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用画画伴女儿

2018-05-14周燕

家教世界·V家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观潮呼伦贝尔蝌蚪

周燕

我第一次开始创作是在张欣妍4岁时,那是第一次带孩子出远门,到碧峰峡。从那以后,每带孩子去一个地方,我都要画一个故事,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全部用绘本的形式记录下来。远到桂林、海南、北京、杭州、西安、呼伦贝尔、广州、深圳、西双版纳、昆明,近到碧峰峡、西昌……都留下了我带孩子出游的记录。每次出行,我每天平均创作大约10张,且每一次都会用不同的风格作画。

最开始画的时候,就是单纯的记录,后来我慢慢发现,在画纸上,还可以将相关的诗词、典故和心情都画上去。例如去呼伦贝尔的那一次,有图片,有文字,可以说是精心设计的。去桂林的时候,我们一开始就有了出行计划,把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跟课文相关的文章、诗词、典故等准备好,回来的时候,我们就收获了美丽的画册了。

在旅行中增长见识,在绘画中找到乐趣。通过这种方式,女儿爱上了学习,我爱上了这种创作方式。我们共同得到了进步。比如去杭州,女儿就发现了人民币上的三潭印月景观;去钱塘江观潮,我们共同体会和理解了小学课本中的钱塘江观潮。

有一天在北京故宫,走着走着,女儿突然对我说:“妈妈,皇帝的家怎么那么大,走一天都走不完,好累哦。看来当皇帝也不容易。”回来后,我们一起画了一张清朝历史表。很多东西的学习,就这样潜移默化地改造着我们。

最重要的是,这些游记作品都是在旅游过程中,每天按行程创作的。我是想着,如果不做点什么,每次看过就忘,而边玩边画,实际上也是学习的过程。在我创作的时候,小欣妍就在一边涂鸦,后来很多的旅游故事,女儿会跟我分别创作,我们已经画了两三百幅画了。欣妍的同学们都很羡慕她,说她是草小“未来的大画家”。

画册不仅是我们母女的游记,还是我们互通心灵的记录。小时候张欣妍很喜欢蝌蚪,到了春天每个星期都去抓,放在家里,因为没有生长环境,蝌蚪总是死亡。我就给她画了蝌蚪的故事,故事里,蝌蚪是要和媽妈在一起的。女儿看了我画的故事后,就不再抓蝌蚪回家,每次看到蝌蚪就会说,它要跟它的妈妈在一起。

我觉得,在孩子小的时候,画画讲故事比讲大道理,她更容易接受。

这就是我的育儿心得,希望给我点个赞!

猜你喜欢

观潮呼伦贝尔蝌蚪
呼伦贝尔大草原,值得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问潮
男子观潮被卷走后又被拍回岸
来到这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蝌蚪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1)
闫锡聪
赵学敏书法作品《七绝·观潮》
青蛙和蝌蚪
蝌蚪、螺蛳、水草和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