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地域性建筑表达设计研究
2018-05-14刘亦舟
刘亦舟
【摘要】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储藏、展示文物,博物馆建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随着对物质文化建设的推进,各城市出现了大量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作为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地域性是建筑形态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筑技术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的结果。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地域文化进行充分的展示,促使地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基于此,文本将探讨在博物馆建筑创作中,如何表达地域文化。
【关键词】博物馆;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表达方法
1、前言
博物馆如果具备了独特的特色,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资源,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在世界范围内吸引着人们。所以,博物馆建筑需要有独特而鲜明的建筑形象。如果能够对自然、文化等地域因素进行分析,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贯穿在建筑设计表达中,使博物馆设计成为一个契合当地环境的唯一选项。因此要对如何体现博物馆地域性的建筑设计进行研究。
2、博物馆建筑地域性的影响因素
任何建筑都无法脱离所属的地区特质而论,地区特质包括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与文化,相似的地区特质,组成一个同质的区域,这就是“地域”。地域文化,则是人们在该地域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长期积累,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建筑的地域性,则是建筑受地域文化影响,呈现出的一种特征。是建筑对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因素协调统一的结果。博物馆建筑地域性的影响因素有主要三个方面:
第一是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及自然资源等构成的环境因素,第二是地区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所构成的文化因素,第三则是当地的经济环境、建筑技术构成的技术因素。
3、博物馆地域性表达的设计要点
3.1 与自然环境融合的设计表达
“像光、风、水体这样的自然要素只有当他从外部自然界中汲取出来,并引入建筑内部时才有意义”、“建筑的目的不只是与自然交谈,而是试图改造经由建筑表达出来的自然的意义”【4】,水缓慢的流淌着,阳光如绸缎倾泻而下,博物馆如此浑然天成在融入环境中,用无声的建筑语言,向人们讲述这片土地上的历史。
与自然环境融合,是博物馆地域性表达的方式之一。参观完毕,徜徉在博物馆室外,没有什么比一座仿佛自这片土地诞生之际就存在于此的博物馆,能让人们静静感受到历史的变迁了。
设计之初,可以从地形特征、气候条件、地方材料等角度入手考虑,在博物馆设计表达上,则体现为对场所的营造、重构传统建筑、运用地域材料。
场所的营造,首先体现在对城市环境的尊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考虑用地周边环境的特点,总图布局上结合地形高差考虑,如高差大可考虑就地势进行部分空间例如车库半地下室设计。有些博物馆项目则较为复杂,如与城市历史保护建筑毗邻,或者是旧馆改扩建,这就需要考虑尊重原有重要建筑,修新如旧。
传统建筑是因为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当地建筑的形态、构造等方面为提供适宜的环境而形成独有的建筑形式。不同的气候条件早就不同的传统建筑,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气候造就了建筑空间,因而产生了各个地区特定的风格。博物馆储藏需要稳定环境,博物馆的展览需要特定光环境,这些都不需要自然采光与通风,这给建筑造型提供了一定发挥空间,考虑对传统建筑构造的模仿,再创新,不失为一个极好的表达方式。
建筑作为一种人类建构活动的产物,离不开物质的构成。在建筑的发展的历史中,地方材料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提供了条件。而如今,博物馆建筑设计中,考虑如何用现代材料,通过重构,模仿传统材料,进而表达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性。
3.2汲取文化的设计表达
文化是个概念性非常广泛的词汇,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历史传承,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某种方式将某一时期内的人文习俗,主体思想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了文化体系。文化赋予建筑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建筑形式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建筑中不同的符号、材料、色彩、形式、空白组织和景观方面都可能包含某种文化意义。
博物馆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内涵非常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的文化元素,体现当地的文化特点。例如,评剧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的戏剧种类,也是人们最为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在博物馆设计过中,如果能够加入评剧的元素,不仅可以体现当地文化特征,而且也丰富和博物馆的内容,使得博物館的文化表现形式不只是通过传统的文物陈列和讲解,而是加入了戏剧的元素。
建筑设计是个整体,在外型和细节构造设计上如果能够充分的运用文化符号,不仅可以使文化博物馆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内涵,而且也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例如,将皮影中的故事结构和任务形象以雕刻的形式体现在建筑体上,则能够充分的反应当地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同时,也能够使人们产生亲切感,能够满足人们在游览过程中的审美要求,起到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传承文化内容的作用。
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室内通过设计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博物馆的展品包含了当地的历史文物和具有代表性的道具。另外,还有一系列的辅助展品,例如绘画、雕塑、图片、环境模型以及动植物标本等。乐亭大鼓属于中国北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汉族曲艺鼓书鼓曲形式,在东北、京、津地区最为流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将具有代表性的乐亭大鼓加入博物馆设计之中,能够体现北方地区的民俗特色,而且其深厚的群众基础也能够使博物馆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3.3建构表现的表达
建筑基本的属性之一是建造,建构思想正是源于建筑本体的思考。无论是建造复杂或者简单、庞大或小巧的任何建筑的过程,都可以视作是组成建筑各个部位之间的连接关系,那么,建构就是连接的艺术,即组成建筑各部分之间建立的一种恰当、清晰而且诗性的联系。
从构造与结构这两个方面的表现,来解读博物馆地域性的建构表现。
高技术与地方文化、气候结合起来,将有可能赋予博物馆建筑前所未有的内涵。苏州博物馆是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充分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苏州传统建筑的精髓后而设计的一座博物馆。建筑师利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手法重新诠释了苏州传统的建筑风格——粉墙黛瓦。在平面形式上借鉴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平面布局手法,把博物馆建筑化整为零设计成了一个园林式的建筑。在材料上他利用钢代替了传统的木头,用黑色的石材取代了传统建筑上的砖瓦。并用许多现代的建构手法重新诠释了传统的装饰构造。
结语:
博物馆地域性的建构表现凝结着人们精神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双重内涵,必须坚持诗意和理性并重的创作态度,因为诗意是结构形态设计的灵魂,理性是结构表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伯超.地域性建筑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1):23-25.
[2]王路,祁斌.博物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34):455.
[3]魏佳,朱瑀.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历程回顾与战略展望[C].北京:文物出版社,2016(08):20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