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绿色地铁站设计思路

2018-05-14吉乃木沙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光源能耗通风

吉乃木沙

【摘要】随着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绿色建筑概念的深入人心,城市轨道交通的便利程度及绿色节能的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的科技文明的重要指标。不同于一般绿色公共建筑,地铁站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运营时间长、 客流量大、能耗大;(2)地下空间具有隔热、遮光、气密、恒温、恒湿、隐蔽、安全等特点;(3)作为城市绿色交通网的重要节点,地铁站对城市规划及绿色建筑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地铁站的设计中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关键词】绿色地铁站;设计

1、合理利用空间,发展交通枢纽商业办公综合体

地铁站的垂直方向,一般不适合建设居民楼,因此发展地下商业和地上底区商业,配套高层办公,是合理利用空间的首选。地下空间很难像地上建筑那样随意拆除改建,地铁站及联合开发的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可算作永久性建筑。因此在规划设计阶段应优先采用适应性强的结构形式,为改扩建留出余地,为周边地块预留接口。增强空间弹性应变力,利于创造、开放、可持续的地下地上空间综合利用模式。

2、绿色采光

对于地下空间,光线除了能解决基本的照明需求,还具有弥补方向感缺失,消除地下空间单调、封闭、压抑、隔绝等消极影响的视觉心理作用。自然光因其光源自然舒适而广受欢迎。据数据统计,地下建筑中,照明能耗约占总能耗的 50% 以上,而人工照明散发的热量,又增加了空调设备的制冷负荷。因此合理的采光模式,减少照明能耗对于绿色地铁站具有决定性影响。在位于城市道路下方或繁华地段的地下空间,当难以设置采光天窗时,光导管等间接采光系统是较好的选择。光导管,即导光管采光系统(Tubular Daylighting System)。是一套采集天然光,并经管道传输到室内,进行天然光照明的采光系统。工作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采光系统、导光系统和漫射系统组成。子系统中含有的主要部件包括:采光罩、防雨帽、固定环、直筒、弯管、延长管、漫射器、装饰片及其他辅材。光导管照明系统具有节能、发热量少、维护简便、舒适健康、效益高、寿命长等特点。但由于初期投入较高、技术难度高、受气候及时段等因素影响,限制了当前光导管技术的应用。现阶段,人工光源依然是地铁站照明的主力军,相较于传统光源,LED照明具有体积小、节能、寿命长、高亮度环保等特点。但是其价格也相对高于传统光源,同时LED光源所配套的灯罩、灯片等辅助照明器材又存在质量上参差不起的特点,往往光源没有达到使用寿命,却需要花费一定人工对其辅助材料进行更换,所以选择配套的质量可靠LED光源,作为辅助照明是绿色地铁站的首选。

3、绿色通风系统

衡量地下空间舒适度的物理指标,最重要的是空气质量,组织合理且高效的风流动机制,是绿色通风系统的关键。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机械、自然与机械结合三类。按照形成原理,地铁站内自然通风又可分为热压通风和活塞通风。地下空间首选的通风方式一般是设置地下中庭或通风井,贯通上下的竖向空间与室外空间连通形成烟囱效应,促进室内空气的循环流动。该方式不仅节约空调能耗,还可兼顾自然采光,提高了乘客的感知舒适度。混合通风一般是对于没有条件设置通风井,或因昼夜温差大等气候原因,而无法完全依靠自然通风的地铁站,则可采用自然和机械通风相结合。实践证明可调控的混合通风系统仍可做到相当节能,措施是在排风口设计能量回收装置,并优化进出风口风帽,来提高空气交换效率,保持风压作用方向与热压作用方向一致等。针对不同空间而采用不同送风方式,也是绿色通風系统的体现,如乘客长时间滞留的区域采用点式送风,售票机和旅客候车长椅附近设置空调出风口,其它则采用放射式制冷方式。

4、选择绿色材料

广泛选用可循环、耐久性强及体现地域文化性的本土材料是选材与节材的重要原则。地下建筑非结构性构件,大量使用的混凝土中掺入可循环材料,可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力学性能,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材料及工程成本。本土材料是绿色地铁站建筑中的重要指标,一方面能大幅降低材料运输成本; 其次,减少运输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受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讲本地建材在各项性能上更适用于当地建筑; 第四,交通公共建筑具有传播本地文化的义务。因此,应倡导推广本土材料,打造地域特色,避免片面追求材料高档,选材以耐久易清理维护的原则,在减少资源浪费的前提下创造高效舒适的乘车环境。在室内装饰材料方面。地下封闭环境下新型室内装饰材料可实现环保、节能、高效和改善视觉质量等功效。光触媒的装饰材料涂抹在普通材料上,通过类似光合作用,能产生催化和降解效果,具备灭菌、抗污、除臭和降解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软膜天花能在不规则室内空间中发挥较强的塑造效果,且具有隔音、增光、保温、耐久不变性、防菌、防水、方便安装、色彩丰富、美观 、安装简便等优点。

5、智能调控

运用现代智能技术,发展生态型地下空间是未

来地铁站的趋势之一。除常规的地铁运行控制、火灾预警等功能外,智能调控系统还能合理分配能源,控制屏蔽门系统,以减低空调系统及机械通风的能耗,甚至可结合光导管及屏蔽门系统实现太阳能和风能的采集利用。

现代高技术尤其是智能建筑技术和生态建筑技术是未来地下空间利用开发的重要方向。我认为绿色地铁站建筑设计应打破唯技术论,从整体入手,将建筑置于城市环境中,通过地下空间与地上综合开发的途径探究根本性的节能与节地策略,动态性地考虑地铁站的建设和发展,使地铁站高效、节能和舒适的运营的痛时,也能有机的融入城市周边城市功能运转中,实现互利互赢。

猜你喜欢

光源能耗通风
煤矿通风不良的危害以及通风安全检查项目
镜面铝线路载板在LED COB光源中应用
光源改变光环境
粮食入库后不同通风方式探索
水下飞起滑翔机
气象参数对成都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及预测
中国将耗资48亿建全球最亮“北京光源”
天地间唯一的光源
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降4.2%
开窗通风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