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现路径分析
2018-05-14郝红梅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旨在建立“大思政”格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关键是及时总结经验使之深化、优化、固化,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从课程思政改革以来各大高校的改革实践可以概括出“寓道于教”的改革路径,其中,“教”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道”是“教”所要实践的对象,“寓”是“教”实现“道”的方法。本文旨在提出通过拓展“教”的外延、模块化“道”的内涵、创新“寓”教的方法,为高校课程思政的持续推进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关键词:课程思政;寓道于教;思想政治;大思政
作者简介:郝红梅,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德法共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海 20043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23-0010-03
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确立了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后,课程思政就成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各高校因地制宜,实践出了不少成功的做法,涌现了一批精品课。如教育部牵头,各地教委负责,集中各地名师的“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已在各地陆续开讲;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承担的“创新中国”“治国理政”“读懂中国”“中国道路”等“中国系列”课程,集中优质师资,讲授内容紧扣中国发展和学生关切;武汉大学推出了“院士课堂”,把面向大一新生的“测绘学概论”通过两院院士的言传身教,将专业学习与爱国教育有机结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在“遗体解剖课”中加入了感恩遗体捐赠的第一堂课,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课程思政旨在建立“大思政”的格局,其关键是打造课程思政的长效运行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使之深化、优化、固化下来。综合来看,各大高校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可以概括出“寓道于教”的改革路径。此路径中“教”是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道”是 “教”所要实践的对象,“寓”是“教”实现“道”的方法。
一、抓好课堂教学,守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如何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课堂教学无疑是主阵地。但课堂教学不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也包括专业课堂和综合素养课课堂。课程思政改革就是为了解决思政课程和非思政课程未能协同育人的状况,使思政课与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在思政教育上协同发力、同向同行。具体而言,思政课程仍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阵地,但其他课程也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思政课程一起,合力承担好“立德树人”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思想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思政课程”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传统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课堂,如何应对多元化的非主流思潮的影响,这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何以学生为本,回答好、解决好学生的关切,增强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内容上来讲,思政课不仅要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还需从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的探索实践中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形成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此外,还要讲清当下中国国内外的形势,使学生认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青年人的使命,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将各人梦想主动融合于民族梦想,为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从形式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本着寓教于乐的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好新媒体,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使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
2.“思政课程”要在“课程思政”中发挥引领作用。因为思政课教师是从事思政教育的专门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因此,“思政课程”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必须发挥好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做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凝练,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凝练,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走进其他课堂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还要做好课程思政改革的理论研究工作,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的创新机制,积极推动课程思政改革长效工作机制的形成,为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方法论支撑。
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打造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课程思政“寓道于教”的实现路径中的“教”除了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言传和身教,还渗透于高校日常教学管理中,渗透于各种教育和管理的规范中,渗透于高校教育和教学的各项机制中。课程思政实施之前,各高校之间、高校的各系部和部门之间在思政教育上各自为营的多,协同育人的少。而课程思政目的就是共筑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这个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除了前文分析的是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合力进行思政教育的问题,也是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和系部之间协同育人的问题,还是各高校之间资源整合协同育人的问题。
从学校内部来讲,从学生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到学生和老师的行为规范和守则,到各职能部门和各系部的职能设置和日常工作都要体现课程思政的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运行的总目标,真正解决好“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共筑全员育人和全体系育人的机制。课程思政改革以来,为推进课程思政,各高校都成立了以党委牵头的课程思政改革推进小组,课程思政的意识也由最初的排斥转到重视。但课程思政改革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把工作做细做实,避免浮于表面,避免一阵风,避免当作政治任务来抓。要使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果巩固下来,需建立课程思政工作的长效机制,因此,必须加强课程思政的制度化建设,用制度化的文件明确各系部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考核标准,责任具体到人。同时,要及时总结课程思政的经验,将成功的实践写入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写入学校的管理规范当中。
从学校外部来讲,各高校之间也要发挥好各自优势,共筑协同育人机制,这方面已有一些尝试。如由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沪上高校承担的包含42个专题的“中国系列”课程,在选题上既有总体设计,囊括了新时代中国内政和外交的主要方面,同时又发挥了各校的专业特色,是搭建跨学科思政教育平台的成功尝试。最近由教育部牵头,由各地教委具体负责,集中了各地名师的“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启动,这也是高校发挥各自优势,协作育人的范例。各地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在现有的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形式,充实新的内容,形成高校间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三、模块化“道”的内涵,明晰课程思政的实践对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3]高校课程思政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问题,也就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人才首先必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此,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作用,强化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地位。唯有此才能抵御形形色色的非主流价值观的不良影响,坚定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外,还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贯彻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还要将人文素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法治观教育等现代公民教育贯彻其中。
为实施好课程思政,在重视思政课教师培训的同时,也要重视非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内容上的培训,强化非思政课教师思政教育的意识,提高非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同时,为保证课程思政有抓手,能落到实处,应将“道”的内容模块化,让非思政课教师有可以参照的模板。总体说来,这个模块既要包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面,同时也要简便易操作。一般说来,这个模块大致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认同教育,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青年人的使命担当教育,现代公民的职业观、民主观、法治观教育等。各校可基于此编写一些简单易行的小册子,便于非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
四、创新“寓”教的方法,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灌输论已无法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特别是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专业课也要体现思政教育的功能,只能将思政教育的要素嵌入到非思政课程当中。需要做到“寓”道于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何实现好“寓”教,综合课程思政改革来的各校实践,可以总结出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画龙点睛式、隐形渗透式等寓教的方式。
1.专题嵌入式。在讲授具体专题时,嵌入“道”的元素,将知识目标和课程思政的目标有机融合。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人体解剖学”课程“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4],不仅强调解剖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作为医科学生责任的审视。使课程既让学生敬畏生命、感恩回报,也为之后的实践操作奠定了情感基础。如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印刷过程与控制”的课程中讲授专题“水墨平衡”也采用专题嵌入式 [5]。平版胶印是现今应用最广泛的印刷技术之一,其著名原理就是“水墨平衡”。许多学生都误认为“水墨平衡”就是“油水不相溶”。但在现代平版胶印过程中,印刷中的“水”和“墨”是在高速、高压的过程中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如果以相对静止的观点去分析这一问题,将无法正确理解水墨平衡的概念。实际情况是“水”和“墨”两种互不溶解的液体在高速高压状态下,油水间的相互作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种液体以微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液体中,产生“乳化”现象,形成“油包水”型稳定的乳状液。且乳状液中“水”和“墨”的比例也是动态变化的,但只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平版胶印就可以顺利印出高质量的产品。在“水墨平衡”的讲授中,嵌入对立统一规律的阐述,既揭示了印刷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发展、两点论、重点论、量变到质变规律,又加深了学生对“水油平衡”的深度理解。
2.元素化合式。2H2+O2=2H2O中H元素和O元素的結合后生成了水这种全新的物质。元素化合式的改革思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具体课程的指导方法,使该课程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全新的理论学科。如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导论”课程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站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6]。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观点、方法,将古今中外的国际关系知识尽可能地转化,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课程内容体系,使该课程在科学性上有了一个质的变化,成为一个全新的以马克思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课程。
3.画龙点睛式。关键点精准发力,往往效果事半功倍。在知识点的传授过程中,讲清楚基本知识点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上,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y=fxdx]积分公式的本义是通过把不能求长度的曲线,通过无限次分割成为无限小的可以求长度的小段。在求出小段的长度之后,将这些无限的小段累加求和最终就会得出曲线的长度。如果把[dx]看成一个量(可大可小),[fx]看成所做到的事,[](积分)就是量的积累的过程,[y]值就是最后所能达到的结果。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即使[dx]是个很微小的量,但经过[](积分)不断地累积,就会达到一个可以测量的量,好似从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的结果。勿因善小而不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养小德以成大德”。勿因恶小而为之,坏事做得多了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非常坏的影响。因此,在讲完有些知识点时,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让知识点变得鲜活,让课堂变得生动又趣,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4.隐形渗透式。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专业储备、政治人文素养以及认真敬业的态度就是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学生的道德及课堂纪律的严格要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专业储备,注重科研,满足学生在专业上的要求,还要加强自身政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综合来看,课程思政的“寓”教改革对于非思政课程而言,就是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开展思政教育,因而必须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融入价值引领内容,在显性的专业融入隐性的思政教育。
总之,课程思政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使课程思政的举措落地做实。为此,必须模块化“道”的内容,创新“寓”教方法,抓好课堂教学,同时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打造协同育人体系,推进课程思政长效机制的制度化建设,进而扭转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无力现状,开创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2] [3]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4] 邓晖,颜维绮.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上海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16-12-12(8).
[5] 德智技融汇,课中课贯通,开启人才培养新征程[EB/OL].[2018-01-04].http://news.sppc.edu.cn/37/16/c916a14102
/page.htm.
[6] 查建国.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EB/OL].[2016-11-22].http://econ.cssn.cn/gd/gd_rwhd/rwhd_tpxw/201611/t20161
123_3286776_1.shtml.
责任编辑 陈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