼容,且基层医院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不能实现互通互联。政府投入不足及基層信息化人员缺乏制约了解决途径。医院正在借鉴先进经验、依托市大数据平台现有功能及试点先行的政府支持,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主线,通过整合医院的优势信息资源[3],尽快设计建立符合我市医联体建设的信息系统,促进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的高效运行。
5.2 探索医保联动新机制
进一步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逐步破除医保支付方面的壁垒,精准测算,探索组合集团内医保资金总量统一管理、统筹使用,形成“总额预算、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有效利益联合,完善医保改革举措,为医联体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5.3 探索医院集团行政管理新机制
现医院在紧密型医联体内建立了医院集团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并将市卫生计生委、顺城区政府相关人员纳入理事会、监事会,发挥政府主导强力及支撑作用,在医师多点执业,医保支付、药品目录制度、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方面出台更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4],促进医联体持续发展。
医院今后将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强化服务支撑,以技术、人员、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业务整合为切入点,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纵向协作的网格化医疗服务体系,使得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形成分级诊疗秩序良好、层级分明、功能定位清晰、方便患者有效合理适度使用卫生服务资源的整合型卫生服务组织[5]。
[参考文献]
[1] 蒋剑,张永平,林坚,等.地级市医院医联体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7,37(11):72-73.
[2] 黄培,易利华.3种不同类型医联体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2):16-19.
[3] 徐国强,顾国煜,裘云庆,等.省级医院托管县区级医院的实践与认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12(29):888-891.
[4] 何水红,高长林,杜彬,等.医联体建设模式实践与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7,15(1):32-34.
[5] 史明丽.我国纵向型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进展与挑战[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7):28-32.
(收稿日期: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