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技法讲坛——篆书技法45例(四)
2018-05-14王兴国
王兴国
十、篆書的线质——凝重饱满
篆书线条在婉转曲折的造型中要体现力道,体现柔中带刚,就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线条的直曲度,一是线条的凝重饱满度。
篆书的线条因为曲线较多,特别是小篆线条比较细瘦,所以初学者在书写时,由于没有控制好中锋用笔以及笔力不够稳健,容易写得软弱乏力,“如死蛇挂树”,如煮熟的面条一般。而要在婉转曲折的线形中体现力度,线条必须做到凝重饱满。大篆线条整体偏粗,加之外形的粗糙,形如老树干。在表现一些枯笔和苍劲老辣的特点时,要注意枯笔飞白不宜过多,而要做到笔墨沉、实,线条饱满、凝重。书写中通过裹毫涩行,让笔墨充分浸润于纸上,获得“力透纸背”的效果。
小篆虽然线条总体较细,但仍要通过匀速的中锋用笔,使笔尖常在点画中间运行。速度亦不可太快,让墨汁呈现出由线条中间均匀地向两边渗透的效果,从而使所写出的线条墨色中间浓、两边淡,中间厚、两边略薄,具有如圆柱体般的立体效果。用笔在线条的搭接或交叉时亦要使线条吻合饱满,特别是大篆笔画的搭接,更要做按笔停顿,使墨汁充分浸透,形成如树枝分权处那样壮实而充满力量感。(图10)
十一、篆书的线质——万岁枯藤
“万岁枯藤”是形容书法线条中一种特有的苍劲老辣、雄厚而具有阳刚之美的词语。所谓“万岁枯藤”,是指生长若干年的老藤条或者老树干。这种老藤枯干外形凹凸不平,曲曲折折,充满了道劲的力道。以书法线条来说,这种线条往往外形粗糙,曲折不平,内部墨色浓淡不均,并常伴有残缺的枯笔,犹如老树干上若隐若现的疤痕一样。这种线条所呈现的便是一种犹如金石文字风蚀后的效果,残缺中透出一种苍凉悲壮、老辣而雄强的审美效果。历代经典书法中,商周金文、汉隶、魏碑以及草书中均有较多的这种线条形式。所以,篆书中小篆的线条如“玉箸”般光洁饱满,而大篆金文中就较多以这种形如“万岁枯藤”般的线质来表现。这也是大篆线条的主要特色。书写这种带有枯笔飞白、外形凹凸不平、曲折盘桓的线质,其基本的书写技法前文已经讲过,就是使用裹毫涩行,或快或慢,书写节奏和笔锋却有变化的技巧来完成的。(图11-1、图1-1-2)
十二、篆书的线质——曲笔如铁
篆书的线条绝大部分都是弯曲的。有的完全形成环状,如“口”字;有的连续弯曲,如“弓、女”字;有的则弯曲较小,如“川、小”字的下垂竖笔。但无论弯曲得大还是小,篆书的线条在弯曲中都要体现圆转通畅和内含弹力,形成“曲笔如铁”之特色。所谓“曲笔如铁”,是说篆书弯曲的笔画好比一根钢管或铁棍在两端的重压下形成的弯曲之形,在离开重压之后就会弹直。这样的钢管虽然弯曲,但还在弹性限度内,其形虽弯,却内含了一种顽强的弹力。它不像弯曲的丝线落在地上那样软软的且毫无力度。同样是弯曲的, “曲铁”(弯曲的钢管)会有弹性而弯曲的丝线却毫无力量,这是因为线质和弯曲的弧度所致。钢管或铁棍在弹性限度内的弯曲始终都会弹直,超过弹性限度则不能恢复。二者在形上的区别主要是弯曲的弧度。能弹回原状的钢管,往往其弯曲度较小,且整体是一段圆弧;而超过弹性限度的钢管则弯曲度很大,且往往有明显的折痕而不是一段完整的圆弧。所以,篆书的线条要在弯曲中体现弹力,就必须如“曲铁”一样,弧度不宜过大,整体圆转,且不能有折痕。书写时要力贯笔尖,顺势而为,平稳运行,一气呵成。否则其线条就会缺乏力量感,给人以扭曲变形、僵硬之态.丧失篆书线条特有的美感。(图12-1、图-12-2)