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2018-05-14周海波
周海波
【摘 要】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日常的作文教学课堂教学通过我们该如何去做?笔者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带领学生体验生活”“倡导学生融入生活”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阐述,让学生见人、睹物、其声、历事,获取鲜活而又真实的作文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再为写作而发愁。
【关键词】
生活引路 积累素材 激发兴趣 快乐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启示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生活?我以为,首先要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作前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见人、睹物、闻声、历事,以获得更多的、更鲜活的写作材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不再为写作而忧愁。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实施具体的作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充足的时间去认识、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彻底解放孩子的思想,把孩子的世界还给孩子,倡导“从自己的生活写起”,让他们有更多的生活体验,从而在课堂上“多写真情实感之文”。那么,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一、“万紫千红总是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小学生而言,“无‘米下锅”固然是写作的最大障碍,但“有‘米难为”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正如刘国正先生说的:“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什么精金美玉,就不值得去拾取和收藏的缘故。”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生活,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范围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容易造成学生生活体验和感悟上的麻木迟钝,从而出现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为了让学生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因此,引导学生学会真实地写作,表达真情实感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勤观察、细观察、善观察。
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观察的事物、有许多有意义的情景,怎样才能使学生不错过这些生活画面,及时捕捉观察对象呢?首先要多引导,其次要多提醒。例如,要写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外貌上有什么特征?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我最熟悉他的哪些方面?……类似的问题教师要不断不断地提醒,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习惯。
学生对一些司空习惯的事物很少注意,常常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写人,往往千人一面;写事,往往千篇一律。对这一现象,我们要引导学生调动感官仔细观察。眼看、手摸、口尝、耳听各种方式去充分感受事物的形、味、声、色等特点。在学生进行习作之前,要让他们发挥联想、想象,这样文章才能写得形象生动。
教师平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多多观察、仔细发觉、善于发现,这些都是学生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同样,这也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也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处处留心皆学问”——带领学生体验生活
“作文作文,听到就头疼”这样一句话流传了很久,如何让学生由“头疼”变得“快乐”呢?我在作文课上进行了“作文生活化”的尝试。如:写《老师不在场的时候》,我故意大半节课都没有去教室,同学们“原形毕露”,更在作文中展露无遗:跳眉毛舞的同学出现了、放哨站岗的出现了、“笑话大王”出现了、“学霸”也出现了……学生作文既新鲜又有血肉。又如写《一次实验》,在课堂上,我做了“鸡蛋浮起来”“纸杯烧水”两个实验,课后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结果学生作文,内容丰富、过程具体、层次清晰。
“课堂即生活”,语文课中,我安排了“班级新闻发布会”“夸夸身边的他(她)”等项目,为学生写人叙事积累素材。我又借学校有关活动之机,拓展了课堂的外延。“活动引路,作文随行”。“七彩故事”“节日悦读”“运动会”“艺术节”“读书节”“图书义卖”“成长仪式”“特色绳操”等等,纷纷走进了我们的作文之中,学生有真实的体验感悟,于是写出的作文内容充实,妙趣横生。这样做,无非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倡导学生融入生活
在写《我的家乡》作文时,我采取了以下做法:第一,“走出课堂看家乡”,看看家乡的新貌,鳞次栉比的高楼,四通八达的道路,清澈见底的河流……第二,“谈古论今说家乡”,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家乡的过去,家乡特产,气候宜人的环境,美好的未来。第三,“津津有味写家乡”,充分的作前实践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强烈欲望,情注笔端,一气呵成。正如于漪老师说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和人的认识能力是同步发展的。”
写作训练不要要求學生当堂完成,可以让学生或在图书馆查资料或调查访问,给予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习作的时间。如此,学生才能将作文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作文,不会再“为了作文而作文”。教师不局限于课堂习作教学,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时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样更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让生活引路,让作文随行!带着孩子阅读欣赏生活这一本“活书”,引入“活水”,方能浇灌出娇艳的作文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