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项目的会计与税收处理

2018-05-14程颖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PPP项目会计

程颖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项目经济业务也逐渐的趋向复杂化,在PPP模式当中所应用的业务也是越来越多。PPP业务在现阶段的应用中不断的实现创新,其会计以及税务问题也呈现的越来越多。其在实际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能够有效符合,各个项目企业在和政府应用PPP模式的状况下,能够实现对基础设施的合理优化以及调整。

【关键词】PPP项目;会计;税收处理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1、PPP模式业务的概念描述

PPP模式是一种新型模式,其是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组织进行合作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具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社会资本的投资,来帮助政府分担债务,规范政府债务管理。而政府则会通过特许经营或者股权合作的方式来响应社会资本的投资,以此来增强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提高服务的效率。同时,采用了PPP模式的地方政府机构,很大程度地解决了其在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时的资金短缺。一般情况下,主要通过政府授权特许经营,附加部分补贴,以及直接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采用BOT、BOO、BOOT、TOT以及委托运营模式等方式进行相关项目操作。该模式已逐渐成为通过社会资本投资带动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方向。

2、PPP业务会计处理

项目识别、准备阶段:项目发起一般由政府方或社会资本方为主体的发起,在发起阶段主要发生的费用有调研费、项目咨询费、中介费、业务招待费、交通费等日常性费用;上述费用产生可以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企业内部研究开发所发生的支出分别计入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出处理,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计入当期损益,PPP 发起阶段属于研究阶段。

项目采购阶段:根据项目合同签署前后划分,项目合同签署前所发生的上述日常费用仍属于研究阶段计入当期损益;项目合同签署后,发生的与建造合同直接相关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后期资产成本中计量。

项目执行阶段:根据项目执行的特点可以设立项目公司(SPV)或不设立项目公司, 社会资本方作为出资人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备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相关规定,结合对项目公司的控制权进行账务处理。因筹建项目公司所发生的费用支出计入当期损益。

项目建设期间,分为项目公司对建造项目是否具体控制权来界定,项目公司自行建设的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备第15号—建造合同》的规定,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建造合同收入按照收取或应收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同时分别确认无形资产、金融资产或两种混合模式;对于将基础设施项目发包给具有资质的实施主体单位,不应确认建造服务收入,项目公司按照建造过程中支付的工程价款,根据收取对价类型的不同分别确认无形资产、金融资产或两种混合模式。PPP 项目所建造基础设施不应作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

筹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备第17 号—借款费用》的规定,根据形成的资产性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予以资本化。在混合模式下,笔者认为借款费用按照所形成资产分别准确计量的计入无形资产及当期费用,无法按照所形成的资产准确计量的,应根据形成两类资产公允价值的权重进行合理分配。

运营期间产生的各类收入,项目公司确定合同总对价的公允价值,在不同的类型服务中分配,对形成的无形资产、金融资产或两种混合资产应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规定,根据特许经营期限分别摊销或摊余成本后续计量。政府方可能向项目公司提供除基础设施以外其他的资产,如果该资产构成政府方应付合同价款的一部分,不应作为政府补助处理。项目公司自政府方取得资产时,应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未提供与获取该资产相关的服务前应确认为一项负债。

项目移交阶段:项目根据合同约定進行移交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政府在项目后评估过程中,由项目公司承担的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在特许权经营期间发生的职工薪酬、政府补助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3、PPP模式业务的税务处理对策

3.1加强PPP项目纳税筹划专业知识的培训

在“营改增”后,增值税将全面取代营业税,PPP项目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在税务管理甚至财务管理等方面相应的会出现许多重大变化。PPP项目财务人员要积极学习和理解PPP项目涉及的增值税税务实务操作问题与风险。PPP项目在不同项目阶段的税务事项几乎贯穿项目活动全过程,涉及人、财、物、技术等各个要素。此外,PPP项目管理者要充分重视PPP项目的税务实务操作问题,积极宣传和加强PPP项目纳税筹划专业知识的培训。邀请税务部门对PPP项目的纳税筹划进行专题讲座,举办“营改增”下PPP项目纳税筹划的知识大赛等方式,推动PPP项目税收管理、涉税风险控制等纳税筹划的推广应用,为今后PPP项目纳税筹划水平的提高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

3.2完善PPP项目合同涉税条款

在现行营改增后,企业也开始大力推行PPP 项目管理的模式。但是,PPP 项目模式存在交易的资金大和结构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PPP项目需要签订一份正式的合同,同时,合同体系中的很多涉税条款也应该制定。因此,针对PPP 项目的特点,如何拟定一份有效的PPP 项目合同涉税条款,确保这份项目合同能够契合营改增的要求,对于促进整个项目工作的完成非常重要。PPP项目在缴纳增值税的背景下,其合同涉税条款也要对发票条款进行拟定,要明确对方提供能够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相应的证明资料,否则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因此,“营改增”后,企业拟定PPP 项目合同体系中合同标的条款时,需要对于不同种类和不同范围的应税行为,应该约定不同的税率。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业务模式在不断地创新当中。要对相关PPP业务相关的随手政策加以关注和学习,对政府在税收方面所给出的政策加以充分的利用,切实做好对税务的处理。

参考文献:

[1]翁美芳.长期股权投资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比较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9):37-38.

猜你喜欢

PPP项目会计
简述PPP项目全周期会计核算
《物权法》框架下的PPP项目资产权属问题探析
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构建
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养老金投资PPP项目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