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梦龙、郭初阳《愚公移山》的课例差异研究

2018-05-14张彦捷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8年1期
关键词:愚公移山天帝愚公

张彦捷

【摘 要】

本论文以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后记及相关论著为基本素材,通过分析钱梦龙与郭初阳在文本解读和对学生的关注上的差异,在面对一篇课文该选择何种方式安排教学,以及选择合理的方式关注学生。

【关键词】

愚公移山 文本解读 对学生的关注

《愚公移山》是初三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文言文,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后应该认识塑造愚公这一形象的意义,理解这篇语言的寓意。

一、对文本的解读

钱老师对《愚公移山》的解读是从“寓言”角度入手的。在自读预习环节的教案中,他让同学们自己查词典,了解了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其实就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这种解读,给予学生的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同时也合乎寓言的特点。

在人物分析和主旨揭示环节的教案中,钱老师认为上这篇课文,首先应该带领学生理解愚公究竟是“笨”还是“不笨”,这需要通过对话来完成,而解决愚公“笨”或“不笨”这个问题主要在于采用什么观点去解读愚公移山的精神。如果认为愚公这样做是“为子孙后代造福”,那么愚公不笨,还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显然,钱老师对愚公精神的把握是符合人们对这个寓言的理解的。

在小结中,钱老师用课文的结尾做了总结,“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愚公移山这件事,害怕他不停地挖下去,把这件事告诉了天帝”,是因为愚公移山的决心,而使山神感到害怕,所以向天帝报告,最后天帝被他感动了。不难看出,这些都突显了愚公移山的伟大力量。显然,钱老师不认同这两座大山最后是被神仙的力量搬走的错误观点,反而认为这突显了愚公移山的伟大。

钱老师对《愚公移山》的分析,合乎“寓言”的体裁特点和人们对“愚公精神”的一般理解,学生能听懂,所以这堂课有了教学成效。

郭老师则是从“文化”这个视角对《愚公移山》进行品读。

不难发现,在郭老师的教学设想中,他的着眼点并不在于《愚公移山》本身讲了什么,而是把《愚公移山》作为文化符号来处理。

郭老师把生活经验加到《愚公移山》中,这篇课文已经不是纯粹的“寓言说理”,而是“人情故事”。《愚公移山》的故事细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篇课文,它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郭老师错误地却把故事细节当作整堂课的重点,如在“愚公能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代都是男孩”、“朔东雍南从天而降两座山”等问题花大量时间,在课堂上讲没有很大的意义。

郭老师还把移山的成果归之于天帝。这个解读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天帝的“惧”。虽然,大山最后是被夸娥氏二子移走的,可这改变不了两座大山是在山神感到害怕,天帝被愚公感动的前提下被移走的。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忙,就单凭愚公的智慧与不懈努力,这两座大山终究也会被移走。

二、对学生的关注

钱老师的课是在学生基础之上完成的。钱老师的课没有设置毫无意义的导入语,而是直接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课堂教学首先解决的是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容易的问题就让学生们通过思考自己解决,最后教师总结,总结前先提出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不仅有文言方面的基础性问题,也有关于文本方面的结构问题。语文课,最主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扎实的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

钱老师的课是通过学生的教学,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填鸭式”地把自己的思想、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来获取知识。同时,钱老师也有对学生的引导,这些指点都是以学生的思考为出发点的,老师的“训”和学生的“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教学,学生们都在说、思考,似乎也在学习,但这些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特别是很多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样的情况是危险的。

课堂要结束时,郭老师完成铺垫工作,自认为可以得到心中想要的结果,提问学生“中国人为何对这个疯狂的愚老人如此敬畏”,他希望学生从“外援说”“傻老头说”这些角度来解读这个寓言故事,但学生们都用学习这则寓言故事之后受到的启发回答,学生们的回答,都与教师完全不同。他们的答案与郭初阳老师解读的愚形象截然相反,捍卫了“愚公精神”。郭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有得到自己心中所想的回答,便和学生说大家课后可以花时间再思考一下愚公这个话题,于是草草地结束了这堂课。这是一节没有教学意义的课,因为学生的认识没有发生变化,虽然这个老师的预设是错误的。

【结 语】

教学《愚公移山》,首先要尊这篇文章的体式特点——寓言。寓言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的,所以教學该文的前提要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寓意。每一节课都应该以所学文本为基础,所谓的深入文本也是指课本上的文本,而不是其他的文本,一切解读都要建立在所学文本和学生实际之上。

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对象是谁这个问题,是教学的根本问题,从教师关注的对象来看,也可以看出这个教师是否是一个合格的老师,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了学生”,包括从学生角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检验教学。所以,教学的出发点应该是学生,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正确的教学内容,在这方面,钱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未正式发表)

【2】黄厚江.课堂“教”“学”关系的矛盾及处理【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5(01)

【3】钱梦龙.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李海林.论语文教师的代际传承语文教学通讯,2007(10)

【5】刘国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愚公移山天帝愚公
最北冻土带上的“愚公”
狐假虎威
《天乩之天帝传说》登陆爱奇艺
江乙对荆宣王
影像艺术家杨福东与劳斯莱斯汽车合作艺术短片《愚公移山》上海全球首映
《愚公移山》——杨福东影像新展
《愚公移山》一课的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
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