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听翻译、多媒体翻译与多模态翻译:辨析与思考

2018-05-14王红芳乔孟琪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6期

王红芳 乔孟琪

内容摘要:本研究辨析了视听翻译、多媒体翻译与多模态翻译三个概念,认为:视听翻译是针对视听文化产品的翻译,强调视听文本在翻译中的多符号、多维信息的转换;多媒体翻译是依托于多媒体技术的翻译,侧重多媒体文本翻译中所使用的多媒体电子系统及渠道;多模态翻译是多模态话语的翻译,重点在于翻译中语言模态及非语言模态信息的相互转换。三者之间既互相区别又彼此联系,视听翻译兼有多模态及多媒体属性。

关键词:视听翻译;多媒体翻译;多模态翻译

Title: An Analysis o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Multimedia Translation and Multimodal Translation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multimedia translation and multimodal translation. The author holds that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means the translation of audiovisual cultural products in natur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transfer of multi-semiotic and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Multimedia translation is multimedia technology-based translation which highlights the multimedia electronic system and channel in translating multimedial texts; whereas multimodal translation means the translation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concerning the transfer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modal inform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three conceptions are different from as well as inte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besides,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is both multimodal and multimedial.

Key Words: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multimedia translation; multimodal translation

Authors: Wang Hongfang is Ph.D. candidate at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E-mail: waiyuanhongfang@126.com. Qiao Mengqi is lecturer a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are British &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一、引言

“隨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翻译的对象除了传统的纸质文本外,还涌现了形形色色的涵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符号的文本,即超文本(hypertext)或虚拟文本(cybertext),而这些‘文本的翻译行为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翻译的概念”(谢天振 14)。引文中的这些“超文本”或“虚拟文本”,在视听翻译、多媒体翻译与多模态翻译的相关研究中比比皆是。有趣的是,在视听翻译研究文献中,“多媒体翻译”与“多模态翻译”出现的频率甚高,如Orero(2004)、Gambier(2013)、Taylor(2016)、刘大燕(2010)、许勉君(2017),似乎后两者与“视听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辨析后发现,视听翻译、多媒体翻译与多模态翻译的属性及本质虽不同,却彼此联系。本文中,笔者试图追本溯源,探索三个概念的渊源与发展,以厘清区别与联系,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照。

二、视听翻译的演进路径

2.1 从“视听”的含义说起

关于“视听”(audiovisual)一词的含义,有四种解释可以从词典中加以考证:(1)“看和听”。出自《书·蔡仲之命》:“详乃视听”,《史记· 秦始皇本纪》中亦有记载:“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2)借指耳目(替人刺探消息的人),出自《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更拜太傅。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3)看到的和听到的,谓见闻。汉荀悦《汉纪·平帝纪》记载:“臣悦所论,粗表其大事,以参得失,以广视听也。”(4)言路;舆论。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五明扇,舜所作也。舜广开视听,求贤为辅,故作。”随着时代发展及技术进步,较词典中的解释,“视听”一词的含义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它更多地依托于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常出现在“视听网”、“网络视听”、“视听演播”等语境中,体现着人们在新时代、新媒体背景下的视觉、听觉活动及体验。广义的视听,“承载和涵盖了以电子介质作为创造、呈现、传播、接受载体的所有视听活动……只要是以电子技术所呈现的图像和声音的文化传播活动,都可以统合在视听概念之下”(庞井君38),具体而言,它既包括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视听形态,也包括移动广播电视、网络影视、三维动画、3D电影等新型视听形态,甚至包括“未来可能出现的融合生物技术、脑神经科学、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的直接连接读取人脑视听信息的视听活动”(同上)。这些视听形态,统称为视听文本,均属于视听时代的文化产品,它们是受语言及非语言因素综合影响的混合型文本,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

2.2 视听文化时代的到来

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史,不难发现,它已经历纵横捭阖的四个时代:前语言时代、听说时代、阅读时代和视听时代(庞井君36-38)。前语言时代,即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诞生了人类的前语言文化;人类分音节的口头语言的出现,将人类带入了听说时代;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进入了文化的阅读时代;19世纪末,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两项伟大发明——摄影与录像技术,使人类步入了文化的视听时代,视听文化应运而生。视听文化与技术的发明及运用息息相关。“早期视听文化运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从形式上颠覆了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传播与消费方式”(韩晗115)。时至今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形式各样的现代电子视听文化及传播方式,正被广泛用于人类的信息传递及文化交往。在视听时代之下,“人类文化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正发生着剧烈转型,甚至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交往方式也因之发生强烈的震荡和改变”(庞井君38)。视听时代的文化,呈现出了泛视听化、融合化、社会化、产业化及个性化特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部署视听文化,建设“视听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同上 41-43)。

2.3 视听翻译是视听文化产品的翻译

2.3.1 术语变迁

19世纪末,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两項重大发明——摄影与录像技术,将人类带入了伟大的视听时代,电影及电影院节目应运而生。视听翻译(Audiovisual Translation, AVT)就是一种为电影与电影院节目的翻译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默片,人们最初也使用“电影翻译”(film translation)指代“视听翻译”。

随着技术进步、翻译实践及研究的拓展,“视听翻译”先后经历了“电影翻译”、“语言转换”(language transfer)、“改编”(versioning)、“屏幕翻译”(screen translation)、“多媒体翻译”(multimedia translation)几种术语的演进(Gambier, The position of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tudies 46)。“电影翻译”未包含电视、真人秀、专题纪录片等产品类型,其涵义过于狭窄;“语言转换”忽略了视听文本集多种符号(听觉符号、视觉符号、语言符号等)于一体的复杂性,有侧重语言符号的转换之嫌;“改编”未免过于宽泛,且难以与文学翻译中的“改编”(adaptation)相区别;“屏幕翻译”最初现于欧洲视听翻译研究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Studies in Screen Translation, ESIST),不仅指电视屏幕、电影屏幕及电脑屏幕上视听产品的翻译,也包含本地化,却不包含舞台、歌剧字幕翻译,且容易与“网页翻译”相混淆;“多媒体翻译”包罗万千,范畴不定;相比之下,“视听翻译”这一术语,在其所涵盖文化产品的范围、适用性等诸方面具有优越性。上述术语均有侧重,学者对AVT的发展亦持开放态度,“AVT研究在名称上的不统一并没有为该领域的研究和交流设置任何障碍,而是表明了时代的改变,反映了最近科技的发展,折射了这个领域不断变化的本质,是其活力的象征”(刘大燕64)。国内学者,如董海雅(2007)、肖维青(2012)、彭典贵(2013)惯用“影视翻译”指西方学者的AVT。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以来,“视听翻译”这一术语逐渐被中国学者所接受。

2.3.2 定义与学科发展

视听翻译是“一个可以囊括所有新技术发展和业内实践”的概括性术语,并不单纯关注节目类型或播放的场所,而是更强调译作与观众的交流通道(董海雅,蓬勃发展的视听翻译研究55),它广泛、直观而生动地传递着文化产品的信息,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往。奥雷罗(Orero)(2004)从视听翻译实践的角度概括了视听翻译的内涵。她认为,视听翻译“不仅包含任何媒体、形式中用于作品制作(或后续制作)的一切翻译或多符号转换,而且包括媒体的无障碍传播:即为残障人士而服务的听障者字幕(Subtitling for the Deaf and Hard of Hearing, SDHH)或口述影像(Audio Description, AD)”(Orero viii)。有学者认为,视听翻译“将多模态、多媒体的文本转化到另一种语言或文化的翻译研究分支”(Baker 13),从而定位了视听翻译的学科属性。

纵观学术界,翻译研究学者前仆后继,从未停止关于视听翻译学科发展的探索。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就有学者提出,视听翻译研究是“未被开垦的研究领域”(Delabastita 202);Bassnett(1991)将视听翻译列为“翻译和诗学”之下的研究内容;Snell-Hornby(1995)将视听文本的翻译列入文学翻译之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视听翻译实践的拓展与译者培训的开展,视听翻译已正式赢得学术认可。21世纪之初,Baker(2009)对视听翻译学科属性的定位,推动了视听翻译研究学科的进程。“视听翻译已发展了自身的理论视角及方法论,为其学术研究地位的确立提供了充分可能”(Díaz-Cintas 7)。目前,学者已达成共识,将视听翻译视为翻译学研究中的一个独立性研究领域。

三、多媒体翻译探索

3.1 从“媒”说起

欲知“媒体”(media),需了解 “媒”。《诗·卫风·氓》中有记载:“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古语曰: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由此,早期的“媒”,主要是在男女婚嫁中起传情达意的中介作用。“媒体”一词,源于拉丁语“medius”,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传播学中,媒体有两种基本含义:(1)媒体是传播工具、传播渠道和传播信息的载体;(2)媒体是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如电影、电视、广播、印刷品(书籍、杂志、报纸)、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等。根据传播方式,媒体可分为口头媒体、书写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和新传媒等(董璐 67),其中,新传媒又称“数字媒体”。每一种媒体的出现,都是对既有媒体的整合、延伸与革新。媒体的每次革新,“都伴随着人类思维的变化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李春媚 15),革新并不代表完全替代,相反,各媒体的融合与发展,是大势所趋。

媒体功能的融合,产生了多媒体,如多媒体电脑,集文字、影像、声音、数据储存、双向通信、网络等功能于一体,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体现着数字媒介的人性化与智能化。“多媒体”,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在计算机系统中,它是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认为,“多媒体是指具有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播放功能的现代技术,如在课堂上使用的电脑、投影仪、电视机、移动终端等,……它强调的是不同媒体技术的综合使用”(许勉君41)。早期的多媒体与教学(幻灯片、录像等)和先锋派艺术相联系,后来,新数字技术与数字传媒为多媒体带来了丰富新颖多样化的交际形式,如电子书籍、多媒体数据库、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反映了这些交际新技术的高科技特征”(刘大燕 63)。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多媒体,将继续呈现高科技、人性化与智能化特征,并以更加灵活多样化的姿态为人类带来更高的生活品质。

3.2依托于媒介与技术的多媒体翻译

3.2.1 定义

根据上文中关于“媒体”的两层基本含义,笔者认为,媒体翻译不仅指将一种语言文化内的媒体文本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化内的媒体文本,而且指在转换过程中所使用的媒体。广义的媒体翻译,不仅包括印刷媒体翻译,而且包括口头媒体、书写媒体、电子媒体和新传媒的翻译。国际传播视野下,媒体翻译具有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传媒文本翻译成为跨文化传播中一个直观重要的因素”(王海 205),在跨文化交流、外交与外宣等方面发揮着重要作用;于翻译理论而言,媒体翻译的实践丰富了翻译理论的内涵。实际上,媒体文本翻译已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斯内尔-霍恩比(Snell-Hornby)在《翻译研究:综合法》(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1995)中将各类翻译文本分为文学翻译、普通语言翻译和特殊语言翻译。对于舞台剧、电影、报纸、广告等媒体文本的翻译,她不仅引进文化史、社会文化与地域研究,也引进了专门主题研究,勾勒了媒体文本翻译的多学科研究途径。

维基百科将“多媒体翻译”定义如下:多媒体翻译,有时也指视听翻译,是翻译的一个专门的分支,是将一种文化语言内的多模态、多媒体文本转换为另一种文化语言的多模态、多媒体文本的活动,同时,它也指在翻译或转换过程中所使用的多媒体电子系统。此定义将多媒体翻译视为翻译的一个分支,并强调了待译文本所依托的多媒体系统以及文本的多模态、多媒体属性,但该定义将多媒体翻译与视听翻译相混淆,笔者认为欠妥。“多媒体翻译与视听翻译并不完全重合”(Gambier, The position of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tudies 46),以连环漫画的翻译为例,连环漫画至少融合了文字、图像两种传播信息,属于多媒体翻译,但却不属于视听翻译,因为它不是视听产品,不包含听觉信息的传递。“多媒体翻译,明确来讲,指翻译的媒介及交流渠道,它广泛地运用于电影、电视、剧院、广告、视听及移动设备通讯等多种领域,在全球及局部地域发挥着信息传递、娱乐、教育及广告等功能”(同上)。

3.2.2 对象与内容

多媒体翻译的对象所呈现的文本,是多媒体文本(multi-medial texts)。与传统意义上的文本不同,多媒体文本结合了信息代码和交际代码, 混合了文字、图像和声音, 是具有三维性质的超文本结构。莱斯(Reiss)是“关注为说或唱而进行书面表达的听觉媒体型(audio-medial)文本的第一人”(Gambier & Gottlieb x)。“莱斯的听觉媒体型文本更多地是指广告文本而非电影翻译和纪录片翻译”(Munday 268)。斯内尔—霍恩比(2006)将多媒体文本视为由技术或涉及视觉媒体和声音媒体的电子媒体传递的文本,突出了技术与电子媒体对于此类文本的重要性。多媒体文本具有两大特征:多重符号聚合性与交互性。多媒体文本的意义是文字和非文字符号(如图片、声音、颜色和版式等)的总和, 多重符号共处于多媒体交际的大环境中。多媒体文本的交互性首先在于各符号间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意义的构建;其次在于接受者和文本之间相互作用,如个人与电脑、个人与电影电视等媒体的交互,所用媒体不同,交互程度各异。

多媒体翻译的内容相当广泛,首先,“它包括为电影或电视而进行的视听翻译,如字幕翻译、配音、画外音等等,也涵盖了屏幕翻译(电影、家庭和公司录像、电视节目)的领域,还包括戏剧和歌剧的翻译”(刘大燕 63),其次,因它涉及到信息通讯技术产品的本地化及互联网产品的翻译,包括“为互联网和在互联网上的翻译、脱机产品和服务的翻译”(Gambier & Gottlieb xi),如字幕/配音组、网络动画,也属多媒体翻译的范畴,此外,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视频游戏、网上交流也属此类。可见,多媒体翻译包罗万象,导致其概念模糊,范畴不定,“多媒体翻译这一概念,会导致某种困惑”(Gambier, Screen transadaptation 171)。似乎,凡是能与多媒体技术有联系的任何翻译行为,都可以被统括在多媒体翻译之下。

四、多模态翻译透析

4.1从“模态”的含义说起

“模态”(modality)一词,源于生物学与生命科学中的5种感知渠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当这5种感知渠道用于交际时,就产生了5种交际模态。朱伊特(Jewitt)(184)认为模态是“有组织、有规律的任何表现及交流方式”;顾曰国(3)从人机互动中受到启发,认为人类通过感官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就是模态。模态,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象、颜色和音乐等符号系统(朱永生83)。克雷斯和凡鲁文(Kress & van Leeuwen )(Multimodal Discourse 20)将“多模态”(multimodality)定义为:“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同时被使用的多种符号资源,就构成了多模态”,强调社会情境与多样化符号资源的运用;多模态指语篇中使用的多种符号资源,既包括口语及书面语资源,也包括图像、空间及其他用于构建语篇的非语言资源(Baldry & Thibault 4);LeVine & Scollon(2)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将多模态定义为“交际时所采用的多种模式,如言语、颜色、味道、图像等”,诺里斯(Norris)(404)则认为“言语交际方式与非言语交际方式(如手势、姿势)共同构成了多模态的社会互动”。综合考虑,笔者认为,多模态指用于建构语篇或社会交际(互动)的资源、渠道和媒介等多种模态构成的符号系统,它不仅包括语言符号,也包括非语言符号。

传统意义上的话语基于语言,如“话语是超越句子或小句的语言”(Harris 3),功能主义者认为话语“是社会文化语境中互动的产物”(代树兰26)。多模态中的“話语”刷新了话语本身的含义,多模态话语,指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模态所形成的“现实知识的社会建构”(Kress & van Leeuwen, Reading Images 17)。分析多模态话语时,不仅关注语言模态,还要关注声音、图像、动作、空间、手势、技术等非语言模态,“语言是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和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系统也是意义的源泉”(朱永生 84)。

4.2 多模态翻译面面观

4.2.1 定义

目前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至今未有定论。笔者认为,多模态翻译(multimodal translation),即多模态话语意义的翻译。国内有学者认为,它至少包含三层含义:首先,多模态作品的翻译,包括但不限于影视作品/视听作品、漫画、连环画、题画诗、儿童读物、广告等的翻译;其次,翻译中不同模态之间的转换或综合运用,如将文字模态转换为图像模态;第三,多模态理论在翻译教学与实践的运用,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多媒体文本,从而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系统参与学习(许勉君 41)该论述囊括了与“多模态”、“翻译”相关的几个重要内涵——多模态话语、模态转换、多模态理论、多媒体、翻译教学与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由此,多模态翻译与多模态作品、模态转换、多媒体技术、翻译教学与实践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4.2.2 理论基础

多模态翻译是翻译学研究中的新术语、新事物,有待于被研究、挖掘。针对这一新术语,笔者拟尝试性概括了它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即,多模态话语与多模态话语分析、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及符际翻译。鉴于笔者已介绍前两方面,此处只简述符际翻译。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学专家Roman Jakobson 在专著《论翻译的语言学方面》(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232-239 )中归纳了三种翻译类型: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al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其中,符际翻译,又称“变形”,指用某种非语言符号系统的符号来解释语言符号的现象,例如,将书面文本转换为音乐、电影或是绘画等形式。符际翻译将非语言符号纳入研究对象,将语言符合与非语言符号之间的信息传播作为研究内容,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翻译内涵,为翻译研究开拓了新视野、新思路。多模态翻译的其中一个含义在于不同模态(语言模态与非语言模态)之间的转换或综合运用,鉴于此点,笔者认为多模态翻译与符际翻译有异曲同工之妙。

4.2.3 研究前瞻

与翻译学研究领域内的其他类研究(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相比,多模态翻译研究比较滞后。究其原因,有两方面:其一,以往的研究侧重于单模态(主要指语言)层面的语际翻译,忽略了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符际翻译;其二,多模态翻译的理论基础之一——多模态话语理论尚不成熟、不完善,从而限制了研究的深层次发展。此外,“目前国内关于多模态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视翻译和多模态翻译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并且多数研究,只是简单套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研究方法和内容大同小异,研究视角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许勉君40)。展望未来的多模态翻译研究,应以多模态翻译学科建设为主要旨归,从纯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及方法论建设三方面同等发力,具体研究内容应包括:多模态翻译理论建构、多模态语料库建设与研究、多模态翻译产品、过程与功能研究、多模态翻译人才培养、多模态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等。

五、结语

本文对视听翻译、多媒体翻译与多模态翻译三个概念进行了相关辨析,呈现了它们的渊源、研究与发展。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视听翻译、多媒体翻译与多模态翻译三个概念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如图所示)。

图  视听翻译、多媒体翻译与多模态翻译的关系

视听翻译强调的是视听文本(如电影、电视剧、脱口秀等)翻译过程中的多符号、多维信息的转换,本质上,它是视听文化的翻译,具体体现为视听文化产品的翻译;多媒体翻译侧重多媒体文本(如网页翻译、连环漫画、网络动画等)翻译或转换过程中所使用的多媒体电子系统、媒介及渠道,本质上,它是依托于多媒体技术的翻译;而多模态翻译的重点在于多模态话语(如影视作品、儿童读物等)的翻译中多模态(如语言、声音、图像、技术等)信息的转换,本质上是不同模态的话语之间的转换与翻译。当人们使用不同的符号资源或模态来制作、翻译视听文本时,视听文本就具有了“多模态”属性,视听翻译可被称为“多模态翻译”。当各种模态,如语言、图像、音乐、颜色、视角与多媒体屏幕的主要功能相组合时,视听文本就具有了“多媒体”属性,视听翻译亦可被称为“多媒体翻译”。如尼葛洛庞帝(Negroponte)(68)所言:“视听文本的视觉模态与听觉模态在多媒体技术的协调下,借助屏幕得以同步呈现,因此,视听文本不仅有多模态属性,而且有多媒体属性”。

此外,多模态话语分析需要借助多媒体手段,如声音的转录、动态图像的录制与分解,语料库的建立等,它的发展将日趋结合多模态和多媒体(辛志英 210)。多模态理论(尤指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视听翻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是视听翻译研究的必要理论;多媒体为视听翻译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视听翻译的蓬勃发展,是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与数字网络技术的必然产物。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Baker, Mona and Gabriela Saldanha, ed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2009.

Baldry, Anthony, and Paul J. Thibault. Multimodal Transcription and Text Analysis: A Multimedia Toolkit and Coursebook. London/ Oakville: Equinox, 2006.

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Methuen, 1991.

代树兰:话语、话语分析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界定与发展。《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3(2013):26-30。

[Dai, Shulan. “The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discourse analysis and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Journal of Xi 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3(2013): 26-30.]

Delabastita, Dirk. “Translation and mass-communication: Film and TV Translation as evidence of cultural dynamics.” Babel 4(1989): 193-218.

Díaz Cintas, Jorge. “Introductio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An overview of its potential.” New Trend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Ed. Jorge Díaz-Cintas. Bristol, Buffalo, Toronto: Multilingual Matters Limited. 2009. 1-20.

董海雅:西方语境下的影视翻译研究概览。《上海翻译》1(2007):12-17。

[Dong, Haiya. “A review o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tudies in western context.”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ion 1(2007): 12-17.]

——:蓬勃发展的视听翻译研究及教学——Jorge Díaz-Cintas访谈。《上海翻译》4(2012):53-57。

[---. “An interview with Jorge Díaz Cintas o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ion 4 (2012): 53-57.]

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Dong, Lu. Key Theories and Concepts in Communication.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Gambier, Yves, and Henrik Gottlieb, eds. (Multi) Media Transla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1.

Gambier, Yves. “Screen transadaptation: Perception and reception.” The Translator 2 (2003): 171-189.

---. “The position of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Eds. Carmen Millán and Francesca Bartr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Tylor & Francis Group. 2013. 45-59.

顧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外语电化教学》2(2007):3-12。

[Gu, Yueguo. “On multimedia learning and multimodal learning.” Computer-Assiste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2(2007): 3-12.]

韩晗:早期视听文化:中国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起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5(2017):111-117。

[Han, Han. “Early audiovisual culture: the important origin of Chinese modern cultural industries.”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Arts & Humanity) 5(2017): 111-117.]

Harris, Zelling.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28 (1952): 1-30.

Jakobson, Roman.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On Translation. Ed. Reuben. A. Brow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232-239.

Jewitt, Carey. “Multimodality and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Ed. OHalloran, Kay.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4. 184-195.

Kress, Gunther, and Theo van Leeuwen. Multimodal Discourse. London: Edward Arnold, 2001.

---.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Images. London: Routledge, 1996.

LeVine, Philip, and Ron Scollon eds. Discourse and Technology: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4.

李春媚:四大媒体特征论。《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004):15-18。

[Li, Chunmei. “On the features of the four media forms.” Journal of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1 (2014): 15-18.]

刘大燕:析 AVT 名称演变:从电影翻译到多媒体翻译。《上海翻译》4(2010):61-65。

[Liu, Dayan. “The Name of AVT—AVT studies from film translation to multimedia translation.”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ion 4(2010): 61-65.]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3r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Negroponte, Nicholas. “Multimedia.” Feb 8, 2018 .

Norris, Sigrid. “Multiparty interaction: a multimodal perspective on relevance.” Discourse Studies 3(2006): 401-421.

Orero, Pilar.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A new dynamic umbrella.” Topics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Ed. Pilar Orero.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4:vii-xiii.

庞井君: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视听转型。《天津社会科学》5(2013):36-43。

[Pang, Jingjun. “The audiovisual transition of contemporary peoples cultural development.”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5(2013): 36-43.]

彭典贵:影视翻译中情色禁忌语的归化策略。《上海翻译》3(2013):66-68。

[Peng, Diangui. “On domestication strategy of sexual language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ion 3(2013): 66-68.]

Snell-Hornby, Mary. 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1995.

Taylor, Christopher. “The multimodal approach i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Target 2(2016): 222-36.

王海:《傳媒翻译概论》。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Wang, Hai. An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for the Media. Guangzhou: Jinan University Press, 2011.]

肖维青:论影视翻译课程的技术路径。《中国翻译》5(2012):44-47。

[Xiao, Weiqing. “On the technological method of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course.”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5(2012): 44-47.]

谢天振:现行翻译定义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对重新定位和定义翻译的几点反思。《中国翻译》3(2015):14-15。

[Xie, Tianzhen. “The current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outdated—some reflections on the repositioning and re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3(2015): 14-15.]

辛志英: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社会科学辑刊》5(2008):208-211。

[Xin, Zhiying. “The new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analysis—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2008): 208-211.]

许勉君:中国多模态翻译研究述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2017):40-46。

[Xu, Mianjun. “A review of multimodal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2017): 40-46.]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外语学刊》5(2007):82-86。

[Zhu, Yongsheng. “On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5(2007): 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