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的内部与文学的外部
2018-05-14田裕娇
田裕娇
[摘要]《中关村笔记》凭借文史兼容的城市书写,贯通经典的叙述方式,以及对文学边界的审视和开拓,打开历史的褶皱,以人物为中心,真实地呈现中关村的内部。《中关村笔记》在整体结构、内部节奏和诗性语言方面,并没有因追求客观详实的叙述而导致文学性的丧失,而是通过诗意的表达,实现了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宁肯;中关村笔记;非虚构写作
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文学如何参与复杂的社会现实而不是被边缘化,作家如何走进生活的深处,讲述聚集中国人共同经验和情感的故事,是写作者面对的课题和挑战。在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有所勘探的过程中,非虚构写作凭借其真实、行动、在场等特质成为文学回归现实的重要途径。自2010年《人民文学》竖起非虚构的大旗以来,非虚构创作和研究在中国文坛上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阿来的《瞻对》、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等题材各异、独具风格的作品都广受读者欢迎和评论界热议。宁肯的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凭借文史兼容的城市书写,贯通经典的叙述方式,以及对文学边界的审视和开拓,无疑是新世纪中国非虚构文学的又一力作。该作品的出版方十月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评价道:“《中关村笔记》在众多中关村叙事中,不是又一本数量的叠加,而是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存在。”
一、中关村的另一种文学呈现
写什么,对于非虚构文学来说尤为关键,有学者甚至把题材的选择置于非虚构创作最重要的位置,认为“选择什么题目比到底怎么写还重要”。纵观当下的非虚构作品,写当代远多于写历史,写农村远多于写城市,城市书写也以底层为主,写作者好像自觉地与宏大题材保持一定距离。不同于多数走人田野的作家,宁肯将笔触对准了中国高精尖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通过讲述中关村对中国故事进行开凿。中关村代表中国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是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一个缩影,某种意义上,讲述中关村就是讲述中国。
提到“中关村”这个名词,我们往往想到的是“中国的硅谷”“电脑城”,中关村已经超越了地域范畴,超出了北京,成为一个被赋予高科技内涵的专有名词,所以,一些中小城市的电子产品市场就叫“中关村科技城”。这是我们生活经验中的中关村。
那么,中关村在文学中的呈现呢?在笔者有限的阅读视野里,写中关村的文学作品并不多,徐则臣的《跑步穿过中关村》和凌志军的《中国的新革命》基本代表了两个维度。《跑步穿过中关村》写在中关村闯荡的底层青年的命运,办假证、卖盗版光碟、人狱,很平凡、很市井、很挣扎。这里的中关村似乎有了象征义,代表着北漂们无法穿越的生存屏障——这是小说式的呈现,是虚构的、微观的。时政作家凌志军把中关村视为改革开放的缩影,书写它波澜壮阔的历史。在20世纪后二十年,中国打破枷锁成为庞大的“制造车间”,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它渴望占领新技术高地,变成“中国创造”,中关村是这条道路上的先行者——这是报告文学式的恢宏呈现。
宁肯的《中关村笔记》不同于以上两种表达,它打开历史的褶皱,以人物为中心,真实地呈现中关村的内部。阅读《中关村笔记》,会对中关村有全新的认识。就如同偶遇了一位名人,一番交谈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哦,原来他是这样的!在这部作品里,中关村变得具体可感!
宁肯在书中写道:“中关村的‘内部就是中关村的人,每个人都是时间的深井,历史的窗口,哪怕80后的年轻人也像时间的隧道一样。,《中关村笔记》挖了近二十口深井,他们是:世界级数学大师冯康,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驭势CEO吴甘沙,京海公司创始人王洪德,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第一台中文打字机的研发者王辑志,发明激光照排系统的“当代毕异”王选,发明五笔输人法的王永民,爱国者创始人冯军,冯康学派的尚在久、袁亚湘、余德浩、唐贻发,联想接班人杨元庆,KV系列杀毒软件研发者王江民,新浪创始人王志东,黑科技代表人物鲍捷,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芮,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他们有的是科学家,有的是企业家,有的兼具两者的身份,每个人都参与了中关村的历史书写。
宁肯在讲述时没有价值观念或审美观念上的先人为主,把要写的人当作科学家或者企业家来描写,而是把他看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审视。他把每个人当作历史的窗口,穿越时光隧道,发现这些历史书写者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芒。比如,冯康的沉默,为“两弹一星”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从不以幕后英雄自居;陈春先的忠恕,遭到迫害、极度绝望的情况下,也从未想过报复;王洪德的果敢,以堂吉诃德战风车一般的精神打破旧体制的寒冰;冯军的诚信,以“我只赚你五块钱”的坦诚建立起人性原则与商业原则同体的契约精神;还有,吴甘沙的理性,柳传志的气度等等,每一个人都个性鲜明、命运激荡,像大江一样壮阔。
《中关村笔记》中有两个贯穿的人物,一个是数学家冯康,一个是企业家柳传志。宁肯在一则手记中写道:“这个选择本身代表了我对中关村的看法。他们天然构成了中关村的基石与厦宇。”这两个人物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在呈现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和非凡的成就后,宁肯进一步探源人性中的真和善,指向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承,发现他们身上闪耀的中国精神。
宁肯在写这些人的人生轨迹时,再现个人的命运与社会发展进程相碰撞相交叉时的那些故事,因此,呈现出的人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时代的,具有历史感。他把每一个人都放在某一个历史维度上,常以具體时间为开端展开叙述。比如,第一章的几个人物故事:“1960年3月,春寒料峭”,21基地的士兵来到中科院计算所求助冯康;“1978年,新泽西,普林斯顿”,中国物理代表团访问美国,这些先行看世界的人里面有陈先春,他发现了把科技转化为产品的格式塔体制,并带回中关村;"2015年”,吴甘沙辞去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的职务,上任驭势科技CEO。在从书中可以清晰看到三代中关村的创业者,他们分别对应着三个时期:以陈春先、王洪德为代表的改革开放之初,以王志东、冯军为代表的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繁荣期,以及以程维、鲍捷等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如果说中关村的“内部”是人的话,它的外部应该是时代。
《中关村笔记》写的是一个个人,他们像一颗颗珍珠被历史串联,最终呈现的是中关村几十年的风云激荡,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进程。宁肯在这些不同年代、不同领域的风云人物身上发现了某种共性,那就是挑战。这既是人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关村的精神内核——“中关村有一种人的精神,个人挑战时代,个人挑战命运,个人挑战历史,这种挑战构成了中关村的神话。”“事实上中国埋藏着巨大的个人力量,只要有条件——甚至不必充分的条件就会释放”,宁肯在作品中呈现出这种巨大的个人力量,发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亲历中关村风云40年、与陈春先一同创业的纪世瀛说过,“中关村的历史,是成功者和失败者共同创造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失败的人”。中关村是由一代代人的起伏跌宕造就的,有成功有失败。据说随着电子商务崛起,数码城关门,不少商家撤出卖场,在又一波科技浪潮中,有扬帆破浪的佼佼者,但更多的是沉溺大海的落难者。《中关村笔记》记录的是时势中的英雄和成功者,但是,或许失败与成功同样重要,失败同样需要被记录和呈现。
二、向经典致敬的非虚构文本
非虚构写作不像小说创作,可以在虚构的世界里天马行空自由翱翔,因为写什么已经基本固定,不需要过多的想象。因此,非虚构更像是贴着地面飞翔,不能远离地面,一旦离开就脱离真实;但又必须保持一种审美的距离,审美往往来自于有距离的审视,否则很容易成为刻板的记录。宁肯在《后记》中写道:“非虚构是一种条件写作,面对的全部是已知条件,每天每时每刻你都知道该干什么。”非虚构用的都是真实材料,却要写出陌生化的效果。他把非虚构写作比喻为从事装置艺术,就像用旧机器、易拉罐、烟灰缸等生活中的实物做成的装置,每个局部都是非常真实,但整体是陌生的。
就如何写中关村的历史这个问题,宁肯选择了继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宁肯在《序言》中称:“这部笔记我愿是一次对太史公的致敬,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致敬。”阅读文本可以发现,宁肯的“致敬”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在形式上借鉴了《史记》。《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体例;《中关村笔记》沿袭了这种人物传记的方式,不以时间为线索,而是用人物来呈现历史。其次,《中关村笔记》每一小节后都有一则“手记”,评述、追忆、总结、升华,提出作者对人物或时代、历史的观点,与《史记》每篇传记末尾的“太史公曰”有异曲同工之处。另外,在人物塑造上,也运用了太史公发明的互现法,在不同篇目中记录各家对同一事件或人物的立场和看法。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对冯康、柳传志这两个关键人物的刻画上。在写冯康时,宁肯除了正面叙述冯康在指导原子弹、刘家峡等艰巨工程时的临危不乱,以及在有限元方法、哈密尔顿辛几何算法上取得的世界瞩目的成就,还通过尚在久、袁亚湘、余德浩、唐贻发等人的求学过程和他们的记叙、回忆,展现冯康的生活细节和治学精神,冯康不仅仅是坚硬的雕像一般屹立在世界数学之林,更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师者。
宁肯上世纪80年代写诗歌,之后在西藏工作生活,写出了长篇散文《沉默的彼岸》,成为“新散文”代表人物,90年代末开始长篇小说写作,写出了《蒙面之城》《沉默之门》《天·藏》《三个三重奏》等作品,被誉为当代极具探索意识的先锋派作家之一;今年,凭借《北京:城与年》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可以说,宁肯是一个打破了文学体裁界限的文体家。在《中关村笔记》中,常能发现作者的诗人特质和诗性表达。在讲述人物故事时,宁肯偶尔会荡开笔端,写到同时期的诗歌、诗人,由王洪德在会议上拍案而起喊出的“五走”,联想到同时代著名的朦胧诗歌《回答》;由王志东想到海子,他们都设想“做自己的王”,前者在软件世界建立起自己的宫殿,后者以卧轨的方式进入黑暗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言:“时代是相通的,无论诗还是科学。”
在作者的精心布置下,《中关村笔记》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每一章四节或三节,以“冯康构图”或“联想中国”交叉引领;每章里面穿插各个年代的代表人物,有跳跃、有缓冲,具体到人物叙述上,每个故事都有序曲、高潮和尾声,每个故事后有“闲话”。贾平凹曾说过,“凡说是文体家的作家,都是会说闲话的作家,凡是写作风格鲜明的作家都是会说闲话的作家。”“如敲钟一样,‘咣地敲一声钟,随之是‘嗡——那种韵声,这韵声就是闲话。”《中关村笔记》中的一篇篇人物传记就如同那“咣”的一声,讲述完人物故事后紧跟的“手记”就如同那“嗡”的韵声。在这些韵声里,宁肯成为时代的记录者、沉思者,思考时光、历史、精神等等。整部作品构成一部铿锵有力的乐章。
“真实”一直被视为非虚构作品的生命线,一些学者认为非虚构与文学的虚构性本身就是悖论。许多非虚构作品过于追求新闻性和真实性,语言过于直白,缺乏锤炼和升华,而显得苍白无力,因此,非虚构作品的文学性一直受到诟病。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非虚构文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文体界限,吸收借鉴小说、散文、诗歌、新闻中的各种手法,运用心理分析、细节描写、对话、蒙太奇等多种技巧进行叙述。在各种手法和技巧的运用上,《中关村笔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比如对21基地年轻士兵的神态动作描写,“他们一丝不苟,脸带着风霜,大自然的作用非常明显,即便带着眼镜。不过因为年轻,他们的脸色不是黑而是红,红扑扑的。”“他们站得笔直,动作干净利落,不时条件反射地敬礼,每见一位老师都毕恭毕敬,军容毕现。”通过这些细致描写,烘托出中科院计算所里面严肃、紧张的科研氛围。比如写冯军混迹于中关村“骗子一条街”时表现出的诚实,作者尽可能地还原人物诚恳直白的话语,“看一眼,今天的最新款”,“我只赚你五块钱。一月之内,你卖不出去,我保证退款。你看,我每天都来,不会跑掉的……”“真的,我就赚你五块,包退包换。”比如写吴甘沙准备离开英特尔之前的思想斗争,“吴甘沙的内心与星空同体,他想了太多太多东西,看着星空简直就不由得不想,想是因为有种隐隐的激动,行动前夜的激動。即使这激动有九分为勇往直前,也仍有一分不安。对,是不安,不安也是一种激动。”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刻画,表现吴甘沙的开放与保守。还有描写科学家灵感的爆发:“几个月闭门不出,冥思苦想。但这一次却毫无进展,毫无门道,有一段时间他濒于绝望……那一夜,梦中忽有一道电光石火划过,王志东惊醒,一屁股坐起来,望着想象中的苍穹:啊钿对!就是这个样子!”这段叙述的是王志东发明Windows外挂程序“北大视窗”时的情景。作者不可能看到上世纪60年代在中科院工作的士兵,也不可能听到冯军在中关村大街上的叫卖,更不能重现吴甘沙、王志东等人的沉思,只能通过恰当的文学技巧去再现。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字看到当时那个人的喜怒哀乐。
技巧的运用,也契合了宁肯对真实的理解。宁肯认为,“真实,一定程度上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为创造者的主体性。创造并不等同于虚构,也不专属虚构。”可以说,“真实不仅来自客体,也来自主体对真实的认识。”在讲述王选的故事时,宁肯在这一广为人知的公众人物身上发现了被忽略的爱情、病痛以及神秘性,为了表达出主体“我”眼中的王选,宁肯以全新的视角认识王选、猜测王选、勘察王选。宁肯在手记中写道:“我不能说描述了最真实的王选,真实是没有止境的,但是我保证‘我能提供出真实的深度。”这里的“我”就是作者本人。这种主体化的真实,对非虚构写作的理论建构也具有深远意义。
真实与文学性并不冲突,一部成功的非虚构作品必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中关村笔记》在整体结构、内部节奏和诗性语言方面都作出了很好示范,并没有追求客观详实的叙述而导致文学性的丧失,而是通过诗意的表达,实现了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和谐统一。
三、作为他者的文学与个人
先锋派作家投入到非虚构写作中,这本身就值得我们思考。近三十年来,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度越来越低,这与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有关,但也必须承认,文学自身出现了问题。小说家在面对复杂离奇的现实时感到传统文学手法的乏力,而阅读者感到触及人的灵魂的作品越来越少。北大学者張慧瑜认为,“今天的非虚构恰恰有可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症候,我们现在用非虚构方式描述我和现实经验的关系,背后其实也有一种想要重新认识理解现实生活经验的诉求。”与虚构文学相比,非虚构选择直面这个巨变的时代,为我们认识、理解世界打开一个“真实”的渠道。正如评论家孙桂荣所说:“当文学过于内向时,它需要向外转;当文学过于强调形势时,它需要内容的实在;当文学过于强调个人和小叙事时,它需要关注社会重大问题;当文学过于奇观化和极端化时,它需要在日常生活的惯性轨迹内发现社会的症结与存在的真相。”非虚构写作的兴起,可以说是文学的自我矫正。必须把文学作为他者来重新审视,思考文学与世界的关系、文学与作家的关系,完成作家与自我,文学与世界之间的重构。
宁肯把了解、书写中关村称为一次“走出文学”,他在序言中写道:“快20年了我一直浸润在文学里,浸润得太深了,都湿透了,浑身都是敏感。我需要另一种东西,一种类似岩石的东西。”宁肯是清醒的,多数作家享受这种文学的浸润,有的被浸润得膨胀而不自知,但他有意识地与文学拉开距离。这种“类似岩石的东西”是什么?我暗自揣测,是与主观相对的客观,是与感性相对的理性,是把文学作为他者来审视的犀利目光,是对文学的自身价值发出质疑。“质疑比肯定更有意味,更能看出某种东西”,对于中关村是这样,对于文学也是这样。只有走到文学的外部,才能沉淀出文学在世界的分量,找到文学的出路。
这并非宁肯第一次走出文学。上世纪90年代,他曾经加入到经济大潮,由一个文学青年变为广告经理人,宁肯曾在《一个传统文人的消失》中说到,站在市场经济的前沿来看待文学,“文学不再是我作为文学青年时那么大,那么令我仰视”,“十年的距离,透过经济看到文学虚弱的一面,很清楚文学这时需要什么。同时也看到文学真正强大的一面。我觉得文学应该是什么样,怎样才能对应这个时代。”当下,有太多的作家在文学的洼地里看世界,把文学等同于世界,觉得文学无所不能,不能清醒地看到文学发展的困境。宁肯这种走出文学的自觉对于一个写作者弥足珍贵。
如何走出传统文学的案臼,去探求文学的外部世界?答案就是“行动”。评论家李敬泽曾在一次访谈中感叹:中国作家太缺乏好奇心了!当今文坛中存在着一种“懒”的风气!作家们普遍靠二手资料进行写作,对二手资料的再创作必然缺少关注现实的温度。因此,将非虚构写作推人中国文学界主流视野的《人民文学》杂志一直在强调行动的力量。《人民文学》提出非虚构时用了一个词——“吾土吾民”,我的土地、我的人民,并表示:“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当然不能是空洞的修辞,甚至也不仅仅是深刻的内心情感,这是一种行动的能力,一种生活态度,是‘知行合一,是在实践中认识世界。”
非虚构写作突出在场和实证。如果说“行动”是走出书斋走进现实生活,那么“在场”就是在现实中完成自我的重建。把文学拉远、再走进的过程也是行动、在场的过程。宁肯表示,“如果我要改变自己,跳出文学,中关村再合适不过。”作为一个北京人,中关村对他来说并不遥远,一旦思考又变得陌生,宁肯开始频繁出人中关村,“或开车,或坐地铁,或骑电动车,我成为中关村的一部分,中关村也成为我的一部分”。频频出人的过程,也是构建自我主体性的过程,宁肯“找回了文学之外的感觉”,发现了另外一个“我”,他成了一个记录者、沉思者,站在自己的灵魂高地上审视文学的边界,与世界有了新的联系。
宁肯的这次“走出”与1990年代初的“走出”并不相同。1990年代的“走出”更彻底,直接由一个诗人变成了广告人,而这次他没有舍弃作家的身份,依然在用作家的身份去采访写作。或许,他这次走出的是小说的虚构世界。近三十年来,小说生长得太繁茂了,几乎遮蔽了其他文学样式,成为“文学”的代名词。严格意义上,这并非一次“走出”,而是一次“回归”。作家走出书斋,走进中关村,走进历史的褶皱和复杂的现实,这是从虚构走向真实的现实主义的回归,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