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困境及创新
2018-05-14张剑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施工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只有结合经济社会和建筑市场的变化,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实现发展目标。本文首先指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风险,然后分析了经营管理的困境,最后阐述了创新途径和改进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困境;创新途径;改进方法
调查可见,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是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较强的工程招揽能力。但是,受到传统模式、传统思想的影响,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和国际先进管理标准相脱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力明显下降。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1、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和风险
1.1 特点
建筑产品规模大、专业性强、使用周期长,因此和其他企业相比,经营管理工作具有特殊性:①管理组织结构不固定,要根据工程规模、性质、环境等要素,灵活地进行调整和改变。②在客户管理上,要经过激烈投标竞争才能获得施工任务,签订合同后,施工企业和客户建立起法律关系、经济关系。③在预算管理上,不同工程项目的预算方案也不同,作为投标报价和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④施工流动性强,建筑企业不能维持人数众多的施工队伍,只能保留少数技术人员,施工期间采用劳务分包模式。⑤施工环境差,需要对人机料等生产要素进行频繁调动,员工的生活条件艰苦。
1.2 风险
①投标风险。投标期间的成本控制与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存在时间周期上的不同,市场波动,建筑企业开发周期的变化带来投标报价的风险。②履约风险。一些施工合同的条款设置不合理,很多无法预计的风险要求前期综合考虑,带来履约的风险。③财务风险。基于不稳定的市场经济背景下,拖欠工程款现象时有发生,建筑企业只有向银行贷款,拖延了施工进度的同时增加了施工成本,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④利润风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企业选择低价中标方式,会缩减建筑企业的利润空间,不仅增加了成本控制难度,严重时还会出现亏本现象。⑤效益风险。一些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工作漏洞百出,尤其是现场施工管理问题频出,是引起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为建筑企业带来了效益风险。
2、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困境
2.1 管理模式粗放
目前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成本管理上,依然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体现在施工管理的随意性强,管理措施不规范,信息化管理技术处于空白等。企业要想提高产值和效益,只能是简单的加大投入的资源和人力,一方面會从侧面提高工程成本,另一方面没有发挥出技术要素的作用,难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企业属于劳务密集型产业,部分企业在运营管理上的思想落后,经营决策具有盲目性,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盲目借鉴其他工程项目的管理经验,不考虑项目规模、管理目标的差异,会降低管理效率;二是管理制度更新不及时,执行过程流于形式,或者管理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是缺少先进的管理手段,企业往往注重生产、忽视产出,注重产值、忽视效益,难以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2.3 资金投入不到位
中小型建筑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资金投入不到位,成为影响经营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往在房地产行业的带动下,建筑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不少中小企业转行,社会资金涌入建筑行业。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工程项目数量减少,已开工项目处于半停工状态,为建筑行业带来巨大挑战。由于流动资金不足,难以应对市场波动,企业为了眼前利益而错误经营,最终容易陷入经营危机,影响长远发展。
2.4 人员素质低下
在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中,不少来自于进城务工人员,缺乏专业的建筑知识,且企业的岗前培训不到位,导致人员素质低下。在施工期间,安全意识薄弱,没有佩戴安全防护设施,容易出现违规操作、违章作业等行为。此外,部分企业盲目扩大发展规模,降低了技术人员的选拔要求,甚至存在临时借调现象,由于技术管理水平不稳定,增加了企业管理问题的发生概率。
3、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
3.1 管理思想创新
新的经济常态下,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不能将管理重点单纯放在生产上,应该树立全面管理思想,对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创新。第一,对于大型建筑企业而言,应该彻底脱离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以建筑市场导向,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系。第二,对于中小型建筑企业而言,应该分析自身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将管理思想贯穿在各个环节,增强风险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创建良好的经营管理环境。
3.2 管理内容创新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扩展到各个方面,涉及财务管理、技术管理、施工管理、人力管理,以及发展规划和决策。在此背景下,必须对经营管理内容进行创新,具体如下:①从原来的单一型生产管理,转变为复合型经营管理,把企业当作建筑市场的一个环节,制定经营管理措施。②建筑企业要提高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能动态分析市场变化,及时获取有效信息,例如材料价格、人力价格、竞争力等。③关注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准确把控建筑行业的各种信息,为经营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持。④从实物形态管理转变为价值形态管理,提高价值流的中心地位,针对生产经营中的成本、资金、利润等要素进行全面管理。
3.3 管理制度创新
在建筑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中,管理制度既是引导也是保障,能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具有较强的约束效力。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能保证企业内部组织有效运作,能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要优化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责权利,避免出现扯皮推诿现象;然后引入市场机制,将资本要素、生产要素融入管理制度,确保制度体系满足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真正为经营管理工作服务。最后将企业效益、员工收益相结合,落实责任成本制、质量负责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4 管理体制创新
建筑企业创新管理体制,要以市场需求为准,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对企业层次、项目层次、劳务层次进行合理定位,处理好企业、项目部、施工队伍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三者在管理上的相同點,在于均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管理目标都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且具有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特点。另一方面,三者在管理上的差异,在于管理主体、管理层次、管理手段不同。企业只有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运行机制,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的宏观调控。具体来说,应该发挥企业领导、项目部经理、施工队伍组长的带头作用,积极配合经营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4、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改进方法
4.1 开展多元经营
建筑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树立前瞻性、长远性的眼光,制定多元经营管理战略,扩展业务类型和规模,延长产业链。具体来说,当前建筑企业的经营业务集中在土木工程上,常见如道路、桥梁、房屋等。多元经营要求企业在不影响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向和建筑密切关联的领域扩展,例如建筑材料、装饰装修等;向和建筑关联不大的领域扩展,例如矿业、贸易、金融等,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扩大利润来源。此外,随着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建筑企业可以尝试“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扩展海外业务,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4.2 调整产业结构
针对国家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战略,建筑企业应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采用租赁、兼并、出售等形式,在第三层面推进改革工作,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既要理清产权关系,又要明确市场主体,促使企业整合各项资源,提高企业管理机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突出企业的精、尖、专、特。另一方面,从承包方式入手,将大风险、大激励思想有机结合,明确经营管理的责权利,确保风险和利益相对等。具体来说,可以利用经营权租赁承包,促使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承包单位要强化监管职能,明确承包时间和基数;加强独立核算,调动各个经营方的积极性,实现超额归己、亏损自负。
4.3 强化合同管理
加强合同管理,才能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具体来说,一是要提高合同编制质量,保证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合理性,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为依据,满足其中的规范要求。二是项目管理期间,以合同规定的工期、质量、成本为目标,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配置材料、机械、人员等要素,推动现场施工顺利进行。三是总包企业要和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前者对工程整体负责,后者对总包企业负责,避免出现以包代管、吃费用差等行为。四是学习索赔技巧,利用合同内容约束发包方,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4 增强成本意识
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点,增强成本意识,是开展核算工作的前提。具体来说,核算内容包括材料采购、人工费、项目预算等,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加强定额管理,以定额为准编制计划、组织生产、进行核算,以此提高经济效益。对于财务人员而言,应该学习《企业会计准则》,对不合理的开支和资金占用进行压缩,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完善财务管理办法,改变账实不符、虚盈实亏现象;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盘活资产存量,实现节支增收的目标。
4.5 推行信息技术
第一,正确认识信息化。信息时代,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普遍,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应该对信息化管理有正确的认识。①信息化管理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离不开人员的决策和控制,将信息管理系统当作万能钥匙的想法是错误的,忽视了人员的主体性。②信息化管理工作,并不单纯是技术人员管理的信息化,而是全员、全周期管理的信息化,建筑企业应该创建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为信息化管理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③信息化管理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可能不会有明显的成绩和效益,建筑企业应该逐步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扩大管理范围,最终实现管理的全面性。
第二,培育规范市场。调查可见,目前建筑市场不规范现象依然存在,影响市场竞争和经营方式的公正性、公平性。如果盲目采用信息化管理,只能适应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和信息化建设目标相违背。对此,首先应该培育规范市场,其一依靠各个建筑企业的力量,积极拥护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其二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采用政策方针进行积极引导,最终完善管理制度;其三加强监督管理,对于发现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和惩罚。
第三,完善经营机制。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要开展管理咨询和调研工作,以便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优化流程,建立起科学的运行机制。以承包经营为例,要有完善的管控体系,避免出现以包代管现象。对此,建筑企业应该重视管理咨询工作,对相关公司进行深入了解,确保信息化建设满足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企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成为建筑企业的关注重点。一方面,落实培训学习工作,采用专家讲座、主题会议等形式,提供外出进修机会,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方法,促进个人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改进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从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两个方面出发,切实调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诸多困境,主要是管理模式粗放、制度不健全、资金投入不到位、人员素质低下。对此,企业应该从管理思想、内容、制度、体制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开展多元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合同管理,增强成本意识,并推行信息化管理,以此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旭,邰枫.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困境与创新[J].商品与质量,2017,(34):86.
[2]林波.企业运营策略研究——以路桥建筑施工公司为例[J].中国商论,2017,(4):76-78.
[3]张鹰.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进方案研究[J].财经界,2018,(9):138.
[4]陈梅.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风险及创新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7,(47):139.
[5]谢述林.浅析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及经济效益[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4):2042.
[6]付杜杜.浅议集团化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和控制[J].财会学习,2018,(17):209,211.
作者简介:
张剑(320602199012115317),1990年12月11日,江苏南通,男,汉族,本科,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