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情怀探析
2018-05-14杨曼
杨曼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这种人民情怀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以贯之的主题,来自于丰厚的实践经验,同时又赋予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共富共享的时代特征,熔铸了习近平总书记扎根基层、关注扶贫和亲民朴实的语言风格等个人特点。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情怀;文化底蕴;时代特征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8.02.005
文章编号:1009-6922(2018)02-19-04
一、浓厚的文化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浓厚的人民情怀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命题,是关于我国古代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的核心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文化根基,是他的人民立场的文化根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民生、民本思想的论述,如:“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其意为祖先早就传下训诫,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要亲近人民;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意为把民众放在最尊贵、最显著的位置。再比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均阐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这些民本思想均强调了人民在历史舞台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与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也多次论及人民的主体性、根本性、基础性作用,强调人民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执政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的重申,是人民主体地位的重申,是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的重申。
二、深厚的理论积淀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的内涵、地位及作用,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对待人民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看法、基本观点,而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认为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的推动者、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无产阶级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这是马克思主義理论一以贯之的最高理想、价值追求和逻辑起点:“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了人类自由,为了人类解放。” “人民至上”的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标志和试金石。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从本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利益、立场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是完全一致、完全统一的。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贯穿始终的思想主线,那就是站稳人民立场、彰显人民情怀。毛泽东同志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并一再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坚持人民立场、人民宗旨不能丢,人民主体地位不能忘:“我们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总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秉持了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灵魂和理论、实践价值逻辑的基础,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人民情怀。
三、丰厚的实践经验
纵观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是因为我们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是因为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将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这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是被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人民的创造性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不仅多次强调“人民”,更重要的是赋予“人民”以新的内涵、含义,更加突出人民群众对国家、民族所做出的贡献,更加突出我们党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经历的历史性变革是依靠人民取得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已经创造了无数辉煌。我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人民是中国梦的追梦者,中国梦的实现依赖于亿万人民的创造。“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为伟大的人民点赞,是因为人民是国家改革发展的支持者。“中国人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人民是既是付出者又是收获者。“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人民是共同奋斗者,共同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人民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基本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完成者、创造者和共享者。我们祖国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祖国发展的荣光。
四、强烈的时代特征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一)人民情怀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体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经济建设中,习近平在2017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社会政策要注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積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基本民生保障”。同时,围绕高质量发展中要做到八项重点工作,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婴幼儿护照、儿童早期教育、养老保险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民众想要得到解决的操心事、烦心事等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有谈及。在文化建设方面,在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彰显了其浓厚的人民情怀。他说:“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在2018年1月22日召开的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政法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人民情怀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共富共享
改革开放之初,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允许差异性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改革开放由差异性发展转化为共享发展,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努力解决民生的痛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环境,这也是对人民情怀共建共享最好的注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谈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高质量在线,也是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具体表现。这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仅是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而是有了更高层次、更高要求、更高标准的需求,是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需求。“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是经济、军事实力的现代化,而是人的全面的现代化,实现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享有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重要的标志。
五、突出的个人特点
(一)扎根群众的工作经历
习近平总书记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从梁家河的知青、党支部书记,到河北正定县委书记,到福建宁德地委书记,到浙江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从村到县到市到省到中央,习近平总书记一步一个脚印从最基层做起。在当知青时,他便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他们建沼气池、办代销,群众需要什么习近平就干什么,培养了自觉的人民情怀。正如他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所说,“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
(二)关注扶贫的工作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最关心的是“困难群众”“贫困地区”。他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在他的5次新年贺词中有4次均专门谈到扶贫脱贫,“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关心、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国家的扶贫工作创造了世界扶贫事业的奇迹。但扶贫事业仍在继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可以说,对于扶贫工作的关注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情怀重要体现。
(三)亲民朴实的语言风格
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风格亲民朴实、真切平和、自然可亲。他善于用群众语言,用大白话,善于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与群众交流,不唱高调,不摆架子,也不“高冷”。这种语言风格拉近了与普通人、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感到平等、平易、平实。在与普通群众的交流中,他的一句“你比我大,我叫你大姐”温暖无数人心;他要求干部“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好似邻家大哥、自家长辈。2018新年贺词中,他的那句“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就好像跟老百姓面对面促膝谈心、围炉夜话,亲切感、画面感油然而生。他在看望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干部和乡亲们时,对乡亲们说:“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今天就是来听大家的,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充满了对乡亲们的真情真意,人民情怀通过其大众化、平民化的语言风格得以酣畅淋漓的呈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