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专业产科学及护理临床教学探究
2018-05-14吴婷婷
摘 要:产科学及护理是助产专业教育中教学和实习的重点科目,是一门理论性和临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临床教学是他们接触临床实际工作的起点,如何提高助产专业学生临床思维和教学质量,是临床产科带教老师面临的挑战。本文结合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的实际情况,重点讨论新的形势下,助产专业学生在产科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及老师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产科学及护理;临床教学;带教过程
作者简介:吴婷婷,北海市卫生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为妇产科教学。(广西 北海 5361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4-0034-03
产科学及护理是助产专业教育中教学和实习的重点科目,是一门理论性和临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临床教学是他们接触临床实际工作的起点,如何提高助产专业学生临床思维和教学质量,是临床产科带教老师面临的挑战。笔者试就助产专业产科学及护理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谈点拙见。
一、助产专业产科学及护理临床实践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无法适应临床教学。目前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仍以老师说,学生听为主,导致学生过分依赖于老师,学习中遇到问题懒于独立思考,自学能力差。同时,医学生尚处在学习阶段,由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熟悉,课堂上老师教授的临床诊断方法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到了临床实习时,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专业问题,因不能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且自身业务不熟,不能给予满意的解答,无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样既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减少了获得学习锻炼的机会,使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2.学生不认真、不努力,不能充分利用机会。部分同学认为产科专科性强,风险性高,压力太大,怕自己承担不起,自信心不足。有的同学可能是因某些产妇的疾病特殊,如患有淋病、尖锐湿疣、艾滋病等,而怕脏、嫌臭、惟恐被传染等等,学习缺乏主动性,持轻视、回避态度,这些都给临床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
3.现代医学生缺乏人文关怀。目前我国中职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存在着突出的“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在教学中重视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轻视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社会对于一名优秀医务工作者的衡量标准更多关注是否拥有高学历、高职称。因此,许多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课程的学习多流于形式,有的甚至对人文社会课程进行了压缩,这使医学生的人文關怀精神难以培养。
4.产科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产科的工作中询问病史的内容如婚姻史、家族史、生育史、不洁性生活史等都涉及病人的隐私,有些产妇面对诸多学生不愿意透露。产科检查的部位以生殖道为主,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将自己的隐私部位充当学生见习、实习的示教对象,而且现在的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老百姓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普遍对实习生和见习生抱以不信任的态度。同时,有些检查如阴查、肛查、仿生仪器的使用等均为侵入性操作,学生在实习中不规范的操作会给产妇带来的不适感,让产妇抗拒。
5.师资力量投入不足。长期以来,产科临床教学工作都是由助产士担任的,没有专职带教老师,繁重的临床工作使她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实习生进行系统带教,而且随着产科医疗纠纷发生率的逐年增高,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教师的医疗教学行为变得保守和谨慎,对于一些急重病不敢让学生参与处理,只是在处理结束后给学生口头上的总结,甚至有些教师只让学生帮忙做些轻松的工作,比如送化验单,打扫办公室,或者洗婴服等。而且近年来中职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医学生接触实际临床病例的机会也就相应减少,这也使得妇产科学临床带教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临床实践教学中面临问题的解决办法及改进措施
1.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学观念。(1)转变教师角色观。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要将教师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问题的探索精神,从而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是以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把课堂教学设计成师生座谈会形式,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教师作为主持人,根据大纲的要求先选定讨论的题目,如“孕期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哪些食物不利于胎儿的发育”。这些问题跟生活很贴切,答案多种多样,鼓励他们应不因循守旧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查询手段比如手机、电脑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畅所欲言。
2.教学中应用模拟产妇。教学中系统培训一些同学,经培训的同学能发挥扮演产妇及家属。模拟从产妇入院至分娩后出院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模拟产妇会提出实际临床的问题及症状,学生对产妇的问题做出应对。以往“病史采集”这个章节的教学多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听起来很枯燥,这个方法能锻炼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容易领会所学内容。为学生们设计一些场景比如:产妇突然大出血,抽搐,晕倒等,培养学生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利用模拟孕妇练习一些操作,如孕妇的骨盆外测量,腹部四部触诊等,在操作过程中,除了注重动作的准确、熟练外,要求加入与孕妇的交流,如问候、解释、保护隐私、道谢等。这种操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逐步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同时,临床教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培养医学生问诊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每一位临床工作者均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带教工作,带教老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比如产妇在住院的时候老师先将学生介绍给产妇,“您好,这是我们的‘某某助产士,您在住院期间如果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找她,她很乐意为您服务”。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觉得到了老师的重视,还能建立他们的责任感;当遇到不配合的患者时,教会学生如何耐心地对产妇进行劝导和解释,经过交流取得患者的配合和信任后,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3.注重“以孕妇为中心,以产妇为中心,以母婴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使学生能实践关爱生命、尊重生命。(1)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助产专业的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肩负人文素质的教育,老师的言行举止,待人态度,工作作风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临床带教时,在和产妇交流过程中老师要体现礼貌和关注;在为产妇检查时,先得到产妇的同意,注意保护产妇的隐私,检查前请房间里其他人员回避,冬天先暖热手再接触产妇皮肤;检查时时刻关注产妇的表情,多点关切的询问“有没有不舒服”“我有没有弄疼你”等;检查完成后,帮助产妇穿好衣物,扶产妇下床,并对产妇说“谢谢你的配合”。整个过程要让产妇感到温馨的关怀。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人与人的相互关怀。
(2)利用模型模拟临床实景。老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意境”之中,根据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精心设计人文关怀的情境。如给新生儿沐浴前,询问产妇什么时候喂的奶,为新生儿轻拍后背10分钟以上,再给其洗澡,洗澡前调好室内温度,试好水温,操作过程中要求边洗边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沐浴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洗完澡之后给宝宝进行抚触,操作过程中始终面带微笑,跟宝宝有眼神和语言的交流。设置产妇询问“我的奶不知够不够,宝宝不知能不能吃饱,宝宝老是溢奶怎么办”等情境,让学生来与产妇沟通,沟通过程中始终表现出人文关怀。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1)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因为产科的高风险性,因此,在新的妇产科教学模式中要强调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教育。通过强化医学生法律知识和风险意识,促使医学生在医疗行为中能够形成自我保护的观念,从而减少产科领域医疗纠纷的发生。
(2)建立“绿色教学通道”。由于学生实习时间有限,平均每个科室只能呆1个月,加之二甲医院的病种有限,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想完成教学大纲那么多病种要求是很难得。为弥补该不足,建议教研室建立“绿色教学通道”,即建立各科室师生联系簿,遇到特殊和急重病例如宫颈妊娠,胎儿畸形,产后大出血,前置胎盘等及时通知学生回到产科学习,为学生提供再学习的机会。
(3)带教老师在医疗教学活动中从多角度、多环节强调患者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在医学伦理学的课堂上,强调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实习期对学生进行隐私保护的专题培训,着重介绍保护隐私的具体方法;建议各医院在患者入院告知书中加入教学医院实习医学生参与医疗活动的内容,取得患者理解;询问病史应先叫产妇家属回避,选择安静的办公室,或者独立的病房,询问隐私内容时如要询问冶游史、既往生育史、性行为等要选择与产妇独处的时候;进行体格检查时要确保检查室的隐蔽性,如先拉好屏风,再协助产妇躺下,学生检查时带教老师必须在场,严格按照医疗规范,做到一诊一患,一次检查原则上不超过3人;在出院患者常规随访时,加入隐私保護满意程度调查。
(4)强化教学意识,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强化教师的教学意识,协调医疗、教学的矛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挑选热心教学、责任心强、理论水平较好、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带教老师。教研室应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提出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相互传授教学中的体会和经验,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产科设置学生学习课堂,装备包括电子多媒体、投影仪、产妇模型、新生儿模型等,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练习。
参考文献:
[1] 谢玲,佘静,罗晓燕,等.“产科学及护理”三维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 19(1):127-132.
责任编辑 程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