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实用的宝宝用药指南:你才是孩子的“药神”

2018-05-14李华

时尚育儿 2018年9期
关键词:药神剂量抗生素

李华

“3年前,我发高烧,用药不当后,听力越来越弱。我知道声音都在身边,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妈妈我怕……”在央视的一则儿童安全用药公益短片中,5岁小浠诺“无声”的诉说,重重叩击了整个社会的心门。而且,浠诺的故事并非个案,每年因用药不当而致伤致残的孩子数以万计。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用药”无可避免。为了让悲剧不再发生,《时尚育儿》特邀医疗界知识大V冀连梅以及“问药师”平台数位专业药师,为家长们补上“儿童安全用药”一课,让“治病药”不再成为夺取孩子未来和家庭幸福的“致命药”。

你,才是护孩子周全的“药神”。

Part 1 不当用药的隐患,离我们很近

近年来,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凸显。因用药不当,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陷入无声世界,约7000例儿童死亡,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儿童难以计数……一串串让人忧心的数字,一桩桩悲剧的发生,都警醒着我们要正视儿童用药安全。孩子的用药安全是每个家长的头等大事,本该慎之又慎,但事实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病多药少是长久以来的“痛”

我們不妨从数据中看看儿童用药品种的缺乏。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数为2.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以上。随着鼓励二孩政策的推出,我国儿童人口总数开始向上爬升,未来将保持持续增长,预计到2024年,儿童人口占比有望达到18.3%。而目前儿童药市场规模仅占全国总体医药市场规模的5%,儿童用药品种远不能满足儿童的需求。举例说明,在1 991年,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曾对该院618种药品进行分析,发现儿童药品种仅有36种,占总数的5.8%。15年后,该院再次对1103种药品进行分析,发现儿童药品种虽然达到64种,但总比例仍为5.8%,可见儿童用药品种缺乏的现象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得到改善。

剂型少、口感差,喂药是场“硬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一项统计表明,我国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比如某些药品只有片剂,对于不能吞服药片,不适合大剂量服药的儿童来说,临床应用中经常需要将药片平均分成2份、4份或者捣碎成粉末服用。这不仅难以保证每次药量的准确,还会破坏药物的剂型结构,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物效应,导致药效降低、副作用增强以及药品的浪费。

即使适合儿童剂型的药品,往往也有诸多的不足。比如口服补液盐,虽然是可以冲服的剂型,但是却很难喝,大人接受起来都不容易,何况是孩子?国外有将口服补液盐调成儿童容易接受的口味,甚至制成儿童喜欢的“冰棍儿”,通过这样的剂型巧妙设计,就解决了孩子吃药难的问题。

“缺胳膊少腿”的药品说明书,揪了谁的心

很多药品说明书儿童用药项缺失严重,儿科可直接应用的参数较少。药代动力学方面等参数都是在新药上市前的l期临床试验中确定的,而试验结果都是从成年健康志愿者中得到的。因此这些参数可能不适用于患病儿童。选择正确的用药剂量对于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至关重要,用得过多会造成药物过量,用得过少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由于儿童用药信息的匮乏,有时导致医生不得不凭经验用药,这些都可能导致用药剂量的不准确。

据文献报道,在收集到的756份药品说明书中,标注有儿童用法用量的只有298份,占39.42%。在这些标注了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说明书中,清清楚楚说明白的也不多,仍然存在7%的说明书中只标识了“酌减”或“遵医嘱”等模糊字句;还有相当一部分说明书只是说“儿童慎用”“儿童用药安全性无研究”“尚不明确”等。这样的信息既不能给医生和药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也会使得家长疑惑及恐慌,并产生这个药到底能不能给孩子用的困惑。

父母甚至医生的“过犹不及”

除了以上所说的一些客观因素导致的儿童用药问题之外,也有不少儿童用药问题是由家长以及医生的主观因素导致的。

为求速效,滥用药物

主要体现在滥用抗生素、复方感冒药方面。孩子一有发热、头痛、咳嗽、腹泻的症状,部分医生往往首选抗生素。有些家长也会在不明诊断的情况下,自己就给孩子用抗生素。因为家长害怕“孩子咳嗽咳出肺炎”,所以干脆“吃点儿抗生素预防一下”。

其次就是滥用复方感冒药。儿童好发呼吸道感染疾病,病毒型感冒是常见病症,家长们在期待孩子快点好的心理下,愿意给孩子服用复方感冒药,造成这类药物的滥用。事实上,普通感冒的病程不会因为用了这些药就缩短,反倒可能因含有同一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时使用造成药物过量,引起药物的毒性反应。

过度依赖输液

我国儿科的现状是输液的儿童人满为患。但是儿童用药的原则应该是:能口服就不注射。因为输液会增加发生输液反应的风险。但是很多家长会以为输液可以让孩子好得更快。其实很多轻症的疾病,比如轻症腹泻,完全可以用口服补液盐的形式来对症处理。而普通感冒、疱疹性咽峡炎这些轻症的可以自愈的疾病,输液并不能缩短疾病的病程,且这类疾病的治疗中,常会滥用一些像利巴韦林、阿糖腺苷这样不良反应多且根本不对症的药品。

家庭用药不当

儿童用药引发不良反应和中毒,有很大一部分是家庭用药不当所导致的。据2009年一项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中国药学会发起的家庭药箱调查的结果显示:使用已经过期、变质的药品,药品使用方法不正确,药品贮藏不科学,超适应症用药和药品滥用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等现象颇为严重;其中有7.8%的家庭存在服用过期药物的现象。另外,在给孩子喂药的过程中,家长没看清药品名称,没看清药品的剂量是毫升还是毫克,家里有多个大人喂药等,都会增加儿童用药错误的发生率。

Part 2 9种儿童常用药的使用误区,别踩!

孩子常用的药物无外乎这几种:被提及最多的抗生素;最常用到的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等;随着鼻炎增多而常接触到的治疗或缓解鼻炎的药物;湿疹、过敏等可能用到的激素类药物;各有粉丝的中成药、海淘药、保健药等。由于父母、祖辈的粗心或者自以为“久病成良医”,往往在这几种药物的使用上存在着误区。

1.抗生素 总有疑惑千千万

抗生素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曾经因为它的出现,而挽救了无数生命,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但是现如今我们又陷入了对其过度依赖的状况。所以提及抗生素,我们总是又爱又恨。家长们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我们就来看看家长们常见的三点认识误区吧。

误区1.滥用抗生素,区分不了“消炎药”和抗生素

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医生由于专业知识的不更新,或出于自保心理,或为了追求经济的利益;另一方面,在家长的认识中,抗生素就是消炎药,任何头痛脑热、红肿热痛的炎症,都要用“消炎药”。其实,抗生素只杀细菌之类的微生物,不等同于缓解红肿热痛的“消炎药”。

用药提示:普通感冒、病毒性腹泻、疱疹性咽峡炎等病毒引起的疾病不需要用抗生素,抗生素对这些疾病无效,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和抗生素耐药。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或支原体等抗生素敏感菌引起的感染,不治疗所有炎症。

误区2.使用抗生素,认为最贵最新就是最好的

家長们时常会认为:“最新最贵的抗生素效果更好”“三代头孢要比一代强,那就用三代吧,病好得快”……家长们出于急于药到病除的心理,而对抗生素产生了错误认知。

用药提示:每一种抗生素都有自己能杀的菌和不能杀的菌,选择抗生素最重要的是“适合”“对症”,而不是“贵”和“新”。

误区3.使用抗生素,不吃够剂量,不用够疗程

也有一部分家长与前述的恰恰相反,他们由于受到很多用药科普的影响,对抗生素产生了“敬而远之”的态度。害怕其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所以会产生“能少用就少用”的想法。有时会导致没有吃够剂量,比如在治疗中耳炎时,通常用的阿莫西林的剂量为每天80~90mg/kg,这个剂量要比说明书写的每天30mg/kg大好多,有些家长就很害怕这么大的剂量对孩子有害,于是擅自减量给孩子服用,殊不知这样反而起不到治疗作用;还有没有吃够疗程的情况发生,比如医生给孩子开了5天的抗生素治疗肺炎,用了1天孩子的发烧症状好了,因为怕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家长就擅自停用了。

用药提示:抗生素不能滥用,但一旦使用,一定要遵医嘱足剂量、足疗程使用。否则要么起不到治疗作用,要么治疗不充分,还会促使耐药菌产生。

2.感冒药 一边被科普,一边被滥用

我们要说的感冒药是指含复方成分的感冒药,如氨酚黄那敏、氨酚甲麻、氨酚甲麻、氨酚烷胺、伪麻美芬、氨金黄敏、美敏伪麻、酚麻美敏等。

孩子得了普通感冒,流鼻涕、咳嗽、打喷嚏,经过多年的科普,现在家长们大多已认可了“感冒不用药一周能好”,但是看到孩子难受也难免不淡定, “吃些感冒药总会对疾病有所帮助吧”“感冒药应该没有太大危害吧”“吃药总比不吃药好得快一些吧”……事实上,感冒药并不能缩短感冒的病程,还可能带来风险。常常发生的是重复用药导致的药物过量的风险。比如单独应用正常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同时用多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就可能造成过量的风险,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会造成不可逆的肝脏损伤甚至肝衰竭。

用药提示:

1.复方感冒药全都不会缩短感冒的病程,治不了因,只能缓解症状。

2.复方感冒药由于存在重复用药而导致过量中毒的风险,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规定2岁以下儿童禁用复方成分感冒药,4岁以下不推荐使用,4~6岁的儿童才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退热药 最常用到又常有争议

孩子小时候,最常遇到的状况就是发热了,所以退热药几乎是每个有孩子家庭的必备药。但是家长们对于退热药的认识也存在不少的误区。

误区1.

发热一定要用退热药

发烧不是一种病,发烧是一种身体抵抗疾病的免疫反应,发烧烧不坏脑子。但家长在“发热恐惧症”的驱使下,总担心发烧会烧坏脑子,孩子熟睡也要喊醒喂药,孩子发生了一次热性惊厥,家长就被吓得魂飞魄散。其实发烧本身是不会烧坏脑子的,还对感染性疾病的恢复有一定帮助,服用退热药并不能降低热性惊厥的发生率,单纯的热性惊厥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将来的学习能力。服用退热药的目的在于缓解孩子的不适,只要孩子的精神状态好,睡眠好,即使体温超过了38.5℃,也不是必须吃退热药。

误区2.

随意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持续高热不退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以交替给药,但这只是不得已时才会有的做法,通常并不常规推荐这么做。原因是容易出错,尤其是在家里的老人或者保姆给孩子喂药时。因为交替用药十分容易拿错药吃错药,造成药物过量中毒。使用单一药品,把安全剂量用对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

当用一种退热药不能有效退热时,先考虑给药剂量是否足够。对乙酰氨基酚的最大剂量是每次15mg/kg,布洛芬的最大剂量是每次10mg/kg,按照这样的剂量会比说明书推荐的剂量大,但这个剂量是安全的。

用药提示: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所以儿童不能用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赖氨匹林、消炎痛、糖皮质激素来退热;也不推荐用退热贴来退热;更不推荐使用退热的针剂,比如柴胡注射液就被禁用于儿童。

4.止咳化痰药 有些止咳药,不仅无益还有害

咳嗽也是容易引起家长们紧张的一种病症,因为往往孩子咳嗽时总会伴有强烈的不适感,甚至影响睡眠和吃饭,就更会引起家长重视了。

孩子只要一咳嗽,家长们就会担心引发肺炎,就给孩子吃止咳药。殊不知强行止咳反而会使得呼吸道的痰液不能排除,引起继发感染的可能。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积极寻找病因要比单纯服用止咳药更重要。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咳嗽,过敏也是常见原因。如果用镇咳药强行止咳,也会延误对咳嗽病因的明确。

用药提示:止咳药按照作用的部位可以分为中枢性镇咳药和外周性镇咳药。中枢性镇咳药作用于大脑,或者咳嗽中樞,常见的止咳药如可待因、福尔可定、右美沙芬、喷托维林,这些药物都不推荐儿童使用,因为这些药物被证实不仅没有确切的疗效,反而会有呼吸抑制的副作用。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可以用于痰液浓稠不易咳出的有痰性咳嗽。这类药品的安全性很好。1岁以内的婴儿不推荐使用,1岁以上的儿童可安全使用,但使用后如果出现咳嗽加重,或者本身就是干咳,就不推荐使用了。对于过敏原因引起的咳嗽,比如过敏性鼻炎,可能会用到抗过敏药。

5.鼻炎药 反反复复中的用药疑问

鼻炎也是近年来在孩子中不断呈上升趋势的疾病之一,而且鼻炎的一大特点是容易反反复复、无法根治。治疗鼻炎中又会用到激素药物,更是让家长们对于治疗鼻炎的药物心存疑虑。

误区1

鼻喷剂含有激素,不安全,不能长期用

鼻喷激素是治疗中度和持续性重度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按照说明书的推荐剂量,不良反应很少。这类药常见的副作用主要局限在鼻部,比如鼻子干,停药后会恢复正常。家长们担心的影响生长发育这样的全身副作用在正常推荐剂量下并不常见。

使用的时候一开始应该从该年龄段推荐的最大剂量开始用,一旦症状缓解,便可以缓慢减量。症状缓解后,如果出现症状加重,则需重新用到治疗剂量,喷鼻激素在中度和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中,可能需要长期规律使用,而不是按需使用。对于症状轻,不经常发作,或者一直只对一种过敏原出现症状的人来说可以按需使用。用了之后可以很快缓解症状,但完全起效需要几周的时间。所以一开始效果欠佳,不要随便停用。用之前先用生理盐水鼻喷雾剂将鼻子内的脏东西洗净,然后再喷激素喷雾剂,以免鼻中的分泌物过多影响药物发挥局部疗效。喷的时候头向下低,不要用力吸气,只需轻轻地吸,好像在闻一朵花的香,这样药物才能覆盖在鼻黏膜,而不是被吸到了嗓子里面,吸到了嗓子里的药是达不到治疗的效果的。

误区2

追求根治,滥用偏方

过敏性鼻炎是患者的过敏性体质与环境中的过敏原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手段可以从基因层面改变患者的体质,所以过敏性鼻炎暂时没有根治的手段,但可以控制症状。这就是一个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家长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要听信各种偏方,不要盲目追求根治。

误区3

滥用减充血鼻喷雾剂

常见的减充血鼻喷雾剂有羟甲唑啉鼻喷雾剂,见效快,可以迅速缓解由于鼻充血造成的堵塞感,但建议连续应用不超过5天,长期应用会造成鼻炎症状的加重,成为药物性鼻炎或者出现“反跳现象”,使得症状加重。

误区4

药物不放心,干脆放任鼻炎不管

确诊过敏性鼻炎后,一定要积极在早期采取预防并治疗,放任不管的过敏性鼻炎可能会引起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过敏性结膜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

用药提示:家长可以采取的方式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以细心护理和规范用药的方式缓解症状,预防复发。远离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真菌(霉菌)、宠物皮屑等。并日常用海水盐鼻腔喷雾剂勤冲洗鼻腔。

6.激素药膏 让家长闻之色变

湿疹是无数孩子挥之不去的“梦魇”,在与湿疹的持久战中,除了保湿,控制湿疹的另一重要手段就是用激素软膏,这也是家长们对于治疗湿疹最常纠结的一个问题。

提到激素的副作用,家长们担心激素软膏会使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会导致性早熟、会使孩子的身高发育受到影响……怎么能够放心使用呢?

其实使孩子性早熟的激素是指雌激素、孕激素,而治疗湿疹的激素软膏含有的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的时候才会发生抑制生长的作用,用以局部涂抹时吸收少,是不会引起这样的严重不良反应的。

用药提示:激素软膏是有强度分级的,家长需要有强度分级的概念。激素软膏根据所含药品的种类,剂型(软膏还是乳膏)会有不同的强度分级,一般来说儿童不建议用强效的激素软膏。

7.中成药 披着安全外衣并不安全

中药往往给人“纯天然”“无副作用”的印象,所以对于选择孩子药品时慎之又慎的家长们会被这一点吸引,但是如中医所说“是药三分毒”,所以中药究竟是否足够安全,家长要擦亮眼睛选择!

误区1

中药纯天然,没有不良反应

纯天然的药物不代表没有不良反应,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一栏一般都标有:尚不明确。尚不明确是代表目前不知道有没有副作用,而不是说没有副作用。因为这一点“不明确”,人们长期服用含关木通中成药造成的肾毒性,含何首乌的中成药造成的肝脏毒性,都是中药带来的惨痛教训。还有许多标榜“纯天然”的产品,其实含有西药的成分,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如果按照推荐剂量单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很安全,但如果同时服用了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中成药,则会引起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风险。

误区2

中成药可以自行使用,不需要咨询中医师和中药师

中药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不在中医的指导下,脱离了中医的理论指导,就不能说是中药了。中医理论讲究辨证论治、阴阳表里,这些都需要中医师对病人的病情进行个体化的判断, “干人一方”的中成药是与中医理论相悖的。即使看中医,纯粹的中医也不会给孩子使用中成药。千万不能孩子一有不舒服,家长就自己诊断“上火” “积食”,盲目给孩子用“小中药”。

用药提示:儿童用药的原则是能够使用剂量明确、不良反应明确的单一药物,就不要用成分复杂的、不良反应不明确的药物;能够口服就不要注射。因此,使用中成药的时候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随便给孩子用。

8.海淘药 揭掉“网红”“神药”这些标签

随着网购、海淘的发展,许多家长给孩子从国外购买一些所谓“网红”“神药”,适用范围涵盖发烧、感冒、头疼、积食等。甚至家长们会认为这些海淘药比国内的药更安全有效。事实如何呢?

拿网红药物“德国小绿叶”来说,它是常春藤叶子的提取物。其实厂家的安全数据有限,儿童的最大安全剂量也不確定,并不推荐给孩子使用。因此家长们不要盲目认为国外的药品就是好的,有些未必是经过安全有效性评价的,更不要盲目轻信海淘买手所标榜的“纯天然”“安全”这些卖点。

再比如“小蜜蜂紫草膏”,在网上被吹捧成了万能药膏,但它在官网的适应年龄是2岁以上的儿童,是和国内薄荷膏类似的产品,完全没有海淘的必要。

而在家长圈中特别流行的日本的“面包超人系列”,只是复方感冒药而已,同样是不建议6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并不是换了个国家、换了个厂家就可以用了。有些家长认为这个面包超人中的“小蓝”止咳确实很管用,那是因为小蓝中含有可待因的成分,而可待因已经被我国药监局禁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原因是可能会引起儿童的呼吸抑制,造成死亡。由此可以看出,各个国家的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的管理不一致,海淘药有风险。

用药提示:海淘药的隐患,除了药品本身和各国监管方面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隐患,就是说明书。由于海淘药品的说明书各种语言都有,家长很难看得懂。服用看得懂说明书的国内药品的时候,都有可能会出错,更别说这些云里雾里看不懂的文字了,无疑是增加了用错药的概率。建议家长在购买海淘药品之前,先看看这个药品在国内有没有,咨询一下药师,这个药值不值得买,不要盲目跟风花钱买“风险”。

9.免疫增强剂 究竟是神助力还是鸡肋

家长们常常因为孩子感冒次数多,就认为孩子免疫力低下,应该服用免疫增强剂。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家长们对免疫力的理解不正确。免疫力是指身体的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免疫系统在遇到病原体时,能够通过产生抗体等免疫机制来消灭病原体。明确可以在特定病原菌来临之前锻炼免疫力的药物是疫苗。而那些号称可以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比如匹多莫德、脾氨肽,并没有高质量证据表明其会增强免疫力。这些药物存在滥用的情况,有时感冒、腹泻都会给开一盒,被当成了万能的神药。

用药提示:首先,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免疫力低下”的帽子。这些药在儿童中的临床实验数据有限,疗效不确切,安全性也不确切,但广泛地用于儿童中,说它们是家长们的“安慰剂”更确切。真正增强免疫力靠谱的方法是:适量运动、均衡营养、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情以及接种疫苗。

Part 3 4位药师的私家用药分享

妈妈们最常面临的问题是:虽然学习了很多碎片化的知识,但是遇到孩子疾病的时候又难免慌张,仍然困惑于到底该如何用药。那么作为拥有最专业知识的药师,且身为父母,给自己的孩子用药时有何经验分享?我们一起来看药师们的家庭药箱开箱记!

从儿子出生开始,在给他准备的小药箱里,我会常规备退烧药美林与泰诺林、口服补液盐(国外购买带水果味儿的)、益生菌(康萃乐)、开塞露、乳果糖、屁屁霜(Sudocrem)、润肤霜f使用过雅漾、丝塔芙、Double base cream)、激素的软膏尤卓尔、一支百多邦、驱蚊液避蚊胺(DEET25%)以及消毒的碘伏和几瓶小盐水。

红屁股的家庭用药:英国Sudocrem

孩子6月龄之前,主要的“问题”集中在红屁股和皮肤粗糙。我给孩子使用的是含有氧化锌的Sudocrem,Sudocrem产自英国,是英国的朋友帮我买的,这个霜也可以算是那里的网红产品了,价格也很便宜。儿子每次红屁股的时候我都会给他涂一层厚厚的霜,目的是为了隔开皮肤与尿液以及粪便的直接接触,这样可以使孩子娇嫩的皮肤慢慢恢复,对于刚出生后的小宝宝使用的次数还是很高的。可以在每次换完尿不湿,清水洗干净屁股后用棉柔干巾排干水,晾大概5~10分钟,涂一层护肤霜.再穿上尿不湿。这种护理的方式对红屁屁很有效果。

婴儿痤疮的家庭用药:无需处理,可自行消失

儿子一个多月时长了婴儿痤疮,当我跟家人说这是婴儿痤疮(青春痘)时,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诧异的表情,对我表示怀疑,婴儿怎么会长痤疮?基本上婴儿上痤疮会自行消失,所以我也没有去处理,一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自行消失了。

蚊虫叮咬的家庭用药:尤卓尔和驱蚊液

如果是蚊虫叮咬的情况,我会给孩子涂抹尤卓尔,尤卓尔是激素,少量使用对于缓解瘙痒、消肿还是非常有效的。夏天防蚊使用的是含DEET的驱蚊液,我常用的是一款叫做“热带丛林”的驱蚊液。这种含DEET成分的驱蚊液在小宝宝3个月以上就可以使用了,这个成分已经被使用了70年,另外它还是广谱的驱蚊剂,对于各种虫类都有作用,比如蜱虫、螨虫、黑蝇、马蝇、跳蚤等,可以说是驱蚊剂的金标准。购买驱蚊产品时,家长要看看其所含DEET的浓度是多少,因为含量越多保护时间就越久,建议给孩子涂抹时先涂到大人手部,再涂到孩子的裸露皮肤上,这样可以避免喷雾直接刺激到呼吸道。

我家药箱中常备的儿童药物包括退热药、抗过敏药、胃肠用药、外用药等,其中胃肠用药是我最常用到的,包括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益生菌、乳果糖、开塞露、二甲硅油等。

胃肠道疾病有季节性,特别是夏秋季,引起消化道疾病的细菌、病毒都开始活跃起来,加上孩子外出游玩的机会也多了,容易出现胃肠道疾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炎最为多见。除腹泻以外,也会出现便秘、腹胀等不适。

腹泻的家庭用药:口服补液盐、益生菌和补锌制剂

首先,腹泻首先要考虑的是不能让孩子由于腹泻而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钠、钾、氯离子等),所以第一种药就是口服补液盐了。国内市场目前有一款成人和婴幼儿共用的口服补液盐Ⅲ。出诊时有家长问过我,能不能在家自己制作盐水或买功能性饮料给孩子补充呢7口服补液盐的主要成分包括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葡萄糖和水分等,能够给身体补充水分的同时补充电解质,并且所含的糖、盐比例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达到所规定的浓度,才最有利于促进肠道吸收。浓度过高或过低,不仅无利于纠正脱水,反而会产生一些意料不到的后果,所以不推荐使用自制盐水和功能性饮料代替口服补液盐。

其次,我给孩子喂服的就是益生菌,益生菌可缩短急性腹泻的病程,应该在腹泻的早期给予益生菌治疗。家长经常问哪些益生菌比较好?布拉氏酵母菌、鼠李乳桿菌、乳杆菌、双歧杆菌均可选用。其中,布拉氏酵母菌、鼠李乳杆菌疗效证据比较充分;除布拉氏酵母菌外,其他益生菌均需与抗菌药物隔开2小时服用,以防被灭活。家长还会担心益生菌安全吗?部分益生菌制剂,辅剂中含有牛奶成分,对牛奶过敏的孩子可能会发生过敏症状;有些益生菌中含有能诱发炎症的麸质蛋白,可能会加重乳糜泻患者的病情。因此,使用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同时,由于微量元素锌对肠黏膜的修复是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补锌能够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缩短腹泻病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5岁以下急性或慢性腹泻患儿每天口服10~20毫克锌,持续10~14天。

便秘的家庭用药:开塞露、乳果糖

除了腹泻,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还有便秘,在肠道发育正常的情况下,调整饮食,如进食更多水果、蔬菜、谷类和其他含有纤维的食物,饮用一些含山梨醇的果汁:西梅汁、苹果汁或梨汁等。此外,科学排便训练自然是最重要的方法,可以让孩子餐后坐在便器上5~10分钟。

如果通过调整饮食和排便训练,便秘症状仍不能缓解,此时可使用药物辅助。开塞露和乳果糖则是最常用的药物,开塞露可润滑肠道并且刺激肠道进行排便反射,激发肠道蠕动而排便,可用于大便干结不易排出时;短期使用相对安全,长期使用很可能会使孩子对其产生依赖性,形成没有强烈刺激就不肯排便的习惯。乳果糖是口服的人工合成的不吸收性双糖,在肠道内不被吸收,具有双糖的高渗透活性,可软化粪便以利于其排出,由于对肠壁没有刺激性,常用于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需从小剂量开始,早晨空腹服用效果佳。

腹胀的家庭用药:西甲硅油

腹胀也是胃肠道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对于治疗功能性胃肠胀气,家中可配备西甲硅油,也叫二甲硅油。可帮助将肠道气体排出体外,这种药物非常安全,常用于缓解婴儿的肠绞痛症状。由于这种药不会被肠道吸收进血液,因此不会有全身的副作用。

作为药师很难不在家里囤一些常用药。美国看医生没有国内方便,医生上班就是和一般人一样朝九晚五。周末或是夜间只有急诊,美国的急诊真的是给紧急情况准备的,比如一般感冒、急性肠胃炎、轻微磕碰伤这些情况,到了急诊就是在大厅干坐着等到所有的大急诊情况处理完了,医生才会看这些较轻微的病人。大半夜带着孩子去急诊室坐上三四个小时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家里一些简单的常备药是必需的。因此,常用的退热药是肯定要有的,此外,由于小儿子是容易过敏的体质,所以家庭药箱中少不了抗过敏药。

抗过敏药的家庭用药:盐酸西替利嗪

小儿子是比较容易过敏的体质,对花粉、猫毛、蚊虫有明显过敏症状,除了眼泪鼻涕直流,如果不马上开始服药甚至五官都会肿到跟猪头一样的情况,所以我家里和皮包里一定都会备有口服抗过敏药物一一盐酸西替利嗪。一般在预知的情况下,比如花粉季节到了,或是要去同学家,都要把药备好。以前他都会先问同学家里有没有猫,有的话我会让他先吃上一粒药再去同学家。

外用软膏的家庭用药:弱效激素软膏和外伤软膏

大儿子虽然没有弟弟的花粉、动物过敏,但是他的皮肤特容易起湿疹。只要保湿没有做到位,皮肤就开始起疹子。如果情况一发不可收拾了,那就只有擦激素软膏,所以家里我也是会经常准备中弱效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或莫米松软膏。使用不超过1~2周。此外,除了应对皮肤的湿疹问题,家中要备外伤软膏,尤其是有男孩的家庭,道理你懂的。因为孩子难免磕磕碰碰有外伤,一管外伤抗菌软膏不可少!

药师有话说

家有过敏儿,只在家中备药是万万不够的,我的皮包就是我的移动药箱,以备不时之需!我的“移动药箱”中常备小瓶的布洛芬、盐酸西替利嗪、外伤软膏、创可贴和抗过敏眼药水。孩子常说我的皮包就跟小叮当的口袋一样!

上呼吸道感染(URI)也称为普通感冒,是儿童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数孩子每年会发生至少6~8次普通感冒,秋冬季节最容易感冒。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感冒期间孩子的护理用药经。

感冒的家庭护理:生理性盐水喷鼻剂、对乙酰氨基酚溶液或布洛芬溶液

普通感冒身体会自愈,一般一周以内转好,抗生素是不能治疗普通感冒的。药物主要是用来缓解症状,但不会使感冒更快消失。鼓励孩子经常洗手,多喝水,确保玩具和游乐区域得到适当清洁,让孩子远离感冒的人。

为了缓解孩子的鼻塞,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1.生理性盐水喷鼻剂;2.婴幼儿吸鼻器;3.在房间内放置雾气加湿器;4.使用退烧药减少感冒的不适感。

可以使用生理性盐水喷鼻剂给鼻子增加水分,溶解和软化厚或坚硬的黏液,从而减少鼻窦区域的肿胀。每个鼻孔2~6滴,每4个小时按需使用或者遵医嘱操作。产品含量各不相同,大多数为0.65%~0.9%的浓度,遵医嘱选用。此外,婴幼儿不会擤鼻涕,滴完生理性盐水喷鼻剂再用吸鼻器吸出鼻涕,让孩子鼻子畅通,减轻感冒带来的不适感。

当感冒引起发热时,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溶液或布洛芬溶液。其中对乙酰氨基酚溶液每4~6小时每次剂量为10~15 mg/kg(单剂量不超过650 mg),24小时内不超过5次,最大日剂量为75 mg/kg(不超过4000 mg),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一定不要盲目用药。布洛芬溶液,每6~8小时每次剂量是5~10 mg/kg(单剂量不超过400 mg),最大日剂量为40mg/kg(不超过2400 mg)。布洛芬溶液6个月以下慎用,需要咨询医生。

此外,感冒期间利用口罩、洗手液等护理是更为科学的护理方法。用肥皂和水洗手是减少微生物数量的方法,也可使用含有60%酒精的洗手液。大人生病时候尽量避免接触孩子,如果避免不了,应该戴口罩来防止交叉感染。

药师有话说

在美国出于安全考虑,儿童复方感冒药4岁以下是不推荐使用的,4~6岁尽量避免使用,然而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复方感冒药没有年龄上的限制。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是属于自愈疾病,儿童不是“小大人”,在给孩子服用药物时要特别记住这一点。

营养素补充剂:若饮食符合中国膳食宝塔建议,多数没必要补充

营养素补充剂之所以称作补充剂,就说明它只可以作为正常饮食不足的情况下额外的补充。而每个孩子的饮食情况、营养情况是不可一概而论的,补充剂的选择自然也不能干篇一律。

维生素D:维生素D恐怕是孩子唯一真正需要额外补充的。通常建议2岁之前每天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D。如果担心孩子缺乏维生素D,可以去医院检测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

钙:6个月至1岁的孩子每天饮奶量达不到600毫升,1岁以上儿童每天饮奶量达不到300毫升,可能存在缺钙的风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额外补充钙剂。 如果6个月以内孩子血红蛋白低于100g/L,或者6个月以上低于110g/L,就要找医生综合评估,如果确定了是因为缺铁导致的贫血,需要额外补充铁剂,否则食补就可以了。

锌:非贫困地区的孩子基本不存在缺锌的风险,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额外补充。

复合维生素:只要蔬菜、水果吃得还不错,基本上不会缺乏。市面上的儿童型复合维生素大多被做成了糖果的样子,如果家里有,务必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子琦

猜你喜欢

药神剂量抗生素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应用于中心摆药的效果评价
用药剂量:老年人≠成年人
《我不是药神》5月日本上映
中国药神李时珍
举措太温暖
《我不是药神》 8月9日北美上映
抗生素
多服药VS少服药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