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

2018-05-14郑利昌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控制混凝土

郑利昌

【摘要】随着工民建筑这个行业不断的发展,其混凝土钢筋的结构也随之越来越复杂,且混凝土强度的等级也不断的提升,同时,混凝土的结构裂缝出现的概率也随之大幅度的增加,为工民建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及时对工民建筑里混凝土的结构裂缝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在实际的混凝土的施工中,积极提升混凝土的结构质量,避免结构性的裂缝问题发生,并给予针对性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混凝土;结构性裂缝;控制

1、概述

在工民建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当中,由于其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性裂缝容易导致渗漏,并对工民建工程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工民建设计指标、外形的美观以及设计使用年限等诸多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工民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就应当从根本上进行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从而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渗漏等问题的出现。另外,为了使得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宽度能够保持在合理可控的范围以内,乃至对于一些特别重要或关键的部位而言甚至要根除裂缝的现象,就非常有必要对于其开裂渗漏的原因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把握其裂缝的特点与机理,从而最终在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设计与混凝土施工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抗裂防渗的混凝土施工措施,以此来使得其设计中的相关指标能够得到有效实现。本文简要地探讨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工民建工程中的技术应用,并对其所产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从而相应地提出了几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性裂缝防治措施。

2、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性裂缝产生的原因

2.1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

为了提高工民建工程的稳定性和韧性,需要向工民建工程里面加入混凝土。但是,在向工民建工程浇灌混凝土和混凝土浇灌完成之后,混凝土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得工民建工程内部结构温度上升。工民建工程和外界温度差异过大会导致混凝土产生力的作用,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现阶段,在工民建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钢筋质量严重短缺,从而导致内部产生的拉应力全部由混凝土结构承担,不利于工民建工程的质量提高。

2.2混凝土收缩

由于在浇灌混凝土的过程使用的都是混合好的混凝土,含有的水分较多。在光照和风的作用下,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水分减少,从而体积收缩,产生形变。但是,由于混凝土本身还有钢筋结构,所以在钢筋的支持下,有一部分混凝土形状不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混凝土拉应力进一步变大,如果超过最大承载力,将会产生温度裂缝。

2.3温度突变

使用混凝土完成工民建工程浇灌后,由于光照的影响,使得工民建工程的侧面接受的关照面积明显多于其他地方。高强度和大面积的光照导致工民建工程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急剧上升。工民建工程表面的混凝土温度升高,但是内部却变化非常微小,出现温度差,产生拉应力。当然,有时候外界气温骤降,例如大雨过后,导致工民建工程表面的混凝土温度下降,工民建工程内部温度变化不大,也会产生内应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温度裂缝。

3、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性裂缝控制措施

3.1设计优化

所以,在进行工民建工程设计时,应当充分的考虑当地气候条件,还要加强对工民建工程混凝土薄弱位置进行修复和巩固,避免由于温度差的造成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变力,从而影响工民建工程的整体机构。与此同时,对于钢筋的选取要进行一定的注意,要选取保护层厚度较小的,这样不会因为保护层厚而出现温度裂缝的现象;除此之外,设置后浇带和伸缩缝的方法对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小的分割,同时还可以设计合理的结构与形状,以此对混凝土的散热面积进行扩大,从而避免其内部温度的升高过快,从而减少应力的集中情况并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在设计中还应尽量采用二次浇注的方法来进行混凝土的混凝土施工,并在二次浇注时加设聚丙烯纤维网或者钢筋网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3.2材料控制

混凝土水化热的大量释放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所以大体积混凝土显然应当尽量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通过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的方式来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对于混凝土的粗骨料,则应选用级配良好、强度高和粒径大的粗骨料,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同时还应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及其它有害物质的含量。对于混凝土的细骨料,则应在满足泵送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细砂或中砂,从而通过获得较小的表面积和空隙率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泥的用量。另外还可以通过掺加外加剂的方式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及相应地增大同龄期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3.3混凝土施工控制

改变混凝土成分配比,在干硬性混凝土中掺入塑化剂或者引气剂,降低水泥使用量;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进行冷处理,降低其浇筑温度;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需要减少浇筑厚度,确保浇筑厚度在500mm 以下,有助于散热;膨胀剂的品种和掺入量的选择需要通过试验验证,最后挑选最佳配置;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尽量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根据工民建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小,将一些数量的温度测量装置安装在混凝土上中下部,定时测量和记录相关数据,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的第1-4 天,每次测量时间间隔为2 小时,第5-7 天,测量时间间隔为4 小时,第8-15 天,测量时间间隔为一天,尽量将混凝土内外温差保持在25℃以下,一旦出现温差过大,需要借助专业的养护手段来缩小内外温差。

3.4冷却管降温

为了保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的内部温度过大,可以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预先铺设冷却管路,在混凝土浇注完成之后即可进行通水循环冷却,管内的水流量通常控制在1.5m3/h 左右(进水温度低于10℃时),若进水温度偏高,则水流量也应加快。冷却管的出水应排放到不影响混凝土施工的部位当混凝土整体初凝之后则可视情况利用该出水进行蓄水保温养护。当然在混凝土养护完成之后,为了不使中空的冷却管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其他产生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注浆和压浆的工作,通常采用真空压浆。

结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工民建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当中的关键之一,因此,在工民建工程项目混凝土施工中,其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往往都被作为一项最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来进行重点关注,并在其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都被予以重点监控。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为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与混凝土施工安全管控的关键项目之一,决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做到计划充分、贯彻坚决、落实细致。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工民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管理过程中,务必做到认真细致、精益求精,既不能弄虚作假,也要杜绝瑕疵和错误。只要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能够踏实完成上述工作,工民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乃至裂缝防治的圆满实现都是可以得到确保的。

参考文献:

[1]谭侃.徐建军.简述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预防措施[J].民营科技.2011(01)

[2]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专業委员会.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于国臣.建筑施工中裂缝的控制措施与管理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1(04)

猜你喜欢

工民建工程控制混凝土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研究工民建工程高层住宅施工的管理
浅谈工民建施工管理
工民建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及其优化
混凝土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