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2018-05-14陈程
【摘要】随着城市开发的加快,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的优劣是检验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的重要标准。结构工程作为建筑项目中的工作重点,是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正是因为如此,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结构工程的严谨性,提高结构工程质量。而如何提高结构工程质量,减少质量缺陷成为了建筑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结构工程的质量,需要从多方面做出努力。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对造成工程质量缺陷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建筑结构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防治对策
结构工程一直是建筑质量管理中的重点,对于建筑结构工程来说,一旦这一环节出现质量缺陷,那么必定会对后期的施工产生影响,不仅仅会拖慢整个建设进度,还会造成结构质量隐患。现阶段,对于建筑管理者来说后,必须严控结构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虽然,目前随着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设备的采用,施工技术和工人操作水平都有着质的提升,但是,质量缺陷仍然还是一个比较常见问题。因此,要想提高结构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对相关的质量缺陷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建筑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施工过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1.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问题
建筑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建筑物都必须有可靠的地基和基础,从施工 角度来看,产生质量问题在施工方面主要有以下因素:
(1)未按设计图纸、地质勘查报告进行施工,直接导致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未能符合设计要求,将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严重的将造成建筑物破坏甚至倒塌;
(2)施工人员测量放线错误,造成地基基础工程轴位偏差较大、持力层未达到设计要求等严重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后序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3)未落实混凝土、钢筋等建筑材料进场报验手续,造成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投入使用,导致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未能符合验收规范要求;
(4)天然地基、桩基础工程未及时进行验收前的检测,无法评估建筑地基基础的承载力、桩身完整性等设计指标是否满足验收要求,某些工程为了赶工程进度,未对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进行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未及时闭合处理,擅自进行隐蔽工程施工,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验收规范要求,造成的质量隐患直接影响后序工程施工,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行为。
1.1.2 建筑主体结构出现的质量问题
建筑主体结构分部工程有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子分部工程,而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从施工角度来看,造成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因素:
(1)未落实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进场报验手续,造成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投入使用,导致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未满足设计要求;
(2)模板分项工程施工质量较差,施工人员对图纸不熟悉,未按施工方案进行支架,导致模板尺寸偏差、支架系统失稳等现象出现,直接造成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较差和施工安全隐患;
(3)钢筋分项工程施工质量较差,施工人员对图纸不熟悉,未按图进行钢筋安装,出现漏筋、少筋等偷工减料现象,造成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不足,主体结构出现开裂、局部破碎、刚度降低、构件垮塌等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是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之一;
(4)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较差,施工人员对图纸不熟悉,采用低于设计等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不当导致混凝构件存在质量缺陷,拆模后未落实养护措施,如下图一所示,直接造成混凝土构件出现如蜂窝、麻面、开裂等质量缺陷问题。
1.2 管理方面的原因
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既有经济和社会的原因,也有技术的原因,而管理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违背基本建设程序问题,相关单位都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指出: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原因,为了赶工程进度,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单位要求的不合理工期进行施工,建筑市场出现了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的畸形现象,严重违法基本建设程序,反映当地建筑市场管理处理于混乱状态,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之一;
(2)工程地质勘察质量较差,建设单位为了节省投资成本,让低价中标的单位进行详细勘察和超前钻施工勘察,甚至不进行超前钻施工勘察,地质勘察过程的钻孔间距较大,不能反映实际地质情况,未能查明诸如孔洞、软弱下卧层等地质特征,误导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单位施工,造成地基基础存在不均匀沉降、结构失稳、主体结构开裂等质量问题出现;
(3) 工程设计管理不合理,結构设计方案不理性,设计图与结构实际受力不符,使用荷载选取不当,忽视了一些构造要求,如沉降缝、伸缩缝、后浇带等,这些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
(4)施工过程管理混乱,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不当,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特别对施工规范、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的熟悉度较差,不重视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一味赶进度,盲目蛮干,直接导致建筑结构工程产生质量问题;
(5)建筑物使用不当问题,有些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改变其使用功能,增大了其使用荷载,忽略了结构安全性的问题,随意凿墙开洞,这些都超出了原设计要求,埋下了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隐患。
2、建筑结构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对策
2.1勘察、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建设单位应重视前期的勘察、设计工作,不能仅重视投资成本的控制,也要保证勘察、设计文件的质量,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工程原始资料进行勘察和设计工作,确保设计图纸的合理性,设计图纸不仅要保证结构安全可靠,也要满足施工合理性经,勘察和设计单位应重视图纸会审工作,应把工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对各参建单位进行书面交底,(下转96页) (上接94页)积极配合参建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技术咨询工作;
2.2 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
为了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应认真落实材料进场报验工作。例如在在使用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前,施工和监理单位都要审查其质量保证文件和型式检验报告是否齐全,在监理单位见证下取样送检,确保材料检测合格后才投入使用。
2.3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1)施工单位应重视技术交底工作,每一个分项工程的难点疑点都要进行现场交底;
(2)认真对待图纸会审工作,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熟悉图纸的内容,及时把图纸的疑点反馈给设计单位,确保图纸的施工合理性,坚持按图施工的原则,避免由于设计问题而导致出现质量缺陷;
(3)建设、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应到场履职,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督促施工单位按图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验收要求;
(4)若建筑结构工程出现了裂缝、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时,参建单位应及时就质量问题召开处理会议,探讨处理措施并形成书面会议文件存档,由设计单位出具处理文件,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文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审批合格后进行质量问题处理,最后由监理单位组织参建单位对问题构件进行验收。
2.4质量监督机制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要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可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为了提高结构工程的整体质量,监督人员应随机抽查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督促参建单位及时闭合处理质量问题,监督各责任单位是否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履职和验收,减少施工环节的失误,对参建单位的责任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结语:
结构工程是工程项目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由于一些现实原因,结构工程还存在着一些质量缺陷,为了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要加强结构工程的管理工作,对结构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谷志民,常跃军,常笑乐.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分析与防治[J].山西建筑,2011,37(23):213-214.
[2]李博,左鹏.浅析建筑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原因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52):51.
[3]赵振宇,令文君.中外建筑工程质量保险体系比较分析与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0,(08):5-8.
[4]赵维树.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及倍效关系研究[J].安徽建筑工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2(02):116-121.
[5]王国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作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4,(19):161-162.
[6]贾东鹰.浅谈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要点[J].建设监理,2014,(07):73-75.
[7]惠稳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相关规定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浅析[J].低碳世界,2016,(11):120-121.
作者简介:
陈程,广州市番禺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