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2018-05-14李莹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成本管理BIM技术建筑工程

【摘要】BIM技术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企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应用,其提升了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并在成本管理、资金控制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基于BIM技术的内涵,探究BIM技术与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建筑工程企业在发展中能够充分利用BIM技术提升成本管理效果与质量。并在结尾位置就建筑工程企业如何利用BIM技术构建成本管理系统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成本管理

1、BIM技术内涵分析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被称为建筑信息化模型,其是基于信息技术形成的完备模型,能够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中建立相应的模型,方便工程项目所有参与方了解企业工程建设信息、资源使用情况、质量情况、安全问题。而且其不仅是通过平面图形提供企业管理的信息,还能够利用三维数字技术进行建筑物模拟,为管理人员以及参建方提供真实的数据,从而保障施工协调进行[1]。这种模型实现了一体化、系统化管理,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成本,并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

总体来说,BIM技术利用数据与模型结合的形式,为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可视化、真实的信息数据。其中模型具有三维立体效果,可以直接按照比例縮放将工程的实际情况还原到模型上,体现出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管理人员可以在模型上对建设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基于可视化模型,建筑工程的各个参与方都可以根据统一的模型对建筑工程情况进行了解,出现问题与落实管理工作时,可以根据统一的信息进行协调,提升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减少了管理工作上出现的失误[2]。

2、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企业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建筑企业逐渐认识到BIM技术的优势,并对其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开发。其中具体的优势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局性优势,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利用BIM技术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掌握工程的建设情况,以便对施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减少资源浪费、材料浪费以及其它不必要的浪费,从整体角度合理控制工程建设成本;二是,灵活性动态化优势,BIM技术在基于建筑工程基本信息基础上,模拟出工程建设的模型,并通过各施工环节以及各管理部门上传的信息及时进行模型更新,以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到施工的变化情况,从而制定及时性的成本控制措施,避免出现浪费与随意支出的情况;三是,真实性、精准性的优势,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在BIM技术的支持下,成本管理在三维立体模型上制定成本管理措施,模型能够精确到各个施工细节,提升了管理工作的全局性与精准性,而且保障了信息真实;并且在施工前会将施工设计要求输入到模型中,一旦施工中出现与施工设计不相符合的情况,系统将会做出差异性显示,提醒管理人员,从而能够将施工成本浪费控制在最低,并且降低了设计失误的发生几率,对提升工程效益有着积极作用[3]。

在成本预算环节的应用。成本预算是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的起始阶段,主要是根据招标中提供的施工图纸、施工量清单、具体施工要求罗列出施工中的支出项目,进行成本预算,投资方也可以根据罗列的支出项目检查其中是否存在违规内容,提升了预算的准确性,避免出现成本预算失算的问题。BIM技术利用其信息数据库,精细数据粒度,在施工中的各个阶段,准确的搜集到关于施工成本支出的各项信息,以便成本预算内容切实与施工内容相符,避免出现预算与实际支出相互矛盾的问题。

在成本计划环节的应用。建筑企业获取到施工权后,可以基于BIM利用招标文件中给出的相关信息进行成本计划制定,对施工中人力资源、材料资源、设备等各项具体内容的支出进行预测,缩小施工计划与实际施工情况之间的差距,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并降低资料浪费问题的发生几率。而且利用BIM技术能够紧密联系实际施工与成本计划,通过三维立体模型将成本计划的信息输入到模型中,验证计划的可行性,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成本控制计划;并从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考虑成本计划的可行性,优化整体的施工流程,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在成本控制环节中。BIM技术提升了建筑企业成本控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在三维模型基础上对成本支出进行分析,能够精准的分析在哪个施工细节上出现了成本浪费的问题,从而精准的进行成本控制。主要应用有两方面:一方面应用于内部结算,在材料采购上制定合理的采购的计划,保障施工正常运行,但也避免出现采购超量的问题,从而能够控制收入大于支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应用于限额领料上,BIM技术通过对材料的管理,能够实时监测材料的支出与库存情况,通过对限额领料的严格控制,避免施工人员不按施工预算执行领料规定;同时也让施工人员正确认识施工成本控制。

在成本核算环节中。BIM系统中的数据库能够针对工程项目保存全面的成本信息内容,核算环节根据其信息的各个节点进行综合分析,能够让管理人员了解整个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去全面的了解,并根据综合分析结构,评估成本管理的效果。而且根据不同信息的类目,系统可以直接将单价、计划、实际消耗信息进行分类统计与综合分析;而且在分析中能够直接将施工中消耗量超标情况进行显示,让企业了解到工程的盈亏情况,这样的分析能够及时让建筑工程企业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以便及时做出风险控制,降低企业损失[6]。

3、基于BIM技术构建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系统的措施

3.1基于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系统构建

成本管理系统可以作为BIM系统中的基础功能模块,设置在其基础平台上,平台主要具有网络通信、数据信息整理、存储、备份等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障系统内信息数据的安全,可以对数据访问设施权限,通过身份验证后才能进行平台中查看成本管理的各项信息。

基础平台层呈现的是成本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而数据资源层主要是针对数据,其可以根据成本管理信息内容建立数据库,单独存在于BIM业务数据库中,其中可以存储海量关于成本管理系统的数据内容,但在数据管理过程中,只能从单一的途径进行数据访问,而且根据数据种类与类型的不同,要配合相应类型的操作系统完成。

数据资源层是成本管理系统展开各项业务的基础,而业务支撑层则是各项业务开展的支撑平台,其最要的业务有三种,成本管理日常业务、安全保障、消息提示与处理服务。

另外,成本管理系统中还存在应用系统层以及用户层两项内容,其中应用系统层又被称为BIM系统数据管理的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有权限管理、投标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等内容,是成本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同时也为其它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撑[7]。而用户层主要是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信息采集员、二是相关单位,通过这两项内容可以对系统访问人员的身份进行判断,保障其身份的真实性。

3.2基于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实现

以某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建设为例,基于BIM技术对其中机电工程施工设计部分的成本管理进行了具体分析。具体的流程为:机电承包商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制定二维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图;由BIM系统操作人员根据机电承包商提供的设计图将其中的二维深化图信息输入到模拟建模系统中,建设三维仿真模型;在由技术顾问对模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进行检查,检查后形成检测报告,交由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利用BIM技术从三维立体技术角度进行管线分布模型建立,深化了传统的二维设计图,能够及时在建模过程中发现施工设计的问题所在,并进行施工圖优化,形成优化后的二维管线排布图,并由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进行图纸报审。完成图纸报审工作后,审批通过即可进行正式施工[8]。

从上述环节可以看出,BIM技术深化了建筑工程施工设计,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模型上提示的信息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及时做出施工调整,避免出现对施工造成影响的因素;并且减少了施工设计上的失误,及时验证施工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几率,有效的控制了成本浪费[9]。

总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从工程的设计环节开始即对影响建筑工程成本的因素进行考虑,并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出现问题的几率,从而提升建筑工程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了建筑工程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而其在成本管理上的应用,能够从企业成本管理的各项内容分析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企业制定成本管理措施提供科学的指导,成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管理方式切实将成本管理工作贯彻于工程的始末,降低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质量与效率,以便建筑企业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嫱,周启慧,田东方.工程总承包背景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7,30(6):39-44.

[2]钟炜,张凯乐,杨岗营,等.BIM视阈下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研究[J].图学学报,2017,27(6):896-903.

[3]吴蓉蓉.基于BIM5D的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7,26(6):32-35.

作者简介:

李莹,中海宏洋地产(银川)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猜你喜欢

成本管理BIM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